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成勇
[摘要]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结合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致力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向;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挑战,既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了思想基础;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导向;再次强调了科技与教育两个战略重点,既促进了中国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两个时代主题,既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制定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贡献;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4-0117-15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相继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話要点》,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自成体系和最终走向成熟。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一篇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杰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意义深远,中国共产党的后继领导人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作了高度的评价。江泽民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胡锦涛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今天,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结合40年来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其取得的成就,更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一、致力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向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黑暗、腐朽现实的基础上,为全人类设计的一种美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蓝图。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但是,由于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新事物,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新的社会形态,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指导思想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导致实践的失误,甚至会在某一时期遭受重大挫折。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20多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邓小平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之所以出现失误乃至挫折,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基本问题。1987年,邓小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1991年,邓小平又说:“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因此,“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深入思考和致力于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针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邓小平吸取之前的教训,首先运用否定性的思维方式,即回答“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如:“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普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等。关于“什么不是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要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其中有些做法是错误的:一是“左”的做法,制定的方针、政策超越了现实阶段,违背了经济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如“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等;二是脱离了社会生产力的现实状况,人为地搞“一大二公”,排斥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认为公有制“越大越纯”,就越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三是“文化大革命”的做法,把阶级斗争看作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试图通过阶级斗争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四是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富”等于资本主义,“穷”等于社会主义,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社会主义的晚点,不要资本主义的正点”等荒谬论调,搞“穷过渡”“割资本主义尾巴”等;五是不顾中国国情,生搬硬套苏联模式;六是关起门来搞建设等。这些错误做法显然不是搞社会主义建设,而是一种“瞎折腾”。
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经过14年的深思熟虑和实践探索,直至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光辉思想,着力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从四个方面的结合,即:发展生产力与解放生产力相结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相结合以及根本任务与终极目标相结合,具体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其中,最大的亮点或创新点是把“共同富裕”设定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由于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一种剥削制度,最终只能导致两极分化,由此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使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更加清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具体内容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体制改革中姓“资”、姓“社”的长期争论的问题,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告诉人们要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找到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运行机制,也找到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动力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从经济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创造性的回答。“发展才是硬道理”,即是说只有通过稳定而快速的发展,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亦即“共同富裕”。应该说,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把“社会主义是什么”与“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即把“实然”的事实判断与“应然”的价值判断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时代性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由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著名的南方谈话,之后又经历党的几代领导人,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简言之,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比较系统回答,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这是一个合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的探索和创新过程。其中,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把“共同富裕”作为核心内容和价值指向。
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探索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思想增长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及“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内容,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它们从不同视角或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其中,“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动力和价值目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强调:“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简言之,邓小平南方谈话致力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突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认识,纠正了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错误做法,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后继者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向。
一、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挑战,既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了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执政党。从内涵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包括:一是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身;三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行动指南;四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85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国外领导人时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70年里,世界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面对的虽然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所要回答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仍然处在从十月革命开始的由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时代。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灭亡,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诸多论断至今仍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重要思想武器。无论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面临的诸多矛盾或冲突,我们都能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和合理的解释。因此,有学者提出,20世纪是马克思的世纪,21世纪还是马克思的世纪。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的多国实践和曲折发展,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伟大力量。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一些人宣称“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严重地动摇了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前国内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否定中国革命史为核心主张,通过多种手段否定和歪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此消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根基,进而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另外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文化热”和“国学热”中,有的学者提出了“儒学复兴论”,甚至有人提出了“儒化共产党”“儒化马克思主义”及“儒家社会主义”的文化主张,主张要用儒家學说代替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简言之,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遭到社会思潮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严峻挑战,甚至有时会出现马克思主义缺场的现象。
其实,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既给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发展马克思主义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当代著名的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说,我们生活的时代,“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某个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明确表示,要预测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简言之,只要资本主义还没有完全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信念。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面对“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邓小平表现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最近,有的外国人议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他坚定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到的”,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对此,江泽民也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实,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在国际阶级斗争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越于其他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是说,在与其他思想和社会制度相比较中,我们要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回答和解决中国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说:“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理论魅力。习近平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取向。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确立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缘由,从事实上增强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底气,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了精神定力。如习近平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又说:“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总之,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到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论断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时代挑战,极大地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轨道稳步前进。
