弘扬革命文化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2018-09-10 06:58张海峰
文化软实力 2018年3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中国梦

[提要]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必须从重视教育感化、加大宣介传播、用好平台载体入手,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政治滋养和强大动力。

[关键词] 革命文化;中国梦;军队建设

[作者简介] 张海峰:陆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未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革命文化的地位作用,阐明了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革命文化等重大问题,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中,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文化结晶,以特有的革命情怀、革命精神、革命实践为基础,凝结着我们党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敢于拼搏、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奋力前行,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新的时代条件下,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必须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

一充分认识弘扬革命文化的时代意义

革命文化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引领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传承、融合和发展创新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发扬革命先辈伟大革命精神的需要,对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侵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不竭源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培养造就一大批忠诚于党组织的先锋战士,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先决条件。用灵魂铸就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风范的集中体现,不仅彰显了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对信念坚定的不懈追求,而且培养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鲜明品格和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弘扬革命文化,解读革命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来之不易,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变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不动摇,激发内心为党工作的激情,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成为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革命文化植根中国革命实践,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見证了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凝聚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最广泛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凝心聚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力量源泉,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资源,它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决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撑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孕育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品格,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特色鲜明的精神追求,是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传统,倍加珍惜革命文化,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革命文化资源,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汇聚新的精神力量,厚植文化底蕴,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使人们在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任务中,绽放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四)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思想利器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3.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积极推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鼓吹“民主宪政”“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污蔑我搞“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等等,其根本目的是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企图把中国从社会主义旗帜下拉下去。受西方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冲击影响,国内不乏有些人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极力贬斥中国文化,他们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等同于进步,把中国文化等同于落后。革命文化倡导高尚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是抵御西方腐朽文化侵蚀、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的思想利器。弘扬传播其先进理念和革命精神,不仅可以增进人们的道德自觉,提升道德境界,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政治涵养,使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而且可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有助于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外来文化的侵蚀和挑战。

张海峰:弘扬革命文化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文化软实力》2018年第3期二深刻理解革命文化的内涵作用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坚定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战斗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其核心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思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规定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坚毅地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指导理论,凝聚革命队伍,巩固革命阵营,引领人民群众为共产主义信仰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特色,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从而成为革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革命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离开了这个基础则不称其为革命文化。

(二)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砥砺前进,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广泛统一战线、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党的群众路线、人民民主制度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的创新成果,解决了无产阶级政党在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引人民群众在极其艰险的条件下团结奋斗、顽强抗争,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革命道德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及其全体党员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革命文化的最高理想境界。革命文化强调真正的合格的共产党员只有在革命洪流中经受锻炼,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之成为行动指南;共产党员只有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高昂的革命热情,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工作,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把自己的一生同共产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激励千千万万的革命者投身到革命运动中,并为之奋不顾身、流血牺牲,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乃至鲜血生命践行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高尚的革命道德情操即共产主义道德修养,是革命文化的基本要求。革命文化要求共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言行,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发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保持革命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于推动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辉煌的革命业绩和不朽的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是在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条件极为艰苦,过程极其艰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信念,不畏艰险,英勇拼搏,战胜了强大敌人,创造了震撼世界的长征、敌后抗日游击战、东北抗日联军坚韧抗战等奇迹,涌现出了李大钊、林祥谦、夏明翰等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光照千秋的革命精神。这些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坚强革命意志、不朽革命业绩、高尚革命情操和英雄形象的物态的、精神的文化遗存,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属于革命文化的重要内容。

(五)革命遗迹和文学艺术作品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领导各级组织、军队和人民群众,开展各种各样的斗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役战斗,创建了许多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留下大量的见证革命文化存在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和革命纪念物,如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战役战斗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墓等各类革命遗址,以及大量的革命遗物,等等。革命文藝工作者有感于党和革命,创作了革命故事、文学、戏剧、音乐、歌谣等一大批宣传动员、鼓舞斗志、激励人民群众投身革命斗争的文艺作品。这些革命遗迹和文学艺术作品,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有力见证,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

