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校园足球工作的整体战略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把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融入上海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局,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海市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上海市校园足球工作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尊重规律、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各部门协同联动,多措并举,在创新激活体制机制、深化课程改革、立体推进课余训练、丰富完善竞赛体系和引领示范校园体育改革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层层推进落实各项重点任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激发体制机制活力
在启动实施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同时,2012年,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市级校园足球联盟;2014年,成立市级大学生足球联盟;2015年,成立市、区两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2017年,成立市校园足球发展中心、市学校体育评估中心、4个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基地、市级学校体育精英训练基地以及市级学生足球训练基地等。
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联盟、精英训练营、基地、中心等不断健全完善组织运行机制,结合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进展,在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师资培训等方面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整体发展。目前,上海市已有252所中小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崇明区、杨浦区、普陀区3个区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杨浦区建立全国首个“满天星”校园足球训练营,上海市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二)坚持普及为先,深化足球课程改革
自2012年起,启动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和大学个性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前,上海市已有22所小学、23所初中、112所高中和10所高校实施了改革试点,徐汇区、闵行区、普陀区等3个区进行了全区整体试点,高中专项化改革将于2018年底前实现全覆盖。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初步构建,基本实现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1节足球课,其他学校每周1次足球活动”的目标。学生参加校园足球等赛事情况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近年来,上海校园足球人口逐年增加,注册学生运动员人数已由4500名左右增加至30000余名。
另外,上海市与北京市、四川省共同承担的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示范课教学视频的拍摄任务,将为进一步深化试验区校园足球教学改革,规范中小学足球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依据。
(三)强化有序衔接,立体推进课余训练
为了让每一个有足球兴趣和发展潜质的学生都能有系统接受足球训练的机会,上海市全面推进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体系建设。近年来,校园足球联盟共发展联盟校428所。上海市16个区分别组建U9、U11、U13、U15、高中组5个年龄段的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建设队伍130支,营员达3000余人;具备足球项目全市招生资格的市级体育传统项目高中及二线运动队学校达到28所,市级学生足球训练基地3个。2017年,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获批新增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办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数达到9所。
目前,上海市已基本形成联盟校+特色学校+精英训练营+传统项目学校+校办二线队+市级学生训练基地“六位一体”的课余训练立体推进格局,构建了大、中、小学有序衔接的课余训练工作体系,并建立了优秀足球苗子的选拔机制,与全国校园足球“满天星”精英训练营实现了有序衔接,积极参加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和冬令营等活动。
(四)完善竞赛体系,扩大赛事活动影响
以校内班级和年级竞赛的广泛深入开展为基础,科学编排赛制,建立“水平接近,对抗激烈”的竞赛机制,形成“班班参与、校校组织、区域推动、层层选拔”的校园足球竞赛格局,構建完善以草根联赛、联盟联赛、联盟杯赛、国际邀请赛为主体,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覆盖的“四横四纵”立体化赛事体系,每年举办市级竞赛超过2000场次。其中,自2015年起连续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已成为校园足球的一项品牌性赛事。2017年,两支中国校园足球代表队同时进入邀请赛前四强,为国家和上海市赢得了荣誉。另外,上海市派出的校园足球代表队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活动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五)聚焦关键因素,健全保障机制
立足师资队伍、场地条件、创新研究、安全保障等关键因素,健全形成校园足球发展综合保障机制。一是坚持多渠道、多元化配备师资。鼓励有足球特长的学科教师兼上足球课,引导优秀的足球教练员、裁判员、退役运动员等到学校带训。培训校园足球指导员、教练员、裁判员及专项教师2000余名。二是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强校园体育场地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试点建设笼式足球场、全天候智能操场等,探索学校与社会公共足球场地共享机制,推进建立区级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三是大力开展体育科研项目研究。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开展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及体育运动等级技能标准等研究工作,并在学校体育科研课题中增设校园足球专项。2018年4月,足球等11个项目的等级标准向社会发布。四是在全国率先实施“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目前,已有近2700所学校自愿参加,覆盖学生170余万名,有效保障和促进了校园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
(六)传播足球文化,挖掘育人价值
为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足球文化,深化足球运动育人内涵,编制校园足球赛事礼仪规范,以强烈的仪式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建立“阳光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网站等,及时推送校园足球赛事活动最新动态信息;通过赛事转播、专题节目及每日新闻等形式,传播校园足球育人正能量;成立学生记者团,为青少年学生近距离感受足球文化创造条件。
(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选派400余名优秀教师参加国家专项培训、“学转英超”教练员培训、教育部赴英、赴法留学项目等;加强与足球发达国家交流合作,选拔优秀球员出国交流训练,开拓视野,感受文化;推进“外教入校”,聘请知名高水平外籍教练员进校带训,担任精英训练营队伍技术总监或主教练等;依托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平台,组织开展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高峰论坛等大型交流研讨活动。
(八)推广有益经验和模式,引领校园体育改革发展
