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地区民间传统纳鞋底手工艺考察

2018-09-10 19:57王志成崔荣荣牛犁
关键词:盐城手工艺

王志成 崔荣荣 牛犁

摘 要:纳鞋底是中国民间传统鞋底的一种制作工艺,在全国各民族、各地域中广为流传。本文聚焦汉民族江南地域中的盐城地区,实地调研考察该地区30余座现存村落、寻访近100位掌握传统纳鞋底手工艺的老人及其传人,客观详实地记录下纳鞋底从选材到纳线的各个工序及其工艺特征。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地区纳鞋底工艺进行对比,得出盐城地区纳鞋底手工艺在技术层面的工艺特色以及在精神层面的民俗情感表达,以此诠释盐城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匠心别具。

关键词:盐城;民间传统;纳鞋底;手工艺;匠心别具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8)03-0050-07

笔者2017年在北京潘家园拜访国内鞋履及民俗文化研究专家钟漫天先生①时,钟先生提到:“中华传统布鞋的纳鞋底,对比世界其他民族鞋履,是中华民族鞋履领域中最伟大的发明。”从钟先生这一论断可见纳鞋底手工艺在中国传统乃至世界鞋履文化领域中的地位与分量[1]。纳鞋底是民间一种鞋底的制作工艺,即用针线在鞋底上纳制出密密麻麻的线迹,因所纳之底通常由无数层布料叠加而成,民间又称纳鞋底为“千层底”[2]。此底不仅具有平、齐、硬的视觉及手感,更具有结实耐磨的特性,具有极强的实用功能。从现有遗存足服实物,如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400余双藏品及钟漫天先生数千余双藏品等来看,纳鞋底工艺尤其表现在汉族男鞋、天足鞋及部分少数民族女鞋中,这是因为在古代,汉族男人与部分少数民族妇女是户外劳作的主要劳动力,所穿之鞋对底的实用性要求最高。总之,纳鞋底工艺在传统民间的足服制作中使用十分广泛。

盐城,又称“盐渎”、“瓢城”、“百河之城”等,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其大多数人口是历朝江南移民后裔,因而民俗文化属于传统的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范畴[3]。笔者在广袤的中华地域中选取汉民族江南地域中的盐城作为田野调研区域,先后走访调研了射阳、滨海、阜宁、响水、建湖、大丰、东台等县市区,深入30余座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的村落,寻访近100位掌握传统纳鞋底手工艺的老人及其传人,拟依托于盐城地区总结、归纳出一套成熟完备的传统纳鞋底手工艺。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地域纳鞋底工艺进行对比,得出盐城地区的纳鞋底手工艺在技术和精神层面的地方特色,拟在整理、记录和保存该民间手工艺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我国民间传统的纳鞋底非物质文化。

1 纳鞋底前的“千层”手工艺

“千层”手工艺是纳鞋底工艺的第1步,此工艺基本决定了鞋底的外观造型。此外,基于1双鞋底是由2只完全相同的鞋底组成,因此本文只针对1只鞋底记录其工艺流程。

1.1 工具及布料选择

“千层”处理的工具主要有:刷子,刷糨糊用,民间常用刷锅用的“刷锅把”;竹条,用来搅拌糨糊和挂糨糊,民间常用筷子;研磨精细的面粉,打糨糊用;剪刀,剪原布料、剪鞋样、刻鞋底和剪缝线等;笔,描画鞋样用;固定鞋底用的针线;糊骨子、晒鞋底用的桌台;打糨糊用的清水、灶台铁锅等。

布料首选老洋布等粗棉布,这种布料有3个优点:一是质地厚实,利于多层叠加,实现鞋底“千层”厚的外观效果;二是材料表面粗糙,利于后续用糨糊“糊骨子”,老人称表面光滑的材料,如化纤等,糨糊基本不粘;三是组织结构松散,微观视角下纱线与纱线的间隔较大,利于后续的穿针纳线。总之,材料选取粗棉布,不仅做成鞋底结实耐用,而且省力省时。

