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决策因素分析

2018-09-10 19:08郑涛赵秋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机农业农户

郑涛 赵秋芳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只有利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有机农业生产,才能全面解决污染问题或者食品安全问题,提升粮食生产的安全性,保证农业生产。目前在农户有机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效率降低,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严重影响整体农业生产效果。因此,在有机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化的原则,统一标准开展工作,在提升有机农业生产决策效果的情况下,促进有机农业的良好发展,为其后续进步夯实基础。

[关键词]有机农业;农户;有机决策;生产意愿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80426

1农业生产问题分析

目前,在农户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化肥因素、农药因素以及覆膜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各类技术提升粮食产量,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能保证农业生产效益,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与进步。

1.1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在耕地劳作时使用除草剂预防杂草带来的影响,不需要农民到田地中进行除草,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资源,还能提升除草效果。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还采用了施用化肥的方式,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在农药以及化肥过多使用的情况下,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对空气资源以及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且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若不能采用正确方式进行处理,将会导致中毒,影响人体健康。

1.2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农药与化肥虽然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但是过于依赖会导致食品的生产安全性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疾病发病率逐渐提升,与日常饮食中农作物化学生产存在直接关联。我国的出口粮食作物数量很少,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其他国家对我国所生产的粮食产品安全I生较为担心,因此若不能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合理改革,将会影响我国食品安全性的合理管理。

1.3粮食的安全问题

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目标就是提升产量,目前很多区域都已经通过各方面手段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在此期间,为了保证土壤肥力会使用化肥进行调整,但是也会导致粮食作物的安全性降低,引发产量下降的问题。且当前在生态环境逐渐改变的背景下,自然资源和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都迫使人们寻求发展有机农业,若不能科学化、合理化地对有机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将会导致其长远发展与进步受到严重影响。

2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决策重要性

通过对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帮助。

(1)在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恢复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将农村的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返回农田,做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轻我国农村环境的污染,恢复我国的生态环境。

(2)发展有机农业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某些贫困山区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助当贫困人群脱贫致富。

(3)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数量,能够起到缓解城市就业的问题。

(4)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人民能够吃到健康的有机食品,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5)提高我国的有机农产品在国际上的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

3有机农业的概念分析

由于各国发展有机农业时的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侧重点也各不相同。

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对有机农业下的定义是:只要是能促进环境、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都属于有机农业。从定义可以看出,其对各地发展有机农业并未做严格的要求,维持了各国所能接受的原则,各地区域要因地制宜地注重当地的土壤质量,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自我循环。

日本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依靠采用轮作制度和自然农药的方法进行农业生产。日本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更直接,把有机农业完全与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分开。

我国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为: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只要是利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在生产过程中都不采用、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等物质,严格依靠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让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从而维持着长期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些技术包括应该选用抗性强的作物品种,作物轮作要有豆科植物在其中,利用秸秆还田和动物粪便作为肥料保持土壤肥力,在防治病虫害时要用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利用合理的耕种措施,最终维持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

4有机农业的特点

(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通过系统内部自我调节,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以此能创建出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2)采取与自然相融合的耕作方式。通过利用能够起到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来满足土壤的肥力,还可利用农家肥培肥土壤及轮作进行自我调节。

(3)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多大的土地就有多大的承载能力,必须使在这块土地上的种植业与养殖业始终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4)禁止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基因工程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同时存在着不可预见的风险。

(5)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添加剂等物质。

随着有机农产品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也趋于上升,总体上生产者的收入也会不断上升。转换期过后,生产者对有机农业技术的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会不断地增加有机农业的产量,这些都会促使生产者收入的提高。但随着有机农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有机农产品供给增加,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会趋于平稳,不会再有大幅度的上升,这一时期有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逐渐趋于平稳。

综上所述,有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在有机农业转换期会低于普通农业生产者的收入,但随着有机农产品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提高、有机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都会提高生产者的收入。但随着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有机农产品供给会大幅度上升,有机农业生产者的收入会趋于平稳。

5理论综述

计划行为理论五要素包括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向、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五要素中的态度是指某人对某个概念形成的态度,且态度越积极,行为意向就越强,态度越不积极,行为意向就越弱。就如同农户对有机农业获利的态度越积极,农户就越倾向于选择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

主观规范是指能产生影响某人行为决策并对某人特定行为引起的行为规范。有机认证制度和市场监管能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且这种影响越积极,行为意向就越强。

知觉行为控制指某人认为自己拥有足够多的资源和机会,自己的期望值容易实现,那么就感觉自己能够很强地控制自己的特定行为。比如农户认为拥有越多的生产有机农产品的资源,越倾向于选择生产有机农产品。