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不仅有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革命主张及其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了开展革命、发展革命的方向,而且通过广泛的革命舆论动员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促进了人民群众对党、对革命的认同和支持,极大地调动了投身革命、参与革命的政治热情,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天,虽然已经远离革命战争年代,但革命文化蕴含的完全献身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不息的政治信念、革命精神、革命情操和革命风范,是引领我们为党、国家和人民努力奉献的不竭精神动力,永远值得汲取和传承。

三着力把握弘扬革命文化的实践要求

革命文化蕴含着建党之本、立党之魂,是滋养人民群众的精神沃土,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要求我们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从重视教育、解放思想抓起,从扩大宣传、抢占高地入手,从建好载体、砥砺实践着眼,进一步增强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和社会认同,当好革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

(一)重视教育感化,增强革命文化价值认同

育人化人是革命文化的重要功能。弘扬革命文化,要在强化理论武装、抓实教育灌输、加强青年一代思想道德教育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人们对革命文化的历史记忆,增强爱党爱国爱军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习是最好的传承。弘扬革命文化,靠的是与时俱进的学习教育,最根本的是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持把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起来,掌握识别真伪的思想武器,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保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认识的清醒和统一,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抓实教育灌输基础环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革命先烈、革命先辈撼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壮举,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苦难辉煌,值得一代代中国人铭记,理应受到后人深深的敬仰、深切的缅怀、无比的崇敬。以感恩之心学习重温党的历史,用高度的责任感爱护和珍惜党的历史,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清醒认识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袭和干扰,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把党史军史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主题教育和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加大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宣传普及和教育教学力度,帮助人们认清优良传统的历史脉络、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正确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军。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看红色影视、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读红色经典等多种形式,让人民群众时时处处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教育引导人们强化红色记忆、厚实传统底色,让革命文化转化为全体公民的价值选择,凝聚起向上向善、奋发有为的正能量。

加强青年红色革命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学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红色教育,关系到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效果。强化学校的红色教育,就是要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革命传统发扬光大。高度重视青年一代的红色教育引导,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见学,广泛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事迹,自觉强化报效国家的献身精神,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实施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拓展计划,在校报校刊、校园景观、文化走廊、宣传橱窗、校内广播、学时社团等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组织学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融入红色革命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同,使红色基因成为一代新人优良品质和健康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大宣介传播,扩大革命文化影响力

传播决定影响。着眼信息化时代背景,注重用新理念引领、从新起点推进,认真抓好革命文化升级建设,抢占红色阵地,营造浓郁的革命文化传承社会氛围,使环境成为育人化人的生动课堂、内涵丰富的鲜活教材、净化心灵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扩大革命文化的影響力。

注重多管齐下,扩大革命文化宣传受众范围。坚持贴近历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加大革命文化宣传教育力度,把革命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引领社会风尚。用好大众传媒资源,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好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意义,宣传好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知识和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特别是要注重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重要节假日,充分报道各地传播革命文化的新情况,反映社会各界的建议和呼声,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传播革命文化提供舆论支持和信息服务。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适应新时代社会生活新形势,改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方式,倡导互动式、参与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革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活现代传媒载体,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等方面入手,采用现代科技传播技术,推动有效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以实物展陈、图片展示、实景演出、现场互动、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将人们带回当年的峥嵘岁月,让来访者身临其境、置身历史,深切感受先烈先辈们为了革命理想艰苦卓绝、不怕牺牲、英勇奋进、敢于胜利的伟革命大精神,使之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从而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坚持去莠存良,确保革命文化纯洁性先进性。阵地是最红的火炬,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弘扬革命文化,需要建好、用好、守护好红色文化阵地。当前,社会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多样多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人们精神文化领域面临一系列挑战考验,既有历史虚无主义对革命传统正义性的否定,也有庸俗娱乐恶搞对革命传统崇高性的扭曲;既有拜金主义思潮对革命传统导向性的消解,也有和平麻痹思想对革命传统战斗性的淡化。特别是信息时代不断生成的海量信息中,存在着大量把庸俗当高尚、把腐朽当神奇、把谬误当真理的现象。加强信息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给“网络一代”加装“红色端口”,把信息网络作为必争之地,运用红色资源构筑网络阵地,借助新媒体传播红色声音、讲好革命故事,把信息网络建成革命文化传承的“大课堂”。围绕培养“四有”时代新人,聚焦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通过技术的、制度的手段减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思想侵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熔铸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之中,确保红色阵地不移位、红军传人不变质、红色江山不变色。