1.2 打糨糊及“糊骨子”

第1步,打糨糊(图1),为“糊骨子”备用。首先用锅烧开适量的水,然后向沸水中均匀、缓慢地泼撒研磨细腻的面粉,注意一边撒一边用筷子搅拌,控制好面粉和水的配比,以用筷子挑出糨糊,糨糊能快速滑落为宜。面粉撒多了,糨糊太厚(浓),糊完的鞋“骨子”叠加起来不易纳制;面粉撒少了,糨糊太稀,粘黏性又太差。

第2步,“糊骨子”,如图2所示,首先用刷子沾取适量糨糊均匀扫抹在桌面上(图2(a)),然后将准备好的布料1层平铺在桌面上(布幅不够可以采取拼接的形式),使布料紧紧贴粘在桌面上(图2(b));铺完1层之后,再用刷子沾取适量糨糊均匀扫抹在第1层布料表面(图2(c)),然后再取1层布料平铺在第1层布料上,即完成第2层布料的粘贴;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完成4层布料的粘贴(图2(d)),注意最后1层,即第4层布料铺完后,无需在其表面扫抹糨糊。至此,糊好4层“骨子”。

1.3 晾糨糊及“压床底”

将糊好的“骨子”随桌子抬到室外在阳光下晾晒,直到把潮湿的糨糊和布料晒干,注意白天晾晒,晚上取回,以免早晚露水打湿“骨子”。晾晒时间视室外天气情况而定,阳光强,晒的时间比较短;天气阴暗,晒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晒2至3天。晒完之后,盐城民间在“刻鞋底”之前还需要进行一项特殊的工艺——“压床底”,即將“骨子”从台面上轻轻地剥离开来(注意不能扭曲折叠),放在床底下压着,实际上是放在被褥和席子中间(图3)。压上2至3夜的“骨子”非常平整,经验丰富的老人称用这种“骨子”做成的鞋底非常平整、好看。

1.4 “剪鞋样”与“刻鞋底”

鞋样,即鞋底样,是做鞋底的“设计图纸”,直接决定了鞋底最终的平面造型。在民间,俗称制作鞋样为“剪鞋样”,主要有3种方式:第1种是“纸纸相传”式,人们通过询问亲戚朋友、邻居等,谁家有合适的鞋样就借过来,按样复剪一份。记得笔者小时候,家里的旧书里都会夹有很多造型各异的鞋底样,都是母亲按照这种方式复剪收集的;第2种是“默剪”式,即不用模板甚至任何参照,直接拿剪刀剪出尺寸合适、造型优美的鞋底样,这需要足够的经验积累。在笔者调研中,只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做了一辈子的鞋底,深谙此法,年轻一辈的手艺人已经鲜有掌握此法的了;第3种是“依样画葫芦”式,照着鞋底实物去画(拓取)鞋样,此法虽然实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做同样大小的鞋底。图4(a)鞋样是笔者收自河南民间,尺寸(长度)不大,应该是脚不大的妇女或10余岁孩子的鞋样,现藏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笔者请民间艺人以此鞋样做鞋底,不用再费心另剪。

鞋样剪好后,便进行“刻鞋底”工艺。将鞋样按照一定的方向和位置摆放在压平的“骨子”上,用笔沿着四周描画出廓形(图4(b)(c)),再用剪刀剪下来(图4(d)),便获得了1只“鞋底”,按此方法循环往复,按所需鞋底的厚度及层数裁剪,这里裁剪了8只“鞋底”(图4(e))。注意裁剪的丝缕方向为直丝,不可斜丝,斜丝裁剪,鞋底容易变形,那“鞋就做废了”。剪完后,将所有鞋底对齐叠加在一起,检查鞋底四周,看看每层鞋底是否一样大小,没对齐的地方用剪刀修剪对齐。

1.5 打糨糊、包边及“摞鞋底”

