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明 陈红
服务大局、服务意识形态领域,使档案编研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挖掘、激活档案信息资源,让历史记录完整生动、深入人心。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之际,如皋市兴起了新一轮学习治沙精神的热潮,参观展览成了全市机关部门和镇(区、街道)党员干部教育必修课,数千册展览宣传册被抢一空,如皋市档案局(馆)承办的“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如皋治沙精神是怎样炼成的”专题展览,架起了一座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让如皋治沙精神昂步“走”出了档案,让历史说话,让档案作证。
一、起步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谱写了一曲曲深入人心、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时代凯歌。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无一不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财富,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如皋,这个长三角江海平原上最早见诸史册的地方,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同样也上演了一幕治沙改土的传奇。历届如皋党委、政府工作人员身先士卒、呕心沥血,凭着敢想敢干的劲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带领如皋人民在跨入新世纪的同时,打赢了一场治沙改土的世纪会战,成功甩掉了南通“小六子”的帽子,迈进全省前八强,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列,为如皋经济社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响亮号召,也是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档案部门如何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紧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档案的见证作用和重要价值,搭建党性教育的桥梁和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去年“七一”大党课,如皋市委发起治沙精神大讨论,今年年初如皋市档案局呼应市委大讨论活动,精心谋划,适时提出了挖掘档案资源、举办如皋治沙精神专题展览的思路,且跳出惯性思维,着重围绕治沙精神是如何炼成的主题收集素材。从3月初成立组织、形成方案,查档近万卷、采访20余人、召开多次座谈会、征求意见近百人、形成口述档案800余分钟、征集实物资料400余件,经过反复打磨,终于在6月底以“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为核心内容的如皋治沙精神成功展出,如皋那段可歌可泣、气吞山河的豪情壮举,鲜活地走出了档案。
二、循步
如皋大地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经半个世纪的治沙改土运动,这段渐被遗忘的历史,当代年轻人知之甚少,但亲历者都刻骨铭心,当年全民战高沙的场景历历在目,今昔对比更是令人感慨万千。系统还原如皋治沙改土的历程和治沙精神凝练定格的过程,让历史再现、让后人记怀、让精神永驻,已然成了档案部门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1.誓改旧貌,谱写治沙序曲
远古时期,由于喜马拉雅造山和江海的造势,如皋属地从北部最早的扬泰冈高地,到中东部淮土、江土的河漫滩平原,再到南部沿江坍地,經过了上下6000年的积淀与沉浮,最终形成如皋现有的地质地貌——高沙土面积占80%的农业大县。直到20世纪70年代,如皋人民一直深受“高沙土”的影响,土地贫瘠,灾害频繁,人民生活水平很低。“龟背驼”“荒荡”“三天不雨沙灰扬,一朝下雨水汪汪,十年就有九年荒”就是很形象的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百废待兴,党领导如皋人民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高沙土质严重制约如皋农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国家和集体所有制的确立,为如皋治沙改土、割掉穷根奔小康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成了百万如皋人民的共同心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皋县委、县政府(县人委)和如皋人民即开始了治沙改土的探索试点,兴修水利促农业,经10年努力初步形成了全县性的防洪治涝体系,先后花了近4年时间进行土壤普查摸家底,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壤改良措施,制订削平龟背平土地的发展计划,进行改土试点,在当时的城西公社率先擂响了削平高沙土的战鼓,至1959年底平整高沙土6000多亩。自此,全县治沙改土的序曲顺利奏响,1965年全县粮棉总产量双创历史新高,分别比1955年增长24.11%、78.1%。如皋县和邓白公社分获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
2.战天斗地,绘制治沙画卷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期间的治沙改土工作,虽然受到“文革”的影响,但全县人民矢志不渝,治沙改土一直成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委、县革委会领导力排众议、平反冤案,深入调查、坚定共识,顺应民心、周密部署,提出“一年削平高沙土,二年实现旱改水,三年建成大寨县”的雄伟目标,以大寨人、昔阳人、林县人的苦干精神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全面规划、科学部署削平高沙土工作,集中全县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农业生产,组织大批民力、机关人员和非高沙土地区民力到高沙土地区开展大会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百万人民的治沙热潮,吹响了“战高沙”“挖穷根”的集结号。时任县委书记唐如浴同志将战高沙指挥部设在主战场磨头公社,吃在工地、宿在农家,与群众一起白天挑泥、晚上脱谷,广大社员深受感染、斗志昂扬。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0—1975年,全县削平高沙龟背田近35万亩,将全县40万亩高沙龟背田大部分荡平,疏浚一、二级河道6条,三、四级河道400多条,构筑灌溉渠5000余千米,建电灌站400余座。全县建成高产稳产农田49.46万亩,基本达到高产稳产的农田38.6万亩,约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7%。境内已有6000多年历史的高沙土、“龟背驼”面貌大为改观,基本实现县委预期目标。
3.百折不回,掀起治沙高潮
1972年夏,县委领导求胜心切,决定全面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因寒流偏早、平整土壤肥力不足等原因,粮食减产,引发全县上下对县委提出的削平高沙土、实现“旱改水”决策的争议。县委、县革委会勇于担当,主动承担工作上的失误,在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困难的同时,进一步坚定治沙改土的决心,深入调查,科学部署,领导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埋头苦干,1973年全县粮棉产量再创新高。1975年始,全县以每年动土1500—2000万立方米的速度平整土地,继续推进治沙改土的扫尾和提高工作。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全县再次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制定了改变和改造高沙土地区经济的规划,按照“三分削平、七分培肥”工作思路,实施栽胡桑植银杏、疏浚如泰运河、农业综合开发等措施,推广并形成了“两旱一水、两育配套、两年五熟、粮棉轮作、用养结合”的耕作栽培体系,如皋农业生产水平跃上了新台阶。1979年成全国蚕桑生产基地,1985年成全国优质棉基地、全国优质山羊板皮基地,1986年获评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
