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09-10 07:42江洁
高教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江洁

摘 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一股新力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自己的地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有着极强的引导和暗示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文章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6-0144-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new forc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us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guided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straighten their position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plays a very strong guiding and hinting rol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引言

现行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是比较脆弱的,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心理,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同时还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但是,就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看,过分关注于学生的消极心理,主要是从负面心理角度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价值观,而忽略了积极心理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健康等新学科。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它采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幸福、快乐,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针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积极心理学被真正引起重视时间是二十世纪末,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谢尔顿(Kennon M. 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提出[1],他们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人作为高级动物,有着明显的消极和积极情绪,而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通过暗示、诱导,使人朝着幸福的方向迈进。同时,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可以让个体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进而有效地预防。另外,积极心理学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也涉及到对群体以及社会心理的探讨。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全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明确

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重于关注大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产生的困惑,并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忽略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以预防心理障碍为目的,从而造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明确,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学生产生反向心理暗示。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落后

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而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往往是直击学生的心理障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学生越来越反感,容易产生自我防御意识,从而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心理教育功能削弱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削弱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问题。目前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在情绪困扰、视野狭窄等方面,忽略学生更美好的方向,机械式的强调心理理论教育,不注重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造成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片面性,不利于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修正并弥补了心理学的不足,较比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反对以往的悲观人性观,研究的是人的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人消除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同时还在于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首先,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看待问题,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积极心理挖掘的是积极的心理品质,从这一角度来看,它更好地尊重了学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调整心态,在困难挫折中勇敢、积极面对,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2]。另外,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人为本”,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教师可以开展各种人性化、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促使学生自发运用积极品质帮助他人,从而实现自助和助人的效果。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只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通过心理指导和教育,预防和纠正消极心理。而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一门新课程,它不仅对心理疾病、心理障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和解决方案,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自主预防。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堂中,选取一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来引导学生乐观、正确面对自己。同时,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团体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一种体验过程中,只有外在的积极体验,才能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以往,教师没有让学生参与到实际体验中来,使得学生缺乏认知,参与性不高,影响到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发展。因此,要想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验中去,让学生在体验中积极、主动关注自身的心理发展[4]。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自助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体验。在自助式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关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与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同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掌握一些心理处理技巧和方法。

(三)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就我国高校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学生消极心理的预防和纠正,可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消极心理的角度来进行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选用的课程也比较狭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一些消极心理的危害,以及一些消极心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的内容非常少。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应当开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要改革现有的教材,增加积极心理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其次,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多向学生传播积极理念,譬如,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使自己身心健康?如何让友谊长久?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更好地发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有关。以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健康,以致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要想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应当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环境来影响不能够感染学生,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在价值[6]。首先,学校要切实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次,要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多组织学生进入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处在一个不对等的关系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总是以一种“教育”性的语句来责问学生,以致于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不愿意与老师敞开心理,教师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要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7]。首先,教师要贯彻落实民主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赋予大学生平等的话语权,切忌武断专横,目空一切;其次,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六)加强学生的锻炼

就当前大学生而言,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在碰到困难时,往往不知所措,显得比较急躁,进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必须为学生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8]。如“三下乡”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好处。另外, 学校还可以在校园举行各种比赛,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让学生的压力得到释放,进而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

(七)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大学生自尊性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势必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借助网络,可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平台,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教育,而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更易被学生认可。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要认识到网络平台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心理健康网络咨询平台[9]。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们的权益,有利于学生通过网络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

(八)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构建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无可替代,教师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想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开展,学校必须强化专业教师的培养。首先,加强现有教师能力的培训,强化其专业理论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強的教师队伍;其次,要壮大教师队伍,对外引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再者,要培养教师积极的工作心态,既要明确教师的工作责任,同时也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激励教师,充分发掘教师的积极力量,提升教师的能力,促使教师主动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10]。

五、结束语

综上,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对学生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消极心理层面来进行预防和纠正,没有考虑到积极心理学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其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校以及教师应当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学,设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变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99.

[2]杜宗洪.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新西部,2017(10):131+139.

[3]蒋志超.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读与(教育教学刊),2017,14(01):42.

[4]李从东,丁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6):77-78.

[5]姜巧玲,梁彦蕊,李稚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6(15):5+7.

[6]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32(04):151-154.

[7]陆斯琦.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171+173.

[8]张忠宇,夏宝慧.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06):132-133.

[9]郑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习月刊,2012(10):108-109.

[10]戴吉,戴嘉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03):250-25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