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宸
初见吴婧,印象是干练、高效。采访空隙,她与客户通了几个电话,签署了一份文件。“身为律师,每天的工作都像陀螺一样转,24小时待命,空中飞人,倒时差,这些都是行外人对我们律师的最初印象。”吴婧解释道。
2003年,吴婧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南下广州进入律师行业工作,如今已是第15个年头。从最初的什么案子都做,到专注土地房产案件,再到现在偏重金融案件,吴婧的工作不断走向专业、精细。
在法律服务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给了吴婧很大的自信。特别是女性“润物无声”的商业优势,让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吴婧清楚记得她负责的第一笔谈判业务。当事人自己谈了两周,价格一直在300万元降不下来,吴婧获得150万元谈判授权后,从晚上6点谈到晚上11点,历时5个小时,以120万元完成签约。这笔业务,当事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女性的天性就是细心、温柔,所谓润物细无声在工作中也是点点滴滴的体现。在谈判、诉讼中,有时候是大开大合、斩钉截铁,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潜移默化、细致的劝导工作,往预设的方向引导,这是女性的商业优势。”
吴婧说,律师对于法治的发展都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对于社会公平、正义会有更高的期许。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律师手握法律重器,游走在各种争议解决和协调中,唯有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坚持法律底线,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在律师行业浸润打拼多年,吴婧先后担任过多个社会职务:省直政风行风评议员、海珠区政协委员、海珠区人大侨工委委员、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研究会和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副秘书长兼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民革广东省直第十一支部副主委、广东省律师协会证券委委员、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理事等。此间,吴婧不谈条件,不求回报,积极履行职责,负责具体工作、撰写议案,把对社会的大爱、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关切,化作具体的行动。对于社会组织,吴婧更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怀。
新思路:改革要打破常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司法体制改革到近期的修宪,都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法治的重视,务实、高效、廉洁的执政风气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吴婧说:“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司法体制改革后,伴随着国家反腐工作的推进,以前的找关系办事的行事作风已经很大程度改观,依法办事成为最高效解决问题的手段,以现代法治体系为主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在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吴婧认为,从“民间组织”到“社会组织”,不僅仅是简单的名称更改,两字之差体现的是政府治理理念的变化。“民间”所体现的是政府和社会一个是管理者、一个是被管理者,而更名体现了政社共治的伙伴关系,赋予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法律主体地位。
广东作为经济强省,社会组织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社会组织应该有哪些新的发展思路?吴婧认为,社会组织要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勇于打破常规。很多社会组织职能源于早期行政机关主办成立,或多或少留下官办的色彩,办事情、搞活动非常僵硬,比如很多社会组织的年会,固定动作都是:领导讲话、会长讲话、汇报工作、发放牌匾、产品发布会。目前,不少社会组织会员越来越少,会费越来越难收,办公场地也越来越小,影响力越来越弱。
如何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社会组织遇到的重大挑战。吴婧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社会组织的管理,更多地放在登记管理和非营利性的监管,社会组织在目前的情势下,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比如说建立更加丰富的架构,完善架构中责权利,建立活跃度制度、行业标准、行业纠纷调解机制、退出机制等。
在会员管理方面,应打破仅以交会费为审核标准的管理模式,而更多的关注参与度、会员服务等内容。“省社会组织总会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可以很自豪地说,应该是省内做得最好的社会组织之一,建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都非常的活跃。开展社会组织管理人员香港培训班,承接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等多项政府转移职能和政府课题报告,受到众多领导的表扬和会员单位的支持。”
新动作:创新法律服务产品
吴婧表示,作为代行政府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引入法治理念进入内部管理,不仅能够更贴切地与政府部门沟通,而且让自身发展更加规范和稳健。
常年担任多家社会组织的法律顾问,特别是在任职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工作中,吴婧跟很多社会组织接触过,为他们提供法律顾问或者咨询工作。吴婧切身体会到社会组织法律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蓬勃发展动力。她认为,社会组织法律工作就是一个“富矿”,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传统上来说,法律顾问主要是两块,一个是事前的风险防范,根据每一个社会组织的行业特性、宗旨等内容,调整协会的章程,规范主要负责人的选举程序;另一个是事后处理,包括社会组织涉及的诉讼、行政处罚等事务。现在,社会组织中的律师能做的事情会更多,比如对行业特定的普法宣传,以法律手段制定行业标准,格式化法律产品,设立业内调解、仲裁机构等等。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社会组织应该打好法律牌,将其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来。”
关于用法律手段制定行业标准,吴婧举了一个例子:现在餐饮所用的打包塑料盒标准不一,经常有人发现盖子和盒子对不上,造成大量浪费,那么相应的餐饮协会或者塑料制品行业协会,就可以发起一个倡议书,让大家统一标准。首先是会员企业统一标准,待一段时间后,统一全行业的标准,形成行业性文件,在政府类似标准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备案。“这件事情很容易解决,重点是通过这些小事,行业协会的号召力就逐渐出来了,已经走向社会的行业协会,没有了政府资源作背景,就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提升影响力。”
另外一个思路是提供格式化法律产品。什么是格式化法律产品?吴婧解释到,许多人都知道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商誉、关键岗位人员竞业禁止等,但是这些东西不是天然就受法律保护的,而是需要专业人士制定完整法律文件,才能受到法律保护,成为合格法律产品,获取经济价值。