这里需要再一次打糨糊,用来给鞋底包边和“撂鞋底”,但是不同于“糊骨子”时烧煮的稀浆糊,这里只需用沸水直接冲泡出厚实的固体形态的浓浆糊(图5),其粘粘性能比稀浆糊更加强劲。

包边需要裁剪具有一定宽度(约3~4厘米)的斜布条(图6(a)),即现代服装工业中的“斜裁”技术,其原理也是一样,能使布条具有一定伸缩性,能够更加服帖地贴在鞋底边缘。上面裁剪了8只鞋底,因为单只厚度较薄,选取2只为1组进行包边:首先用筷子挑适量糨糊,均匀地抹在包边条上;然后将包边条中心线对齐在鞋底侧面的中心线上,顺着一个方向进行包边(图6)。需要注意的是,其中1组鞋底的包边不同于其他,需要裁剪面积超过鞋底面积的斜布料,将鞋底的一整面包裹起来直至另一面的沿边处,被包起来的这一面即作为最终鞋底朝外(朝地面)的一面,即表面。需要指出的是,笔者之前在普样调查与研究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400余双民间足服,对其中纳鞋底工艺分析后发现,其鞋底的丝缕方向都是斜丝(基本是45度),这正是由于鞋底包边工艺所致,实际上里面的“千层”布料都是直丝裁剪。

包完边之后是“撂鞋底”,用浓浆糊将4层鞋底一层一层的粘贴、“撂”起来(图7)。注意在“撂”的时候,各层之间务必严丝合缝、四周对齐,否则影响鞋底成品的美观,而且一旦鞋底“撂”完之后便不可拆开重“撂”了,否则影响鞋底的紧致程度。至此,已基本形成“千层底”的外观效果了。

1.6 晾糨糊与固定

经过包边、“撂鞋底”工艺的“千层”底内部保留了大量的浓浆糊,需要进一步晾晒,且晾晒的时间比之前还要长。一般晾晒2~3天后,待浆糊有七八成干的时候,先用针线将鞋底各层假缝固定起来(图8),防止“千层底”在晾晒的过程中,各层之间发生错位等疵病。固定后将“千层底”再次放至室外晾晒,接下来每晒1天,都要取回用纳底针试戳一下鞋底,检验鞋底的干燥程度,因为民间称晒的足够干燥的鞋底非常酥脆,纳起针来相对不那么费劲。

2 鞋底纳线手工艺

2.1 工具及线的选择

鞋底“纳线”用到的工具有:纳底针,选取韧性强的钢针;顶针;锥子,辅助纳底针进行纳制;剪刀等。传统民间用的纳底线有很多种,常用的按材料分有由麻类植物纤维捻制而成的麻线,有由棉花手工捻制而成的棉线,线的粗细在捻制的时候可以调节,纳线的时候也可以调节线的粗细,可以1股或多股纳制。盐城民间传统常选手捻棉线,并双股纳制。

2.2 “走边子”

在对鞋底进行正式“投门子”纳线之前,需要先沿着鞋底的四边,用回针的针法纳制一圈,民间俗称“走边子”,意思是针线先在鞋边上走一圈(图9),以起到彻底固定鞋底,使鞋底各层布料,即“千层”布料紧紧的联结在一起,避免后续纳线时出现错位。需要注意的是,走完边子后再拆掉之前晒糨糊时“固定”的加缝线。

2.3 “投门子”

“投门子”是盐城民间俗称,指鞋底“纳线”的针法工艺,指每一行的针脚,即纳线留下的线迹,需要与其相邻的1行针脚“相投”,即2行的针脚不能相对,需要错开,各针脚对应在与其相邻一行2个针脚的空隙(图10)。民间将相邻2行针脚相对的纳法俗称“对窝子”,年轻女孩在初学纳鞋底时,常常出现这种毛病,引得旁人一阵笑话。此外,纳线的针脚有大有小,在盐城民间,针脚大的称“大爆针”,意思是长长的针脚“爆发”,显露在鞋底表面,民间认为这种针脚比较好看,是常用针脚;针脚小的称“碎米针”,意思是针脚长度和碎米粒一样短小。

