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 李正
在中国,体育教育在各类阶段的教育中都一直是学生教育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育贯穿了每一个中国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校教育所有的教育阶段。在各类高校教育中,大学体育教学在大学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教育面向社会,着眼于为祖国培养在未来时代体智兼备的人才。任何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更好的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都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在他们还是学生时代时就要做到不光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各类体育运动的技巧,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仍然继续坚持锻炼自身体质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培养和灌输一种“终身体育”的观念。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日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依然可以保持强健的身体,更好的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关于大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对于体育运动方法的传授的缺失
这一问题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一项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大部分的教师只是专注于教会学生技术动作,用技术动作的优劣来评判学生这门课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学生在学完本学期所有课程后其实并没有真正掌握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只是在考试前模仿教师的样子做完动作。体育教学中“做样子”的事情比比皆是,这成为推广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最大的障碍,以至于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一个动作,指导大学还是在不断的重复学习,但单纯的重复依旧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动作的运用方法。
(二)对于体育基础理论教育的忽视
体育课只是单纯的技术课的时代早已经远去了,现在的大学课堂普遍都加入了理论课的教育,但问题是,关于理论课在整体课堂中的占比却少之又少,有的学校对于体育理论课的设置和安排有很大的弊端,按照大学每学期18课时的安排来讲,许多学校只在最后一两节课安排教师进行理论课教学,这样表面上学生好像是学到了更多的专业体育技术,但其实对于学生真正去了解专项技术的发展和背景,对于体育学习的意义,健身的价值,锻炼的正确方法都不能很好的得到了解。
(三)大学体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模式也一直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自由创新为基础的大学教育,体育教学更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方位的教学技巧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无论是室外教学还是室内教学都应该借助于各类技术器材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虽然当今高校基本已经配备了专业的计算机和各类的多媒体器材,但是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合理运用的教师却很少积极地去使用这些先进的教学器材。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提不起来,大学体育课上的死气沉沉,这些事情的产生与教师自身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对于在大学推动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学校体育是他们学生时代接触到的最多的一种教育形式,可以说学校体育就是国民体育的基石。增强民族体质的根本就是要在学校体育这个层面上多下功夫。高校教育是大多数学生接触的教育中最后一个环节。如何在这个环节中提升体育教育的质量,使其养成终身教育的习惯,对他们日后走向社会后依然能够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打好基础,这些对于广大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最值得思考的。
(一)给学生从思想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体育锻炼不单单是一种口号,也不该是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在大学阶段,教师应该首先从思想上就给学生种下体育锻炼伴随终身的思想种子使其在思想上明白身体的强健才能为其他方面增加保障。所以在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材的改进,教师队伍的组建以及体育科研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进,从而从根本上去培养学生,让学生喜欢身体锻炼,不光在体育课上在业余时间也可以积极的投入到体育的氛围中去。
(二)体育理论的培养,养成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
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主要是作为导学课和总結课而出现的,增加学生对于专项理论课的认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技术动作,更好的掌握学习技术动作的要领。更好的让学生懂得体育的本质和意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懂得对自身锻炼效果进行评价。这样在思想上和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可以正确的使用学校所教所学的知识技巧对自身的体质进行合理的练习。
(三)优化高校体育考核方式
传统的高校对于学生体育期末成绩的评定更多的只是采取一种技巧的考核,但随着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体育课成绩的改革还应该加入更多的考核标准,应该对学生课堂的参与情况,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情况,以及参加可以体育活动的情况都加入到考核学生体育成绩的标准中去。这样才能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学的思想,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的锻炼。
三、总结
终身体育应该作为一个人一生中为了多种需求不间断的进行多种体育形式的综合,这需要我们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就给他们在思想上、理论上、技术技巧上都打下结实的基础。大学是人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这里是一个人从学生走向社会的分水岭,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培养好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对于他们未来的整个人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培养自我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对于国民体质的提高有着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张群 河北体育学院;李正 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