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
2018年5月16日上午,“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于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开播。笔者作为现场点评专家,在观看了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李功的《足球运控球——跨步拨球过人》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教师庞志强的《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及应用》的课后有如下感受。
一、基于“课程价值”的评课视角——“能”与“会”
1.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体育教研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公开课、观摩课,在教师晋级、评奖等活动中,评优课、展示课等也是必选内容。由此,就出现了“如何评价一节课”的问题。不同的专家群体,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已有的教学经验,或着眼于教学理念、关注目标的达成,或着眼于教师行为、关注教学组织,或着眼于学生参与、专注课堂表现等多样性的评价实践,其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学术活跃、实践多样,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则是评课过程中主观性多于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体育教学的本源。课改十余年来,出现了学生体能素质不容乐观、运动技能掌握有限、锻炼习惯远未养成等现象,体育教学评价的导向性作用是这些现象存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体育课程的内在价值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了促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的教育系统。在诸多学科课程中,体育之所以独立存在,必然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探寻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在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上的区别,是探究体育课程内在价值的认识思路。
运动,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手段。体育课程的内在价值是改善学生的形态、身体机能,强身健体,具有“生物性改造价值”;学生能够学习、掌握、应用运动技能,具有“运动行为教育价值”;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与文化的实践性体验与领悟,具有“体育文化传承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具有“情感适应价值”。上述体育课程价值的理解,是认识体育课程、评价体育教学的基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合理性),应以上述价值是否能够最大化体现为依据,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评课过程中出现主观性过强的现象,体现评课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体育课程价值的应用性解释
实现生物性改造价值就是通过运动的手段,改善学生的形态与机能,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解决学生“能运动”的问题;实现“运动行为价值”,是使学生学习多种运动方式、掌握并运用运动技能,解决学生“会运动”的问题。“能”与“会”是观察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视角。
4.提升评课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课时,往往会在目标设定、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解析、方法运用、组织调动、场地器材、课堂情绪等方面做诸多观察和评价,而因各人的经验和见解的不同,会出现多样性的评价,甚至出现观点相左的意见。各个视角的评价均有各自的合理性,如何使各种评价意见更具客观性、科学性?采用“能”与“会”的视角是一个可取的路径。各个观察点、各个评价指标的最终归宿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获得”。通过教学,学生在体能与身体素质方面得到了怎样程度的锻炼,是否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上有何作为?这是“能”的观察点。通过教学,学生学会了怎样的技能,是否符合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教师在技能教学的方法与步骤上有何设计?这是“会”的观察点。
二、对《足球运控球——跨步拨球过人》的点评摘录
“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的主题是“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对中小学足球教学的思考”。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三个维度。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的体育核心素养,是经过十几年的课改,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从教书育人,育体育人,通过多年的实践之后梳理、归纳、总结出的体育学科在新时代所应具有的教育功能,或者说新的教育价值。其中,三大素养中的一个素养是一直存在的,这就是运动能力。无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体育教学的这个主题永远存在。上体育课干什么,学生为什么要接受体育教育,为什么要上体育课,其首要原因就是要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笔者对“运动能力”的解读为两个字:第一个字是“能”,指的是体能、素质,学生身强力壮、体魄强健,使他们“能运动”;第二个字是“会”,指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运动技能,并能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真正做到“会运动”。抓住了“能”与“会”这两个字,体育核心素养的第一个指标“运动能力”就具备了有力的抓手。
校园足球开展至今,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有这样一句话:“以校园足球为抓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校园足球为抓手,深化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因此,首先要抓学生的体能发展。其次,在曾经的改革当中,一些课堂淡化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不会运动。既不会运动,也不能运动,导致了学生如今身体素质不佳、运动技能掌握不理想情况的发生。因此,以校园足球为抓手,以此来实现学生体能、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运动、会运动,体育核心素养自然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和保障。
李功这节课,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能运动”和“会运动”这两个方面均有所收获。体育核心素養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首先,这堂课从热身环节到分解练习,再到后面的技术应用练习,课的练习量比较大,全课练习密度在50%以上。在练习的过程中,即使有学生在某技术动作掌握不好的情况下,也一直坚持奔跑、移动,运动量较大。锻炼身体、体能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做到了“能运动”。
其次,《足球运控球——跨步拨球过人》具有一定难度,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良好,个别学生表现突出。足球或其他球类练习,掌握其基本技能十分重要,难以控制球,也就无法体验踢球的乐趣,更无法对这个运动项目保持持续的求知欲和兴趣,也就无法深入学习,更难以养成锻炼的习惯。本节课上对于动作的教学设计严谨,达到教学对象认知能力的水平,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也较好地完成了“会运动”。
笔者对本课的教学提出几点意见。
1.在热身过程中,可以安排一名学生自由运球的环节,尽可能地利用场地空间。空间大,不僅可以增加运球的距离和运动量,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复习熟悉球性的多种盘带技术。此种形式的热身活动,与主教材有联系、有衔接。
2.教师的示范反映出了个人的技能水平较高。但是在分解技术教学中,所做示范要突出课程的核心:假动作。需要做“夸张示范”“卡通示范”,让学生清晰了解“左跨”“右拨”身体重心的横向快速移动。身体快速变向移动是示范的重点。
3.课程中教师安排了学生观看视频的环节,此设计的本意是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并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但此环节学生观看视频时间过长,减少了学生活动的时间,且视频的内容仅是本科教材的相关影像资料,如有正误对比的影像资料供学生分析讨论,效果会更好。
三、对《足球:脚内侧踢球技术及应用》的点评摘录
在庞志强的课程中,“能”与“会”这两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首先,“能运动”,即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身体素质。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在超量恢复的理论基础上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因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应关注练习负荷,而练习负荷中比较好操作、好观察、好控制的指标即为练习密度。庞志强的课程中设置了2人一组,2人一球,练习密度较大,从热身到练习,环环相扣。为了让练习强度再适当提高,在课的后半段,庞志强设计了在跑动中练习踢球。本节课不仅考虑了课的密度还考虑了课的强度,尤其在课的后半段。此种设计和考虑,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方面做得较好。
其次,“会运动”。教会学生运动,即所谓的运动技能教学,也是体育学科的教学特征,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如何教会学生,就一定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教材,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教材的重难点去进行设计。在庞志强的教学设计中,有几点值得学习:在热身时,做脚后跟落地的移动拨球练习,从一开始就强调脚尖要勾起来,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勾脚尖、脚掌内侧击球的动作概念;在2人一组踢固定球练习时,把手搭在对方肩膀上连续踢球,解决了脚内侧踢球时身体的随前动作;两人一组踢准练习,强化应用;男女生距离不同,区别对待。
正因为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巧妙的设计,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会脚内侧踢球这项技术,在“会运动”上有所收获,实现体育核心素养不是理论上的描述,而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探索而逐渐实现的。
笔者对本课的教学提出2点意见。
1.在课的后半部身体素质练习中,可以利用圆形场地做环绕跑,以提高课的练习负荷。
2.本节课教学手段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不要刻意追求“丰富”,手段太多,浅尝辄止,往往练习的效果不理想。有时进行“简单重复”,往往会有助于强化某个动作技能,在常态教学中也较好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