在熟练掌握“投门子”纳线工艺后,想要把鞋底纳的结实、美观,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空间布局法则、阵法。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笔者将盐城民间的布局阵法总结为2种:一种是“回形”阵法,首先在鞋底正中间纳一道“中心线迹”(图11(a)),鞋底此处的纳线走向,由鞋头处向鞋跟处还是由鞋跟处向鞋头处不讲究,这里选择了由鞋跟处向鞋头处的走向。然后如图11(b)所示步骤2、3、4,围绕“中心线迹”,以“回形”的方向循环纳制,直到将鞋底纳满为止;第二种是“S形”针法,纳好“中心线迹”后先在其一侧(或左或右都可)纳制,阵法如图11(c)所示,以“S形”的方向循环纳制,直到将该侧鞋底纳满,再以同样的方法纳制另一侧即可。纳好的鞋底,如图11(d)所示,上面密密麻麻的线迹“路路成行”,整齊有序的排列在一起,鞋底平整、板实。

3 盐城地区纳鞋底中的匠心别具

3.1 技术层面的工艺特色实践

盐城地区纳鞋底在技术层面的独特匠心,首先表现在对“投门子”工艺的坚定实行上。实际上,盐城地区的“投门子”纳线工艺在其他地方也很常见,但并非此名,一般依据针脚排列命名为“三角针”[4],只有盐城地区普遍俗称“投门子”。传统民间在形容一个人投师学艺,所投师父要专业时称“师要专,莫乱投门子”;在形容一个人办事托对关系、找对后门时也称“投门子”,所花的钱为“投门子”钱。可见“投门子”词本身既具有一种对错识别意味的判断属性,只有做对的事情才是“投门子”。因此,盐城民间用“投门子”来命名这种鞋底纳线工艺,本身既包含了一种非他莫属的选择导向。笔者调研盐城各县市区、各村落下来,未发现一人不用此工艺纳鞋底,不强调“投门子”工艺,这也实证了上述判断,也足见该地区对“投门子”工艺的坚定实行。这种“坚定”还可从对比中发现,其他地域的鞋底纳线虽然也以“投门子”,即“三角针”为主,但也有例外。例如苏州地区纳鞋底的“平行针法”,“平行针法的外观与三角针法有明显的区别,它并非三角针法的散点状,而是沿着鞋底外轮廓成依次递减的环形” [5]。

此外,独特匠心还表现在鞋底纳线独特的阵法布局里。如前所述,盐城地区在鞋底纳线时先在鞋底正中间纳一道“中心线迹”,然后再以该中心线为基准,向其一侧或两侧循序纳制。但在其他地域并非如此,现举两例:一例还是苏州地区的纳鞋底针法(三角针的)布局,二例则是《民间传统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一文对北方晋文化地域纳鞋底的考察[6],这些地区的纳鞋底阵法布局都遵循着由鞋头到鞋后跟的纳制方向,明显区别于盐城地区。据盐城当地老人称,之所以先在鞋底正中间纳一道“中心线迹”,主要出于3点考虑:一是先在鞋底的正中间纳上一行线,能很好地起到固定的作用,若直接从鞋底一端密密麻麻纳到另一端,过程中随着手温的传递和纳制时的各种用力,容易使還未纳到的由糨糊粘成的各层“鞋底”相互剥离甚至错位;二是先在正中间纳出一条笔直的线迹便有了对齐的基准和参照,利于后面各行纳制出笔直、不歪斜的线迹;第三点考虑则比较直白,因为只有先纳上一行,才能进行第二行的“投门子”。如此可见盐城地区纳鞋底手工艺中的匠心别具。

3.2 精神层面的民俗情感诠释

手工劳作这种古老的劳动性体验,在今天愈发显示出它的这种难以用机械取替的人文性特质[7]。盐城地区的纳鞋底手工艺,不仅具有技术层面的工艺特性,更具有精神层面的人文特性,集中体现在民俗情感方面,或亲情、或悲情。