4.最后决战,唱响治沙凯歌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将农业综合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如皋治沙改土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撤县设市后的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思路,以全国扶持黄桥老区的经济发展为契机,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沙土平整改造的“442”工程,推动高沙土整治的扫尾工作,实现了“决不把原始高沙土带入21世纪”的目标,如皋人民治沙改土的浩大工程完美收官,为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县(市)委、县(市)政府抢抓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扶持黄桥老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二次进军最后的原始高沙土地貌,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而推动高沙土地区和全市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根本改变。
1993—1997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7798万元,在高沙土地区改造中低产田13.14万亩、平整土地1.5万亩,开垦宜农荒地0.6万亩,疏浚沟河100.4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71万亩、除涝面积4.29万亩,增加林网防护面积3.16万亩。全市高沙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1998—200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彻底削平高沙土,全市削平高沙土31372亩,填平废沟呆塘491条,顺利实现“决不把原始高沙土带入21世纪”的战略目标。
三、迈步
进入21世纪,历届如皋市委、市政府秉承治沙精神,不断谋划发展新思路,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新农村,以“厚德笃学、文明诚信、拼搏创新、超越争先”“腾江越海、登高致远”如皋城市精神,引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先后举办“一会两节”,打造“三张”特色名片;抢抓沿江开发机遇,设立国家一类口岸;融入国家经济开发,跨入动车高速时代,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追赶式奋进、跨越式发展,进而实现如皋经济的腾飞。到“十二五”期末,如皋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第26位。全市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建成全国粮食生產先进县和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获批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
2017年6月,市委书记陈晓东参加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习,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被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所震撼。20世纪的如皋大地上,历届如皋党委、政府带领如皋人民历经半个世纪“治理高沙土、实现旱改水”的“挖穷根”、大发展的会战,不也正是当今我们如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吗?感受红旗渠精神,陈晓东同志思绪万千、彻夜未眠,内心深处的思想火花瞬间迸发,几经酝酿和碰撞,如皋治沙精神呼之欲出。随着“七一”党课上的深情回顾、各界人士的阐述诠释、各大媒体的专题评论、各部门对治沙精神的宣传落实,以“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为核心内涵的治沙精神被响亮提出。
得益于治沙精神的感染激励,“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市委、市政府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传承弘扬治沙精神,开拓创新、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稳步攀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应税销售、服务业应税销售、建筑业施工总产值全面突破1000亿元大关。建成国家生态市,获评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成为苏北苏中地区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
习近平总书记说,“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如皋人民半个世纪的治沙改土运动,书写了如皋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部巨篇史诗。如今,如皋市档案局的积极主动作为,千锤百炼的如皋治沙精神昂首阔步地“走”出了档案,并赋予了它鲜活的生命,成为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如皋人民新一轮跨越发展的精神动力,成为了建设“强富美高”魅力如皋不竭的力量源泉。市委书记陈晓东在看了展览后欣然批示:“档案局积极主动作为,客观还原了如皋人民五十余年的治沙斗争史,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可将此成果在七一期间进行巡展。”此展在行政中心展出后,四套班子领导纷纷驻足、机关部门全员参观,7月16日开始在各镇(区、街道)巡展,参观者络绎不绝、好评如潮,由参观展览引发的学习讨论如火如荼,治沙精神正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主要话题,档案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士认可和肯定。
忆治沙历史,学治沙精神。以“勠力同心、同甘共苦、坚韧不拔、善作善成”为核心内容的如皋治沙精神,其孕育形成、传承弘扬,都凝聚着如皋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必将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践行初心和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其植根于党领导如皋人民治沙改土的伟大实践,体现了如皋人民勠力同心的团结精神、同甘共苦的奋斗精神、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善作善成的创业精神,必将引领如皋人民豪情满怀地迈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谱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