推广红色旅游,鼓励人们积极传播革命文化。发掘、利用和宣传红色资源,旅游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发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红色革命圣地,接受教育熏陶,感验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红色情志,成为传承革命文化的新形式。把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开展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充分挖掘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革命文化,又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政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之成为红色革命文化、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加强对旅游沿线和景区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之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增强自豪感,展示新形象;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使之在参观游览中不仅能陶冶高尚情操,激发爱国热情,而且能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用好平台载体,盘活革命文化优质资源

弘扬革命文化,不能空洞说教,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只有激活红色基因,才能亮出民族精神的鲜红底色,唤起无坚不摧的红色正能量。

发掘红色资源宝贵财富。红色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综合性功能和价值。革命文化资源内容丰富,蕴藏在我党我军光辉的历史中,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化都是鲜活的教材,折射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只有深入挖掘、萃取其中的遗传密码,不断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才能不忘初心,在强国强军征程上阔步前行。把红色资源的挖掘运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使之真正成为涵养人们的精神沃土、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实依托。总结提炼特有精神,充分反映具有各地域各领域各部门自身特色的光荣传统,形成鲜明的精神标识,以此激励人们珍惜荣誉、争做传人。广泛开展学战史、战例、战将、战斗英雄活动,大力培树弘扬传统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人们走英模成长之路、传革命精神之火。充分利用驻地资源,走开军民融合路子,积极推进传统教育共抓、教育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让人们在切身感悟中受到教育熏陶。实施革命文化工程项目,打造相关题材文艺精品,统筹运用剧本、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宣传红色记忆,打通影视产业链条,掘金红色产业,做到精准定位,以文化人、以情动人,直达内心,创作出有分量的核心价值观作品。

建好革命史馆重要阵地。红色革命史馆是革命文化的浓缩凝固,是弘扬优良传统的生动课堂。坚持目标引领、因地制宜、客观准确、注重实用的原则,用厚重史料展陈历史,用重大事件打造亮点,用独特精神展现内涵,用时代元素激活记忆,努力提升建设质量和层次。坚持建用并举,及时更新展陈内容,重点充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地方和部队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利用党和军队执行重大任务、开展重要活动等有利时机,鼓励和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军人、學生等参观学习,使之真正成为传承血脉的精神家园,涤荡心灵、坚定信仰。

拓展实践砥砺有效平台。革命文化来自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的伟大实践,其生命在于实践,伟力藏于实践。弘扬革命文化,关键在躬身实践。从革命文化传统中感悟崇高,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最终都要落实到真抓实干、干事创业上。立足岗位实践,着眼长远、立足当下、保持经常,把优良传统融入渗透到日常工作、学习、训练、生活各个方面,在实践中感悟传统真谛、升华思想境界,真正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于创业担当,干事创业、勇于进取,扑下身子加油干,党群一心、干群一心,凝聚起改革创新的动力,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努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注重示范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加强党性锤炼,不忘革命本色,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选编[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5.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8]邓一非.重塑战斗文化形态的时代之思[N].解放军报,20160214(09).

[9]孙劲松.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关联[N].学习时报,20170823(05).

[10]王炳林.革命文化与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71228.

[11]李康平.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7).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中国梦
新时期我国革命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