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档案局副局长孙敏一行赴淮安、扬州、徐州三地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活动。
淮安市档案局局长金德海与相关人员就淮安档案资源建设情况、大运河档案资源建设情况,淮安乡镇企业档案资源情况及“百村万户”口述档案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交流,并对省档案局档案指导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孙敏对淮安市档案局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及编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在淮安听到了基层档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淮安局对创新档案业务工作的独特思考和做法,收获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揚州调研期间,扬州市档案局局长殷元松向孙敏介绍了局馆工作情况、红色记忆展览、特藏室建设情况以及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包括以征促编,以编助征的经验。孙敏赞扬扬州市档案局工作的正规化、常态化,对档案文化建设有着高标准和严要求,肯定了他们对档案工作进行的深入思考。
在徐州期间,孙敏在徐州市档案局局长叶荣强等人陪同下视察了徐州市档案局查档接待大厅、档案库房,参观了“彭城印记”展览,先后到新沂市档案局、邳州市档案局和泉山区档案局调研新馆建设状况及大运河档案资源状况,到马庄村了解了马庄村家庭档案的现状,双方就解放思想大讨论调研、档案资源建设等展开交流。(蓝晓霞)
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出台《江苏省〈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
近日,为加强我省村级档案管理,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颁布的《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江苏省档案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结合我省实际联合出台了《江苏省〈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指出,村级档案作为各类村级组织在农村开展相关活动的原始记录,充分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确保农村基层工作质量、巩固农村改革发展成果、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保证。《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档案、民政、农业部门对村级档案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加大扶持力度,从加强档案制度、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档案安全建设等方面建立规范村级档案工作,并对全省村级建档工作提出了目标任务。(蒋守国)
江苏省家庭档案研究会正式成立
7月23日,省民政厅下发了《准予江苏省家庭档案研究会成立登记决定书》(苏民审成登〔2018〕23号),标志着江苏省家庭档案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正式成立。
研究会自开始筹备至今已近2年时间,得到了省档案局领导、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省档案局担任研究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并提供了办公场所,为研究会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今后,研究会将广泛联络广大家庭档案建设的研究者、爱好者和积极参与者,凝聚全体会员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将研究会建设成为我省家庭档案专业人才的基地、建言献策的智囊、沟通交流的桥梁、咨询服务的窗口和团结会员的纽带。为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和家庭文明素质的养成作出应有的贡献。(丁原)
省住建厅到射阳县城建档案馆调研
7月27日,江苏省住建厅建设档案办公室主任陈文志一行到射阳县调研省一级城建档案馆(室)全面建设情况。射阳县副县长崔晓荣接待调研组一行,县住建局局长陶晓林汇报情况,盐城市城建档案馆馆长祁正中、副馆长陈着陪同调研。
陶晓林从城建档案馆基本情况、建设情况以及2018年开展工作情况三个方面作了汇报。他强调,今年县城建档案工作重抓三个方面:一是城建档案资料“收、管、用”日常工作;二是县城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三是省级村镇档案室创建工作。陈文志通报了全省县级城建档案馆建设情况,对该县城建档案馆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在十三五期间,既要全面完成村镇档案室创建工作目标,也要在硬件设施、人才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尽快将该县城建档案馆升级创建为省级城建档案特级馆、示范馆。(许定广)
涟水县副县长郑劲松视察指导县档案局工作
7月31日,涟水县副县长郑劲松到县档案局视察指导。县政府办副主任华玉国陪同视察。
郑劲松听取了近年来县档案局档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档案调阅大厅、库房及办公设施环境,对馆库存在的隐患督促整改,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一是在新馆建成之前,切实做好“过渡期”老馆档案安全工作,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增强全员安全意识;二是档案工作很有意义且责任重大,希望县档案局干部职工继续发扬甘于清贫、勇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工作,推进全县档案事业快速发展;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马克)
苏州市姑苏区委常委、党政办主任谢强调研区档案工作
8月8日,姑苏区委常委、党政办主任谢强到姑苏区档案局调研档案工作。
谢强听取了区档案局领导班子对上半年度档案工作的汇报,对上半年姑苏区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半年工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扎实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坚决执行档案安全和保密制度。二是认真规划方志编研工作。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把《姑苏年鉴》打造成精品刊物,逐步开展专题志的编纂。三是精心谋划党史工作。结合当前全市党史工作形势和任务,谋划工作,确定目标,加强资料征集,做到以史资政、以史育人、以史聚力。四是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党的建设,抓好队伍建设,抓好自身学习。五是积极开展馆库分离调研。充分调研姑苏区档案现状,加紧落实库房选址,研究论证综合查档可行性,努力构建姑苏区“大档案”管理体系。(汤蓉蓉)
东台市政协副主席鲍家峰视察全市档案工作
8月2日,东台市政协副主席鲍家峰率部分政协委员视察了东台市档案工作开展情况。
鲍家峰一行实地察看了国土局数字档案室建设、童健家庭档案建设和档案馆主体建设,听取了市档案局局长杨爱国关于全市档案工作情况的介绍。鲍家峰对全市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肯定。他强调,档案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档案“留史、资政、育人”的功能,进一步提升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鲍家峰要求,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宣传部、报社、电视台等单位加强沟通,广泛宣传档案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档案、走进档案;要推进各项工作,在服务社会治理、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优化档案发展环境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开创全市档案工作新局面。(丁荣平)
无锡市档案局成立电子档案备份中心
