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刘晴
[摘要]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食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品质得到了保障。然而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从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体系;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180416
为了人们可以吃到来自不同地区的新鲜食材,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应运而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更好的质量、更便宜的价格、更多的选择,尤其是追求食品的“绿色”、新鲜。但新鲜食物在常温下容易腐烂变质,要想保持食物的新鲜,就离不开冷冻、冷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冷藏、冷冻食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这大大促进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冷鲜食品相比较于一般食品对物流的要求更专业,这也给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陈旧、冷链物流技术落后,现今的冷链物流还无法满足食品行业的需求。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降低食品的损耗率以及运输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如何快速促进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冷链物流概论
1.1冷链物流与食品冷链物流
1.1.1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指冷冻、冷藏的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从而保证食品的品质,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項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冷技术的进步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的适应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以及特殊商品。因为易腐败产品对冷链物流的时效性要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它比一般的物流系统要求更高、系统更复杂,所以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一般的物流系统要大。
1.1.2食品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物流是指冷鲜肉、乳制品、速冻产品等易腐败食品和鲜活农产品、水产品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达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目的的特殊供应链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速冻产品和生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加快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食品的不同,对冷链物流的温度要求也不同,食品冷链温度范围见表1。
由于食品冷链物流的特殊要求,它与一般的物流系统相比较,具有投入高、要求高的特点。由于食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要求专门的机器和设备,前期投入较大,但回报期却更长。食品大多都是易变质的,需要保障物流各个环节以及交易次数的周期尽可能缩短,这需要食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都具有较强的协调性。物流本身就受到天气、交通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食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为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的变化较大,因此食品冷链物流的运作和消耗成本极高且较不稳定。
1.2国外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国外的食品冷链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力量的支持下,已经逐渐走向成熟阶段,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物流冷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国外的预冷技术、冷库自动化技术、气调技术等都十分先进,同时还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冷链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以促进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对易变质食品在运输和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温度立法,并且规定了食品运输所需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有利于建立食品冷链物流的评价体系,同时也对指标体系的分配权重提供了有效依据。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易变质食品的冷藏率高达100%,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这些发达国家在易腐败食品的运输过程全部使用冷藏箱或者冷藏车,并且配备了许多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如GPS定位系统等,采用公路、铁路、水路进行多式联运,大大提高了易变质物品的冷冻运输率以及运输质量的完好率。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贮藏技术自动化、库房管理系统以及高密度动力存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从而大大延长了食品的贮藏保鲜期。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气调技术,它是当代比较先进的广泛应用于果品的贮藏技术,只有依靠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才能对食品冷链物流实施完善的温度控制管理。欧美国家通过建立电子虚拟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冷藏车的使用状态进行跟踪和监控,同时将货品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到各地区的物流信息网络中,从而确保物流信息的快速可靠传递,通过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推动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2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与发展
2.1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冷链物流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在初步形成之后,随着一系列的改进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些大型超市以及制冷设备出现,大大加快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商场冷柜的使用、冷链物流网点设备配备的完善促进了各行业冷链物流设备以及物流技术的快速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发展。
(2)我国在冷链物流出现后建立了部分冷库,用来作为物资储备和调运的场所。国内一些大城市兴建了许多大型冷库,联合使用冷藏车与冷藏船,形成了初步的冷库到市场之间的物流网络。这种形成的以食品冷藏、储存、运输为目的的初级冷藏品冷藏链,对我国的食品储存以及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的物流技术逐步完善了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开发出了适应于各种温度范围的食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这有利于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为提高食品的质量、减少食品的损耗率、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提供了重要保障,从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2.2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1)冷链物流的需求加大。我国的冷链物流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对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进行冷链物流运输仍占很小的比重,食品品质的完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高质量的冷链物流运作,使得冷链物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2)食品冷链物流企业起步并逐渐发展。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食品冷链物流至今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我国对生鲜、速冻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食品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国内的专业化冷链物流公司不多,只有少数的冷链物流供应商能够做到按照所需温度标准进行温度控制,大多数的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冷藏运输服务,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物流运输。