三、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奉苏联为“老大哥”,对于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毫无顾虑地搬用了苏联模式。就实行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而言,我们当时搬用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但是,“苏联的经验不能简单否定,但确实有许多弊端”。无疑,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期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建设任务的完成,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邓小平曾强调,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但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前进的。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而在此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即把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运行体制等同于社会基本制度。因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表明了邓小平的理论智慧和开拓精神。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方针,并得到党的十二大的肯定。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论断。“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深化表现,它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思想束缚,为发展商品经济、拓展市场关系扫除了思想认识上和实践操作上的诸多障碍,从而使改革的市场取向初步确立起来。邓小平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即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之主线已见端倪。但当时人们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强调“商品经济”的一面,倾向“市场”,主张市场取向改革;一种是强调“有计划”的一面,倾向于“计划”,反对市场取向改革。面对两种对立的改革取向,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利用市场调节决不等于搞资本主义”,并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创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向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选择。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与确立,这是一个合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结论。应该说,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的一种先进的、有效的现代经济模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现实合理性的经济运行体制。邓小平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冲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把“人们的思想从‘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把市场经济定位在‘办法或‘手段上”,“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方法或手段看待是正确的,它为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问题,破除了思想障碍,打开了一条新思路”。经过14年的深入思考和艰辛探索,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独特贡献,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勾画了一条主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党对市场经济规律、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效率问题,而且在实践上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功能和政府的作用,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或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新时代深化经济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5年来的经验,提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前提下,把自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提升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在理论上又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习近平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016年7月8日,习近平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推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建设。”从经济层面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要坚定不移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不断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从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看,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既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经济取向,也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导向。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濟学的时代建构,都离不开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导向。总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和独特贡献,也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有内容。
四、再次强调了科技与教育两个战略重点,既促进中国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科技与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的根本事业,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早在1977年,邓小平刚复出工作时就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智慧和战略眼光。1982年9月,邓小平认为在20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必须要有战略重点,即“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教育和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性因素,对于提升民族整体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认为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1977年5月,邓小平曾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又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1985年,邓小平还说:“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1988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邓小平的科技和教育思想,不仅指明了我国发展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取向,而且揭示了科技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知识和人才,不仅体现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而且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从中可看出,邓小平的教育与科技思想是站在改革开放和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高度,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使命的宏阔视野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邓小平把教育与科技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也是在正确分析和把握世界范围内教育和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情况的基础上而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创新时代。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方针。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无疑,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则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是邓小平始终强调实现现代化的两个战略重点。
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发展科技是振兴中华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而人则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曾说,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甚至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无疑,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人的现代化,也就没有现代科技的发展。这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强调教育和科技两个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因此,党的后继领导人承其续,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教育和科技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而且在实践上极大地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江泽民说:“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0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此同时,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综合分析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显然,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至关重要。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应对发展环境的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党中央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大目标。习近平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2013年9月25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又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总之,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综上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强调发展教育与科技的思想,为中国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后继领导人不仅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教育和科技重点发展战略思想,而且在实践上大力推进了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实践证明,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和科技突飞猛进地发展,有的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會发展现实看,国民文化素质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等等。这些都与邓小平南方谈话再次强调把教育和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思想是紧密关联的。总之,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改革开放前中国科技与教育落后的状况,而且与世界潮流遥相呼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基本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五、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的两个时代主题,既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制定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指明了方向
革命与战争抑或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绕不开的永恒主题。在20世纪60年代前,毛泽东依据“两个阵营”和“两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和平力量只要发展,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及美苏争霸开始升级,使得毛泽东改变了对战争与革命的看法,认为战争危险迫在眉睫,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世界大战,如箭在弦,剑拔弩张,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头。其实,自二战结束后,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时代发展逐渐出现了阶段性的转变,即过去的革命与战争的时代主题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认为国际形势是好的,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出现了重大变化,和平因素增长超出战争因素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随着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邓小平不失时机地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1985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就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1990年3月,邓小平又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其中,需要特别指出,根据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判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和平与发展”表述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自此以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成为规范性表述。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共同愿望。
消除战争,实现和平,促进发展,是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继续重申:“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其中,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核心问题。从当时国内形势看,由于各种原因,姓“资”、姓“社”的争论持续不断,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现了缓慢的景象,这也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特别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发展。”而发展的动力在于改革开放,因此,邓小平继续强调中国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可见,邓小平南方谈话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为我国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的认识,更加坚定,更加清醒,更加深刻,不仅在对外交往包括打破西方國家的制裁中,有了正确的航标,而且在国内建设包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也有了主心骨”。
科学观察和分析时代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仅影响到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而且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的制定和走向。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继续强调,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也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继续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和战略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逻辑延伸,也是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其中,“和平”包含国内和平与国际和平,“发展”包含国内发展与世界发展。因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社会上喧嚣的“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论”等奇谈怪论,习近平于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上演讲时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中国顺应时代主题,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对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洞察和把握,也是对中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中国制定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表征。“一带一路”既是和平友好之路,也是共享发展之路。习近平说:“‘一带一路建设不应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要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6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同时,我们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习近平认为,国家社会应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目标。现实证明,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致力于维持世界的持久和平,也着力于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完全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
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思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另一方面着力倡导和践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旗帜,对于遏制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习近平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时代的呼唤不可违,世界人民愿望不可逆,和平与发展大势不可挡。”总之,邓小平南方谈话,继续重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而理性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