行为意向指某人判定自己要不要采取某种特定行为,农户经过自己计划行为理论中的前三个要素开始判定自己是否选择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

行为指某人的最后的具体行为。比如农户最后是否采取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

6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6.1我国有机农业发展阶段

(1)初期探索阶段。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在这一时期我国有机农业处在探索时期,首先是国外有机认证机构进入我国,开启了我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序幕。

(2)起步发展阶段。我国的有机认证机构越来越多,有助于我国认证工作的开展,这一时期我国有机农业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有机农业品种越来越多。

(3)规范发展阶段。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标志着我国有机农业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我国认证制度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完善。

6.2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较长,虽然传统农业也是不使用化肥农药且存在很长时间,在我国其他地区也很少使用化学物质,但是他们不是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使用的。我国有机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占我国的耕地面积比例不断上升。到2013年12月31日为止,我国有机植物类产品生产面积为272.2万公顷,有机种植面积为128.7万公顷。我国土地面积排在世界前列,但我国的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远不及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区域分布也不均衡,东部和东北部分布最多,中部和西部无论在面积还是产品数量上都比较少。有机农业产品品种不断增加,到2003年我国经认证的品种数量有369个,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还比较低,但是这也说明了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7农户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7.1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理论,经过许多的实证分析,该理论可以应用到许多实际环境里的行为预测,本文通过这一理论的几个因素来分析我国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决策。

7.1.1农户對有机农业生产的获利态度

(1)农户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的相关标准进行种植,最后生产的有机农产品质量要高于常规农产品的质量,价格自然会高于常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从这方面来讲农户是可以获利的。

(2)由于有机农业生产的成本要高于常规农业生产,因此有机农产品能够有好的销路使农户能够获利就显得异常重要。常规农产品的销路主要是商贩收购,而农户还不了解有机农产品的销路有哪些以及是否有商贩收购有机农产品。

(3)由于有机农产品是经过有机认证的,所以有机农产品的质量较高,不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降低了农户的经营成本,在此方面有利于农户获利。另外有机农业生产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减少农民与农药的接触。由于近年来农村环境的污染加剧,农民希望能有更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户的获利目标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综上所述,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的获利态度越积极,就越倾向于选择生产有机农产品。

7.1.2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的知觉行为控制

(1)有机农业生产的资源限制和对有机农业的预期困难是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知觉行为控制的重要体现。资源限制方面主要包括文化知识水平、经济基础、价值观、劳动力数量和技术等,农户的文化知识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掌握有机农业生产;经济基础越好,越能支付较高的有机农业生产成本;有好的价值观的农户,会看中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劳动力数量较多可以接受有机农业较强的劳动强度和较长的劳动时间。这些资源限制困难越大,农户越不倾向于选择有机农业的生产。

(2)有机农业的收入预期困难方面主要是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的收入变化预期,有机农业在不同时期的收入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价格、成本、市场、销售等方面。在有机农业的转换期,有机农业生产的成本会较高,价格也会较高,由于在这一时期消费者持观望态度,市场需求低,销售也会不畅,这一时期收入相对较低。随着有机农业的发展,农户对技术的熟练程度加深,成本会降低,消费者对有机产品感觉越来越可以信任,市场需求扩大,销售开始变得顺畅,在这一时期收入上升。最后由于有机农业生产的大面积种植,有机农产品供给增加,价格会降低,这一时期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成本降低的空间减少,销售遇到阻碍。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的收入预期困难越大,农户越不倾向于选择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

7.1.3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主观规范

农户对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主观规范主要体现在外部的规范和内部规范。外部规范主要表现在有机农业生产的监管机制是否健全,对农户的有机农业生产监管越严格,农户在有机农业生产中越不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内部规范主要是看农户是否有好的价值观,好的价值观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照要求生产有机农产品,这种规范越支持农户选择生产有机农业,那么农户就越倾向于生产有机产品。

7.2影响农户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农户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因素很多,起阻碍和促进的因素都有。

7.2.1农户自身因素

因为农户是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主体,所以首先想到的就是农户本身的因素。我国农民数量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农户的数量多,农户本身的特点就呈现其特殊性及普遍性。

(1)年龄。年龄偏大农户可能会更加保守,不太喜欢接受新的事物,他们已经在自家的土地上发展传统农业很长时间了,不习惯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但是年龄小的农户可能更易于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方式。

(2)文化知识水平。农户的文化知识水平高,更能够容易理解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更容易接受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更容易掌握种植有机农业的技术。文化水平差的不太容易理解这种有机农业生产方式。