(3)人们越来越重视专业化冷库的建设。现今,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不仅仅局限于保持温饱,同时也追求养生,人们在关注食品质量的同时,也注重食品的营养、卫生、外观等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对食品的加工过程以及流通过程给予高度的关注。冷冻产品的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专业化的冷库建设为冷冻产品的保存提供了保障,更能促进食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4)食品冷链物流过程复杂但逐渐规范。随着冷冻产品产量的增加,人们对冷冻产品的需求种类与需求数量也大大增加。冷冻产品从原产地到消费者之间的距離与覆盖范围变大,同时产品的流通渠道也越来越复杂。随着物流业务的发展,物流外包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将冷链物流运输外包,加大冷链物流运作过程的监控,促进冷链物流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出台,使食品冷链物流的运作逐步走向规范。
(5)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加快。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使食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冷藏车中GPS定位系统是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基础,利用冷藏车中GPS系统与多采点智能温度仪实现无缝对接,能够准确反映冷藏车中各个时间点的温度变化,并且能够准确记录并上传数据,从而实现对冷藏车的实时监控,达到更好地保存食品的目的。另外,RFID无线射频技术也是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点,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带有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会记录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食品的温度、产品的质量进行实时的监管。
3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3.1基础硬件设施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的冷藏车杂乱,食品冷链物流运输业与国际标准有很大差别,许多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1)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上的冷藏车辆参差不齐。我国的货运车辆大多是敞篷式设计,只有少数是厢式或密封式的,而具备保温箱和制冷机的冷藏车就更少了。我国冷链市场上的冷藏车大多是机械式速冻车皮,缺少规范性的保温式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并且现在冷链物流厂商所用的冷藏车大部分是经过改装的、功能不全的冷藏车辆,冷藏车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较为落后,无法满足市场对冷藏车的需求。
(2)我国生产专业化冷链设备的厂商较少。车辆制造业对冷链物流运输设备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积极参与冷链物流运输设备的制造活动。
(3)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上现有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陈旧,同时具有分布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国的冷库建设种类与分布不平衡,肉类冷库与蔬菜水果冷库、城市经营式冷库与原产地加工型冷库、大型冷库与轻视零售型冷库的分布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冷库主要以仓储为主,设备陈旧,在生产淡季的时候大多是处于闲置状态,损耗较为严重,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冷链物流配送的需求。
3.2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个体系还未形成,人们消费需求观点和食品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国家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够,整个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无法紧密衔接,各个食品冷链物流环节只能单独完成自己的流程,无法兼顾整个流程。
我国的冷链物流起步较晚,没有针对食品冷链物流提出相对应的规范标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系统的标准可以依循,整个食品冷链物流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我国的信息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参与整个食品冷链物流流程,从而无法有效地反映物流过程所需的数据以及客户信息,导致供应链出现断层,无法完成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活动。
我国还未建立起监控整个食品冷链物流过程的完整体系,由于缺少相应的温度立法,食品在整个冷链过程中无法根据相应的法律进行规范。
3.3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先进冷链技术的应用对保障食品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冷藏食品的储存、运输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十分落后,缺少专业化的冷藏存储场所,从而导致冷链物流的成本很高。我国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都比较落后,GPS、物资采购管理以及企业资源计划等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少专业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RFID无线射频技术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较少。
物流技术的落后,导致物流作业效率低,无法保证物流的时效。冷链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使供应链上下游之间无法进行实时沟通,导致食品冷链物流运输的数据与信息无法共享,从而导致冷链物流各个节点之间缺乏相应的信息和整体的规划,各个节点之间行动不能协调一致,这会直接导致冷链物流企业经营效益差、运营效果不佳,最终限制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3.4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间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也不平衡。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的一些大城市,其中发展较快的主要包括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这些地方冷链物流数量和规模都比其他地区要好,已经出现了冷链物流联盟。然而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冷链物流的发展十分落后,使得许多地区的产品在运输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增加了这些地区食品运输的损耗率,导致食品供应商收益的降低。
3.5缺少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的发展程度。由于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成本较高,我国现有的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发展规模较小,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妨碍了冷链物流的效益,也阻碍了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
我国的易变质食品除了出口的部分,大部分在国内流通时的配送是由经销商和生产商来共同协作完成的。由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具有缓慢滞后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能提供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使食品冷链物流的成本以及损耗率较高。