校园足球综合性强,探索形成的教学模式、训练机制、管理方式和竞赛体系等可以为校园体育改革探索新路提供经验。上海市已将校园足球的制度体系、工作经验和发展模式引入到校园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中,并将逐步引入到冰雪运动、田径、武术、游泳等项目中,切实发挥好校园足球改革发展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进一步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紧迫性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上海市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上有序推进,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进一步做好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仍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党的十九大对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校园足球如何继续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是未来一个时期内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改革试验区承担着探索创新校园足球发展路径,为在兄弟省市推广提供可复制、可参考经验的重要任务,需要对长期以来影响和制约上海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场地空间受限、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等瓶颈问题进行突破和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工作方案。
为此,上海市将认真总结梳理本市校园足球发展历程、主要成效、有益经验,聚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关键短板,剖析原因,精准发力,重点突破,全面落实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的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备忘录精神,坚持体教融合,坚持统筹协调,努力打造人人关心校园足球、共同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
三、2018-2020年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统筹领导
制订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推进落实。推进各高校、各区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将校园足球发展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统筹推进。推进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满天星”精英训练营及校园足球联盟建设。建立完善政府支持、市场参与、多方支持的校园足球发展投入保障机制。
(二)深入推广普及
继续做好校园足球联盟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创建规划。努力新增1个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力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增加至400所,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学校增加至600所,建设市级学校足球社团100个,鼓励各区和学校组建女子足球队,市区两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达到100所,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在2018年建立至少1个区级校园足球俱乐部,其他各区在2020年前至少建立1个。
(三)完善课程体系
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要求,推进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课程建设,切实提高足球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特色校及联盟校每周开设不少于1节足球课和1次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条件具备的学校每周开设2节足球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多品”体育课程改革。完成市级校园足球精品课程及示范课程建设30门。实施学生足球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测试工作。
(四)完善训练体系
完善以市区两级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联盟校及特色学校、传统校及校办二线队为单位的校园足球课余训练体系。进一步推动中职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完成校园足球“一条龙”布局,构建形成高中、初中、小学各学段有机衔接的课余训练体系。加强校办“二线队”足球项目建设,推进外地优秀生源就读本市高中机制。市区两级分期分批建立U9~U15全覆盖及高中组别的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积极申报并重点扶持“满天星”训练营试点区。
(五)完善竞赛体系
统筹上海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并发布年度竞赛计划,进一步规范赛事活动。完善“四横四纵”校园足球赛事体系,力争每年组织市、区级比赛至少2万场。制订各年龄段市精英训练营最佳阵容评选办法,选派最佳阵容队员参加全国夏令营,并按相关规定认证等级运动员。开展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赴足球发达国家交流项目,完善相关教练员、教师随队出访管理办法。建立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活动报备制度,完善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约束機制。
(六)完善保障体系
1.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兼职体育教师工作,鼓励学校聘用优秀足球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等承担足球教学、训练、裁判等工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至少配2名、市校园足球联盟学校至少配1名以上校园足球专项教师或教练员。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注册工作,与市足球协会实现信息共享,共建联合培养机制。推进市校园足球教师及教练员培训基地建设,力争到2020年培养培训校园足球教师120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1200名、校园足球裁判员1200名。
2.加大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力度。每区各建立至少1个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中心,推进笼式足球场建设。建立公共足球设施与学校共享机制,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向青少年公益开放,为学生参加足球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力争使校园足球专用场地达到800片。
3.探索特殊人才入学升学支持政策。建立运动员注册和转会制度。完善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升学机制,加大引进全国学生运动会精英运动员力度,并制订配套奖励制度;建立上海市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员注册定级和转会工作,形成上海市校园足球人才梯队。打通校园足球与足球协会注册系统,共享注册信息。探索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另外,还将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督导体系,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并建立定期通报制度。
(七)加强文化宣传
大力开展足球普及教育活动,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开展年度校园足球运动员、足球教师、足球教练员系列奖项活动。每年组织2万名青少年学生观摩职业足球赛事,组织中外明星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活动;加强对各级校园足球比赛的宣传推广,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大力宣传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育人价值、文化和优秀典型等,及时报道校园足球赛事活动,鼓励影视行业出版发行有关校园足球题材影视等。
以上是上海市在建设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下一阶段,上海市将继续以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深入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培养懂足球、爱足球、会踢球的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让校园足球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在实现全面育人目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