(3)风险偏好。由于有机农业投入成本较高,转换期比较长,收益期也较长,冒险型的农户更容易接受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保守型的农户承受能力比较差,不会接受这种生产方式。

(4)种植面积。由于有机农业要求不使用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农药控制病虫害和除草剂除草大多通过物理方法替代农药,所以有机农业种植要求使用更多的技术,包括轮作、秸秆还田、防虫网和杀虫灯等物理方法,所以有机农业要求大的种植面积,更容易推进有机农业的技术推广。还可以产生规模经济,从而降低农户的长期生产平均成本。种植面积小的农户不利于采取有机农业的生产决策。

(5)家庭的劳动力数量。由于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所以要求要比常规农业有更多的劳动力,劳动力数量较多的农户会更倾向于采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近年来,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让他们返回农村务农,肯定会在农闲时让他们付出机会成本,农村留守的都是些中老年人和正在上学的孩子,加上我国长久推行地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也在减少,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有机农业的发展。

(6)周圍农户。由于周围的农户率先采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并且收益比常规农业高,农户会更放心采用这一生产方式。

(7)价值观。有好的价值观的农户看到了有机农业是一种生态绿色农业,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食品安全有好处,会放弃短期的利益,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好的价值观的农户会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

(8)经济情况。由于有机农业需要较高的成本,要求农户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户的经济情况较好,就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去选择生产有机农业,因为有机农业的固定成本较高,转换期较长,要求一定的经济基础。

(9)对新事物的态度。有些人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新的事物感兴趣,当出现有机农业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会自然的接受。有些人会观望新事物看别人怎么处理,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地去接受。所以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农户会率先尝试生产有机农业,不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农户会看选择生产有机农业的农户最后得到的回报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选择生产有机农业。

(10)收入结构。如果农户的农业收入是主要收入,可能会谨慎采取这种生产方式,农户有其他更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就不会严重影响到农户的总收入,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起尝试这种生产方式。

7.2.2对有机农业的收入预期

(1)价格预期。有机农业成本较常规农业高,价格会相对较高,如果对有机农业的价格预期高,就会倾向采取这种生产方式。与常规农业的价格差异预期越高,农户更倾向于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由于本身的成本较高,所以只要他的价格比常规农业的价格高很多就会更倾向于采用。

(2)成本预期。有机农业的投入与常规农业不同,有些投入减少,有些投入增加了。由于有机农业要求不用化肥、农药,所以有机农业的化肥、农药投入少,这部分成本较低;认证费用是有机农业的固有成本,所以有机农业因有固定费用的支出,这部分成本就高于常规农业;劳动力成本较多。由于有机农业不使用农药灭虫,靠人力来灭虫,而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投入到城市,农村留下的都是中老年人,让他们返回农村或许困难,如果再雇佣劳动力,那么劳动力成本就又增加了。所以在劳动力方面,成本要高于常规农业。综上所述,有机农业的成本要高于常规农业,农户首先要对有机农业进行预期成本,判定自己的经济实力能否能接受。

(3)市场预期。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机农业发展初期,由于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不够了解及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要高于常规农产品,所以对待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刚开始会持观望的态度且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在初期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是很小的,在此时期收入不会高且还会低于常规农产品,此时期也是选择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风险最大的时期。有些经济实力差的可能会放弃有机农业的生产,意志不坚定也会放弃,此时最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应该给予补贴,加大宣传有机农业,使消费者能够多了解有机农业,扩大市场需求,帮助农户度过这一时期。但是随着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加大,消费者对它的了解越来越深,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会越来越广阔,这一时期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有机农户的收入会增加很多且异常高于常规农业农户的收入,在此时期会有更多的农户选择有机农业的生产。

(4)销售预期。生产常规农业,不需要什么好的销售模式,有的农户是等买家自动来买,有的农户是自己拉着自家的产品直接到收购店去卖。而有机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肯定会担心生产有机农业,会产生最后的产品能不能卖出去、怎么卖出去、有没有人来买等担忧,所以销售预期对农户判定选择有机农业非常关键。由于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不同,销售渠道也会不同,如果没有好的销售渠道,有机农产品的销量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帮助农户解决后顾之忧,为农户制定好的销售模式,吸引有机食品生产商在本地落户,从中牵线,让有机食品生产商购买农户的产品。