7月16日,无锡市档案局成立无锡市电子档案备份中心。该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促进各立档单位开展室藏电子档案的备份工作,为各市(县)区档案局(馆)及市级立档单位进行同城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备份存储介质可为u盘、光盘、磁带、移动硬盘等。无锡市电子档案备份中心设在市档案局,具体由无锡市档案局信息处负责。(方俊礼)
盐城市档案馆举办“我是小小兰台人”夏令营活动
7月17日,“我是小小兰台人”夏令营活动在盐城市档案馆举办,來自海龙社区的50多名小学生走进市档案馆,开启了为期半天的体验活动。
学生们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展厅、查档接待大厅、档案库房以及档案数字化加工现场,身临其境了解档案是如何保存的。在“档案课堂”上,工作人员通过图片、视频等讲解家庭档案制作、学生成长档案的收集等内容。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时与工作人员互动交流。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还体会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纷纷赞叹盐城的飞跃发展和档案的神奇作用。
培养档案意识要从娃娃抓起。盐城市档案馆将继续开展此类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好档案的宣传教育作用。
(张永涛)
宿迁市档案局召开大运河文化带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推进会
7月27日,宿迁市档案局召开推进会,专题部署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市档案局副局长李华东、副调研员潘合和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一要市县联动,摸清馆藏家底;二要指导好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形成的档案整理工作,做好相关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三要加强征集散存在社会的和大运河有关的档案资料;四要建立月度会办机制,专题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档案资源建设工作。(费超)
徐州市档案馆举办“童心看档案”暑期主题活动
7月31日,“七彩的夏日·童心看档案”暑期主题活动在徐州市档案馆举行,来自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的28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吸引未成年人走进档案馆,了解徐州、关心徐州,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小记者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了《彭城印记——珍贵档案史料展》、查档大厅、特藏室和档案修裱室,在展厅内完成了“档案馆小达人”挑战活动,听取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徐州市史志学会副会长李世明《传统美德我传承我成长》专题讲座。民间面塑艺人高继汉、周敏受邀带领大家制作了卡通版的财神和寿星,传承民间传统技艺。(徐海慧)
常州市召开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思路研讨会
8月2日,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思路研讨会在常州市档案局召开。会议由市档案局局长金云江主持,旨在进一步谋划下一阶段常州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研究档案现代化管理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发展的可行路线。
会上,各方人员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对档案和大数据的碰撞进行了构想和建议。金云江强调:日前常州市正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但是随着人民群众查档需求的日益增长,如何更进一步方便群众查档,是档案系统未来关注的焦点问题,搭建全市档案大数据管理平台,是解决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共享利用中各类“痛点”“堵点”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全市各级各类档案管理部门的共同建设,用三到五年时间,逐步架构一个分布存储、三层架构的大型管理平台,有力支撑档案行业内互联互通,行业共享利用,最终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利用模式转变。(黄凯)
常州市金坛区档案局开展2018年度代保管档案接收工作
近日,金坛区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代保管档案接收工作的通知》(坛档发〔2018〕17号),启动进驻市民中心各单位进馆档案代保管工作,对有代保管需要的立档单位提出了规范化要求,明确了档案交接时间、范围、要求和手续等。对暂不移交单位,了解原因,督促归档进度,确保其通过接下来的档案年检工作。
区档案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档案接收工作,统筹安排,由机关档案管理科负责整体移交过程中的业务解答,保管利用科负责做好有关单位进馆档案的验收、审核等工作,保障进驻市民中心单位代保管档案进馆工作有序进行。(杨力)
宜兴市档案局实施“宜兴籍乡贤档案征集工程”
为了加强乡贤与家乡的联系,宜兴市档案局从2018年7月开始实施“宜兴籍乡贤档案征集工程”。做法如下:
一、征集原则。尊重乡贤本人意愿,在自愿的前提下、方便的时候归集、整理他们的资料。二、征集对象。具有高级职称以上或有突出贡献的宜兴籍乡贤,重点是两院院士、大学校长、著名学者。三、征集内容。反映乡贤本人经历、成就、职务活动的资料,社会对乡贤本人研究、评价的资料,乡贤本人的口述历史资料等等。四、征集方法。一要分步推进,二要上门拜访,三要注意细节。五、主动服务。一是乡贤提供资料,档案局帮助整理,不能因归集、整理档案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麻烦;二是带好扫描仪,现场进行扫描;三是资料全部进行扫描,扫描后原件原则上归还本人,档案馆保存电子档案。整个服务工作由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进行。(蒋宁鹏)
“香港回归亲历者”张国良名人档案入藏张家港市档案馆
7月24日,原新华社香港特别行政区分社社长,现任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张国良名人档案捐赠仪式在张家港市档案馆举行。张家港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王亚方,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王世芳出席仪式,张家港市档案局局长黄惠珍接受档案捐赠并颁发捐赠证书,苏州电视台、张家港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共同见证。捐赠仪式由市张家港市档案局副局长孙静主持。
此次张国良会长捐赠的名人档案共97件,内容丰富且十分珍贵。有越战前线使用的头盔、用飞机残骸重新熔铸的飞机模型、1997年见证香港回归的一整套材料、连续四年的政协提案等等。这些档案资料为港城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传承文明,启迪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徐婷)
靖江市档案馆半年利用档案卷次创历史新高
随着公众档案意识的增强和靖江市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市档案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上半年共接待查档5643人次,调档13389卷,其中调档卷次达去年同期4倍。
今年以来,查档窗口除去日常的婚姻、土地、房产等民生档案及规范性文件的利用服务外,采取积极措施有序应对了2次查档高峰。为相关单位编史,查档窗口提供档案资料利用3489卷次。接待利用劳动档案1035人次,调档2496卷。
在查档高峰期,市档案馆采取增加接待人员、预约登记后台查询等办法,有效满足市民查档需求。今年年初新增的智能排队管理系统在高峰期作用凸显,市民有序取号、排号,查档大厅秩序井然。馆藏结构日趋优化,查档窗口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进一步发挥了档案在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王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