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州,不止要体验江南风情

2018-09-10 22:00刘荣虎
产权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苏州发展

刘荣虎

5月28日,新京报以《苏州工业园区24年变迁:从泥泞水塘到对外开放窗口》为题,站在几个特定人物的微观视角,对苏州工业园区24年来的发展建设历程进行了前后对照性回顾,再一次把大家的目光拉近到苏州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上。苏州工业园区24年来从泥泞水塘到对外开放窗口的变迁,也从侧面很好地折射出了苏州市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历程。

苏州给人的初步印象多从园林、苏绣、昆曲、评弹等标志性事物开始,但真正近距离走入这座城市后,才发现苏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远不止这些。首先,是它的发展速度。可以很容易从以下一组数字中看出:苏州总面积8488. 42平方公里,下轄6个区、4个县级市,其中市区面积2743平方公里;2017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68.4万人,其中全市户籍人口691万人;2017年全市GDP总量实现1.73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七;其次,是它的城市布局。走在五月下午的平江路上,看着两旁黑白灰相间的店铺中熙熙攘攘的人群,耳听着拱桥下潺潺流水声与人们的嘈杂声连成一片,偶尔能见到艄公撑着小船悠悠划过,真似来到了人间天堂。这是苏州山‘城所在的姑苏区常见的一景,位于苏州市正中。环绕占城区依次向西为新区,向东为工业园区、向北为相城区、向南为吴中区,环绕五区一条绕城高速闭合成环。几个城区分布有序,分工鲜明,显然前期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再次,是它的城乡整体宜居性。苏州市下辖6个区地铁贯通,4个县级市GDP从2001年起年年都进入全国百强县前10名,2017年统计苏州人平均寿命83岁,比全国的76岁多7岁。当然还有对山古城原貌、占风民俗的保护利用方式,面积占到城市总面积40%多的江南水乡风景和建筑、原住民、水的和谐共处模式等,也都会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苏州之所以能给人印象如此之深,直观可以看到二个优势:一个是地理优势,地处长二角,背靠大上海。另一个是经济优势,“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历朝历代苏州都是国家米仓,史上几乎未遇大的自然灾害和兵祸战乱,自占百姓富足,手工业发达,商贾云集。再一个是人文优势,2500多年的建城史,长期的相对经济富足和牛活安定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地富集、融合、传承、牛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时间条什,人文素质高,知识底蕴深。这些因素因为具有历史的独立性甚至唯一性,无法再牛和复制,也很难进行移植借鉴。可以借鉴的应该是背后的人为因素,归纳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点:

一是确定好城市产业发展的定位。苏州背靠上海这棵大树,这是天然的地域优势,但若与上海产业发展思路重合,那终究竞争不过上海,可能会将优势变劣势,被一直抛在后面。对此,在城市发展定位上苏州选择了与上海重点发展产业互补的路子,在上海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金融、航空运输等产业时,苏州明确了做上海的“后花园”、重点围绕制造业发展的定位,与上海很好地实现了产业互融、发展互促。目前很多城市有的也背靠“大树”,有的“小树”环绕,如何在选择发展产业时能与周围树木相映成趣、互利共赢?应该值得一些城市从苏州的发展中学习研究,思考借鉴。

二是在城市整体发展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先规划、后建设的思路。苏州的占城、新区、工业园区从地理位置到发展方向、方法等都规划的非常清晰,并且“一张蓝图绘到底”,每届政府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都以上届领导规划为基础,合理拓展,没有出现完全推倒重来的问题。这就确保了发展方向和人力、物力、财力使用的一致性,保证了发展成效的最大化。能够学习借鉴好这种思路和做法无论对哪个城市发展建设都会是一种良性促进。

三是对古城区的保护与利用必须突出以保护为丰、开发利用为轴的思路。苏州虽有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但始终把山‘文化作为本市最有价值的资源。由于山古城历史上受自然灾害和战争破坏的程度很小,苏州在山‘城区建设上采取了还原原有规划和色调的做法,在占城的开发利用上注重再现人与建筑的和谐共处,让古民居在恢复外观的基础上对建筑内部进行适当改造,提高其宜居性,并通过自愿腾笼换鸟等方法将山‘城区居民向新区转移,有目的的控制原住民居住密度,在古建筑的使用和保护上寻求了最大平衡。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可以从中取经。

四是任何城市和行业的发展都要把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作为其文化的一个内核。苏州虽为鱼米之乡,但除了水之外的其他资源相对较少,对此,苏州在1994年起引入新加坡模式建设工业园区后,着力在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减少资源利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促进制造业从“100×1”到“1×100”模式的转变,从而既提高了居民收入,又减少了资源消耗。在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情况下,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特别值得每一个城市好好学习运用。

五是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减少城乡差距的重要选项。苏州下辖的4个县级市的GDP十几年来都位于全国百强县前10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小。这丰要得益于苏州对乡镇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合理规划,在充分挖掘每个乡镇的特有文化底蕴后,依据特点分别在发展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小镇、恢复文化山‘镇等方面下力气,同时特别重视防止各乡镇产业种类的同质化,避免盲目无序竞争,很好地促进了乡镇的有序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当前各地都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产业选择上是与城市竞争还是互补?是同质化复制还是多样化发展?应该可以从苏州城乡协调发展中找到一些答案和思路。

“一座东方水域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它用占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和西方的对接。”这是通过百度搜索“苏州名片”可以获取的一段话,很传神地概述了苏州市的前世今牛。走进苏州,你会发现苏州这座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还蕴藏着很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人文精神,走进苏州,你会发现体验到的不只是江南的风土人情!

猜你喜欢
苏州发展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