“在目前越来越严谨的法治社会中,在经济相对疲软的时候,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认为可以从这些软实力方面下手。现在讲究规范化经营、证券化经营,法律产品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组织中的行业协会在此时可以起一个示范、引导和创设行业标准的重要作用。省社会组织总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一直以来秉承着提供增值法律服务产品的理念开展活动,包括过去举办的‘互联网+、‘商业秘密、‘家族财富传承、‘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讲座,都是与社会组织合作,创建行业格式化法律产品,为会员企业提供增值法律服务。”
谈到业内调解、仲裁机制,吴婧说:“行业协会的传统业务就是解决业内矛盾,不过目前这一点在很多行业组织内部做得并不好,这项功能缺失。在目前诉讼案件急剧增长的情况下,息讼止争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争议并不只限于通过法院、仲裁庭、司法所甚至上访来解决,目前法治部门正在建立多渠道解决争议的架构,行业组织内部同样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部门,通过与仲裁机构、司法机构建立合法的合作关系,制定行业组织内部的调解文件,使之直接成为法律文件,进入执行程序,也不是不可能的。”
新领域: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给社会组织和律师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在政策的指引下,国内很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或者使用海外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建厂。
“国内企业进入新的地域后,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风俗,律师伴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已经是大势所趋。一开始很多老板不理解,去海外做生意,找当地的律师就行了,为何还要国内律师。实际上这里面的教训很深刻。”
吴婧讲了一个她曾经接手过的案子。几年前,一家河南的地方龙头企业,去海外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与当地一家企业签了合同,采用的是当地律师的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迟延付款超过了15天,立刻被对方没收了之前所支付的几十万美金,并且解约要求赔偿损失。国内企业非常不能理解,又不是没付钱,只是稍微迟了一点,为何要承担这么重的违约责任。但是合同中并无任何其他保障条款,这家企业只能赔钱后撤销分公司。
吴婧在执业中经常与海外的律师沟通协调,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企业往往不知道怎么跟当地律师沟通。中国是成文法国家,有很多成文法律,包括合同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的条例、规定。但是海外情况不一样,很多国家没有成文法,即使有,细节跟国内也相差巨大,这也是为什么英美法系国家的合同非常厚,因为所有的预知条款都需要清晰列入,而国内的合同相对简单,很多都有明文规定,列不列在合同中其实都一样。甚至在海外诉讼的过程中,是选择地方法庭还是联邦巡回法庭,争议标的的连接点,都有非常多的技巧,也是决定诉讼成败的关键。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国内律师与本地律师之间的沟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律师伴随着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协助国内企业与当地律师的沟通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虽然也不是能够完全避免风险,但是会大大减低风险。各地的法律条文千差万别,然而大部分国家的法律原则都是相通的,法律语言的沟通也更加快捷。
吴婧建议,“一方面,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地域,若能够首先接触到当地的商协会,会有很大的助益,任何地区的商协会往往是当地活跃经济体的聚合。另一方面,我国各地社会组织在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广泛联系和搭建平台,充分发挥集体抱团的力量,帮助会员单位走出国门,这是一条相对可靠、而且逐渐成熟的道路,很多商协会已经在做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忽视了律师的作用。”
新气象:律师行业合作多过竞争
律師行业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作为国家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律师行业也在逐渐打破传统的全包型律师,走向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的方向。
吴婧主要是做经济案件,经常会有婚姻法方面的律师在办案的时候,如果涉及多家公司股权分配,会选择跟她合作。吴婧本人在为企业提供法律顾问的时候,涉及到企业需要海外上市或者发债,也会选择跟其他的专业律师合作。“这样的分工合作,客户往往是感觉不到的,只是会认为律师的工作非常细致、可靠、面面俱到,但其实,行业内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律师行业内部合作多过竞争,不同专业的律师、不同国家的律师之间合作将会越来越紧密,这是律师行业的新气象。”吴婧说到。
吴婧认为,这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律师行业也在摸索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任何商业模式的重点都离不开对人的培养。虽然这几年有一些网络电子平台推出,对法律市场分配有所改变,但对于高端市场没什么影响,律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人。
在与年轻律师沟通的时候,吴婧经常会跟他们分享国家法治建设进步的点点滴滴,引导正能量,讲求客观、务实的工作作风。
她也注意到,女律师虽然很多,但由于职场、婚姻、家庭等压力,女律师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行业内,女律师成为律所高级合伙人非常少。比如以诉讼业务为主的女律师,经常工作到晚上一两点,胜诉压力非常大,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往往要求非常高。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生活,占据了跟家人交流的时间,成为女律师职业上升的主要瓶颈。女律师到了一定层次,天花板就开始显现。
“事业和生活有时候是矛盾的,女同志经常会碰到工作时间与家庭时间冲突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平衡、选择、协调。不同的阶段,选择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大智慧。有爱的女人才有灵魂,女律师不能仅有家庭小爱,更应有大爱,有情怀。一个女人,有什么层级的爱,就决定了她站在什么层次。”
从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助理律师、独立执业律师再到合伙人律师,个人自身的勤奋是基础。律师行业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师傅带徒弟,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迅速发展的需求,目前各专业的优秀律师都缺,新入行律师素质良莠不齐。吴婧建议:各类法学院、律师协会应该注重律师新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新人的实操能力、思维锻炼能力等,让他们具备基础的律师执业能力。律所和市场上的研究机构应提升年轻律师业务钻研能力,促进新业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