首先是“千针挖(万)线”下,母对子的殷殷亲情。笔者调研时当地老人称,每当穿上新纳的鞋的孩子在泥泞的地面上顽皮时,旁边的大人们都会讲:“母亲千针挖(万)线给你纳的鞋底,你穿的时候要珍惜爱护呀。”一双手工纳制的鞋底,上面有多达2000至4000个的针脚,甚至更多。而纳出一个针脚需要在厚厚的“千层底”上挖线2次,因此纳制一双鞋底需要母亲针复一针的挖上4000至8000针,甚至上万针。虽然上面提到经过晾晒的鞋底纳起针来不那么费劲,但这也是相对的,笔者曾试着用力纳上一针,却以拔不动而失败告终。如此费时费力的手工艺着实体现出母亲在鞋底上倾注于儿女的殷殷亲情。

其次是“针针断线”下,民间丧葬的悲恸之情。在汉族传统民间,一般“丧葬鞋”的鞋底与室内穿的鞋一样,基本不会采取任何纳线的工艺处理,取而代之的通常是一些独具民俗寓意的纹样装饰,如莲花等。人们认为“丧葬鞋”与室内鞋一样,都不是下地劳作穿的实用鞋,对鞋底的耐磨性几乎没有要求[8]。但是在盐城地区恰恰相反,人们通常不会在“丧葬鞋”的鞋底上刺绣纹样,依旧以纳线处理,只是纳线的方法与前面论述的“投门子”不同,换取一种“针针断线,打疙瘩”的纳线工艺:穿针引线后先在线尾打一个疙瘩,然后针从鞋底外侧(穿时朝地一侧)刺进内侧,再从内侧刺出外侧,最后再打一个疙瘩,断线。此工艺纳满的鞋底不同于一般纳线留下一条条平顺的线迹,留下的是一个个凹凸不平的疙瘩。如此做法有2种说法,一是布满鞋底的线疙瘩,能够保佑老人到阴间“游走”的时候不跌倒,起防滑的作用;二是针针断线的做法,人们在制作的时候,通过断线中“断”的这一动作来寓意从此与亲人断去联系,阴阳两隔,借以表达对逝者的不舍、惋惜以及悲恸之情。

4 结语

在笔者完成此文之际,上述受访的诸位老人中有1位已经辞世,一生练就精湛的纳鞋底手工艺也随着老人的离世而消失。并且传统的纳鞋底手工艺也鲜有人传承,就盐城地区而言,至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泡沫鞋底的出现,民间布鞋逐渐丢弃了手工纳制的鞋底。时至今日,即使在盐城村落,莫说纳底布鞋,就连泡沫底布鞋也难寻踪迹,基本被各种胶底鞋替代了。因此本文工艺调查的影像资料也是相关手艺人特地为笔者回忆、展示,以供记录研究,旨在唤起人们对纳鞋底——这一中华传统布鞋特色工艺的关注,特别是其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上的具体表现、实践、发展以及变化。

参考文献

[1]钟漫天.中华鞋文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洪文进,沈雷.苏南地区民间虎头鞋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J].服装学报,2017,2(05):40-44.

[3]徐亚平,崔荣荣.民国时期江南水乡民间绣花鞋研究[J].丝绸,2005(09):46-47.

[4]王志成,崔荣荣,牛犁.清末民间高底弓鞋形制及制作工艺的研究[J].服饰导刊,2018 (04):22.

[5]李洵,张竞琼.民间绣花鞋鞋底制作工艺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3):182.

[6]吴改红,刘淑强.民间传统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45(04):44.

[7]微光.手工艺的情感[J].雕塑,2011(01):35.

[8]王志成,崔荣荣.民间弓鞋底的造型及功能考析[J].艺术设计研究,2017(03):49.

猜你喜欢
盐城手工艺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台湾蝴蝶兰:绽放盐城滨海 助力乡村振兴
昂贵的手工艺
手工艺思维导向下的社区微更新模式探究
透鲜的盐城话
见证,抑或赞美:在盐城思想的盐分间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