7.2.3社会因素

(1)政府的政策支持。有机农业生产的转换期最需要政府的扶持。由于各地生产条件不同,转换期时间也不同,转换期越长,农户越要支付更多的生产成本,农户的经济压力越大。这一时期农户所在的政府机构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有机农业扶持政策,如在前期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有机农业良种补贴,提供技术培训,农户对有机农业的了解就需要政府的大量宣传,大力培训种植技术。

(2)生产条件。有机农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质量要求,如当地的水资源质量、空气质量,当地的水资源是否充足、降水量多不多,或者当地有没有大型的水库河流,当地水资源没有受污染、周围没有污染型的工厂。好的生产条件会更加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

(3)消费者消费意识的提高。随着消费者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自己生活质量要求也在提高,不再局限于满足温饱,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从2006年至今,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在不断上升,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数值越来越小,家庭的基本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越小,也说明我国居民收入越来越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健康养生意识增强,对家庭食物的追求更多的是放在质量上,从而会更有可能选择购买有机农产品。

(4)科技人才。当地是否有大量的有机农业科技人才做技术指导对农户来说也很重要,农户在初期对有机农业不熟悉,有技术人才做宣传和培训会更加有说服力。可以派遣技术人员到当地进行前期的宣传培训工作,直到农户熟练掌握有机农业种植的相关技术再离开当地。

(5)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新闻媒体通过各种大量宣传有机农业的知识,使农户对有机农业更加了解;宣传有机农产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农户产生责任感;帮助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与有机农产品收购商建立联系,方便有机农产品的销售。

8促进农户选择生产有机农业的政策建议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地区经济、人文、地理环境不同,影响我国农户有机农业生产决策的因素也不同,以上分析可能会有欠缺。我国各地区政府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有机农业,选择合适的有机农业品种进行种植。

8.1加大力度宣传有机农业

8.1.1在农村宣传有机农业,使农民充分了解有机农业

政府首先以多种形式对农户进行宣传有机农业,包括组织相关机构对农户进行有机农业的相关培训,对农户进行有机农业的概念培训,便于农户了解什么是有机农业,增加农户对有机农业的认知度;使农户了解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农户选择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介绍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结合其他有机农业发展较快的国家预测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让农户明白发展有机农业是大势所趋。在农村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媒体宣传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这样更利于农户加深对有机农业的认识。

8.1.2針对消费者宣传有机农业,促使消费者购买有机产品

在社会中利用电视、海报、报纸等媒体宣传有机食品,让社会大众了解有机食品,增强有机理念。让消费者感觉到选择有机食品是在为我国生态环境做贡献,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同时还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8.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1)提高对农户的财政扶持力度。由于发展有机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农户的经济压力会比较大,政府应提高对选择发展有机农业的农户的补贴,包括对农户进行良种补贴;提供贷款弥补农户的资金不足。由于发展有机农业要求农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差但是想要发展有机农业的农户提供贷款优惠政策,使农户有经济实力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农业保险,减小农户生产有机农业的风险。有机农业的转换期长,有机农业的有机认证标准又较高,在生长周期发生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引起农户生产有机农业的风险较大。

(2)加大对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生产有机食品,在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的选址、建厂、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提供财政扶持,地方政府要大力引进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就必须给企业相关优惠政策,对企业选址给予土地优惠,在税收方面给予减税政策。

8.3加大有机农业技术人才培训

政府应组织农户定期进行生产有机农业的技术培训,使农户充分掌握生产有机农业的技术;鼓励高等院校培养有机农业科技人才,增设农业科研院所,派遣科研技术人员到农村对农户进行知识技术培训;对于有机食品生产企业,也要加大技术支持,鼓励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吸引技术人才,校企合作鼓励研发有机食品新品种。

8.4加强对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监管

完善我国有机认证认可制度,加强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监管,建立相应的处罚制度,对违规生产有机农业的农户进行相应的处罚;建立相应的法规,规范有机食品市场,严格管理有机食品的市场,保证进入市场的有机食品都是质量合格的,严禁假冒伪劣的有机食品在市场流通。通过突击检查和抽检等形式对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监督,保证生产出来的都是质量合格的有机食品;通过监管处罚制度降低农户和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的道德风险,保证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

8.5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

发展农业需要好的基础设施,发展有机农业要求更高的基础设施环境。一方面,有机农业要求有充足的水源,所以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保证有机农业能够旱涝保收。由于有机农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城镇高收入群体,所以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便于有机农品的销售;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造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来投资,方便当地有机农户的有机农产品的销售,缩短有机食品加工厂与有机农产品的距离,降低有机农产品的运输成本。

猜你喜欢
有机农业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农户的社会资本对农户民间借贷的影响
中国有机农业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金融支持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