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万平
摘要:本文拟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通过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聚集效应研究,分析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快整合、完善配套、优化布局的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7-0039-03
1 引言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主力,就必须要提升效率、降低能耗、从供给的角度上提升企业的综合能力,补齐企业存在的短板,促进行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为企业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助于构建产业集群,形成聚集效应,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2 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
企业是国民经济运营的基础,实体经济有助于促进国家发展、群众就业,要发展实体经济,避免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过度转移,就必须依靠企业。工业园区有助于企业的更好更快的发展,能够为各个企业提供发展平台、资源平台,其核心功能就是起到聚集作用。工业园区往往是一个地区产业兴衰发展的重要标志,实质就是利用产业集聚形成的规模优势放大行业的竞争优势。从宏观角度上看,工业园区的聚集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行业资源的共享,加强了上下游企业的协作,能够打造出区域性品牌的影响力。
第一,工业园区能够推动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工业化、城镇化的程度,促进地区经济的活力与健康发展。
第二,工业园区有助于产业结构布局的合理化,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
第三,工业园区具有辐射作用,能够促进政策的发布、人才的吸引以及项目的引进。
从工业园区的发展来看,各个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业务关联关系有助于形成协同效应。这种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能够在长期合作分工的过程中逐步构建信任,企业之间既能够相互竞争、又能够相互合作,这些竞争与合作都是建立在资源平台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环节的优势。从长远来看,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不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动机,也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当前工业园区的短板
我国的工业园区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短板也十分明显。
第一,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方面需要补充的内容较多。很多工业园区的交通、水电、废弃物废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到位,还有一些园区离城镇距离较远,公共交通极度不便。还有的工业园区并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和环保评审。
第二,产业聚集度不高、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全国每个县级行政区域有3.1个工业园区,但是省级以上标准的工业示范基地只占到全国总数的5.5%。工业园区的规模小、贡献有限是通病,多数市级、县级、乡级工业园区对于全国的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极其有限,产业特色模糊、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集约化优势,也无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分工协作成本、配套采购成本。
第三,土地集约化利用率不高。中部地区的工业园区单位面积产出率仅仅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资源利用不到位,造成了土地的闲置、浪费、低产。
第四,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大量的行政审批、政府信息、人才中介、金融服务、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机构都没有在工业园区内设置,多数园区和行政中心距离很远,配套的住宅、教育、医疗机构不足,这些都大大限制了工业园区的做大做强。
4 供给侧改革下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要提升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效率,从工业园区的中低端向中高端承载能力发展,坚持以问题目标为导向,抓准发展的短板,提升有效供给和园区的发展水平。
4.1 加快工业园区的整合
园区的小而散极大制约了工业园区的发展,整合竞争力不强的园区成了未来发展的重点。可以将一些功能类似、优势互补、地理位置相近的园区进行有效整合,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第一,重点关注布局散、规模小、层次低的工业园区,对于同一行政区域、区块相近、功能相似的工业园区进行有效整合。裁撤一批规划不当、效用不高、产能过剩的低层次工业园区,强化整合功能,提升土地利用率。按照“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多个牌子”的方式进行体制融合和资源整合。
第二,提升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打造一些有竞争力、龙头的行业,推动新兴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发展,促进工业基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改造。推动企业的规模效益、创新发展和绿色环保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更有效推动全国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第三,加强城市间的功能融合互补,从全国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出发,将园区发展和城市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编制、园区科学规划,确保园区发展与土地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区域间规划的有机发展。将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功能区、新兴经济区,推动企业、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
4.2 完善园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当前,我国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个既能够增加有效投资,又能增加园区的竞争力。
第一,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中适度超前规划。首先,设计规划要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量、提供一些超前的思路。其次,设施建设步伐也要超前,水电气路网的规划建设也要比当前需求有一定的空间提前量。根据不同工业园区的薄弱环节、实际需求,对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采取平台共享的措施,力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要求。
第二,支持规模以上的工业园区引入第三方机构以强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严格根据工业园区定位、发展要求,进行功能完善、规划和设计,按照功能目标逐步构建起完备的服务体系、生活配套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金融、人才方面的配套支持服务能力,确保工业园区的发展有一个强大的后勤保障平台。
第三,重视产业园区公共设施的PPP,建立全国的公共设施PPP项目库,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于一些列入省级规模示范项目的PPP,予以一定的补助。
4.3 优化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
要梳理和回顾各个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根据产业集聚、优势集中的方向。
第一,根据全国经济的区域特点、各地资源优势、区位比较优势、国内外投资趋势,按照地方的主体功能进行定位,合理规划全国产业布局、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不同区域应当有所侧重、特色鲜明,具有各自产业定位,工业园区之间能够进行配套协作,引导重点园区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强化开发区、投资区、加工区的功能整合,推动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制造业、加工业的集聚融合,开展产业上下游对接合作,集约利用空间资源、提升资源整体效用。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优势产业,开展各类扶持、支持的活动,强化对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对于一些工业园区内产业不明晰、集聚优势不明显、缺乏龙头带动的行业,应当进行咨询诊断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项目、做大项目,提升招商引资的效率。
第三,引导龙头企业园区化。在促进企业退城入区的同时,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主导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引入更多资本进入,引导更多中下游企业集聚,实现集聚发展,培养优势产业。
第四,加强园区产业的发展落实规划,将其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政绩考核目标,根据园区的发展质量、结果,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估。
5 结语
工业园区集中化是全球工业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成为主基调。本文通过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聚集效应研究,分析当前工业园区存在的短板,提出了加快整合、完善配套、优化布局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吕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工业园区对产业优化升级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8(1):48-50.
[2] 王洋.供给侧改革下无锡市惠山区产业园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