3.6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针对食品冷链物流的安全标准是以HACCP定义为标准,没有制定专门的法律对食品冷链的运输进行约束,同时国家也没有设定固定的标准对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定。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大多运用的都是自定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不利于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然而国外却有专门的监管制度,例如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国缺少类似的监管制度,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完善,缺乏精准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4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有诸多原因。
(1)我国易腐败变质的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之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败变质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经销商和生产商协同完成的。然而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十分缓慢,物流信息技术与物流服务水平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食品的品质、物流信息的传递与共享,使得食品的损耗性很高,食品冷链物流的成本大大增加。
(2)现在市场上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陈旧,并且发展和分布不平衡。我国的冷库建设种类与分布不平衡,肉类冷库较多,但蔬菜、水果冷库建设较少;城市经营式冷库较多而原产地加工型冷库却很少;大型冷库较多,而零售型冷库较少。食品在存储与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霉变腐烂,导致食品变质,这些都会使食品产生大量毒素,不慎食用之后容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3)我国的信息技术较为落后,无法参与整个食品冷链物流过程,從而无法有效反映物流过程中所需的数据及客户信息,导致供应链出现断层,无法完成完整的食品冷链物流活动,影响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4)我国还未建立起能够监控整个食品冷链物流过程的完整体系,由于缺少相应的温度立法制度,食品卫生法规执行力不够,食品在整个冷链过程中无法有效控制和保障产品质量状况。
(5)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以及一些大城市,其他地区冷链物流的发展却极其缓慢,许多地区的产品在运输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增加了这些地区食品运输的损耗率,导致食品供应商的收益降低。
5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5.1建立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制法规
我国在冷链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食品冷链物流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对现阶段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吸收民间物流组织协会的合理思想理念,不断健全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适合我国现阶段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的法律体系。在国家建立健全食品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因地制宜,设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使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到专业、科学、严谨的冷链物流行业法规层面,从而更好地促进冷链物流发展。
5.2发展完善的信息系统,应用先进信息技术
(1)冷链物流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由于冷链物流运输货物对环境的要求极高,而现有的冷链物流市场还无法实现对整个冷链运输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食品的运输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运用一些先进的冷链技术则可以较好地避免这些情况,能够更全面地监控货物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2)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食品冷链物流的储藏以及运输效率,达到精益物流的目的。企业通过建立软件和感温设备来监控冷链配送的详细情况,对配送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帮助食品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质量产生变化进行详细了解,记录发生变化的具体时间,这对后期的责任归属以及改进起着重要作用。
(3)引导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应建立一个智能的物联网。智能系统在各个物流环节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加快建立全国性以及地区性的冷链物流网络,实现冷链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资源共用、数据共享、信息交流以及优势互补。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监控与分析,及时对出现问题的冷链环节进行调整,通过利用POS技术、RFID无线射频技术、GPS技术等,实现冷链物流供应链的信息一体化。
5.3实行冷链物流专业化,加速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由于冷冻产品自身的特殊特性,对配送的要求较高。企业如果要实现独自承担运输,会使得成本变高,极不划算,这就需要快速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然而,现阶段我国缺少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无法满足企业对第三方冷链物流的需求,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较高。
(1)我国应该加快对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建设,确保第三方企业同食品的供应商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合作。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建设可以实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可以为供应商提供专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主体,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未来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2)我国应该采取专业企业发展型与第三方信息交流导向型相结合的方式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建立起一个主体与设备设施相协调的食品冷链,以第三方企业发展为主要,建立一个以冷链系统为核心的体系,同时建立第三方冷链物流平台,便于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信息共享。
5.4加强冷链物流产业的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是在供应链的服务功能上,满足物流组织管理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冷链物流的设备、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物流的能動性,加快冷链物流的周转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1)支持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专业化冷库建设。采用立体货架冷库,推广强制空气循环的冷库建设。在搞好普通冷藏冷库建设的同时,结合当地产品、产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多用途冷库、气调库、超低温冷库和立体自动化冷库。对冷库建设要实现全封闭式作业,推进单一的低温仓储型冷库向着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型冷库转型。
(2)加大冷链物流硬件设施的投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设备也在逐步增加,我国的冷藏车规模远超以前。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扩大,在这一阶段对冷链物流设备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冷藏车的需求大大增加,应该加大对冷链物流设备设施的投入,提高食品冷链物流的运输率。
(3)在加强冷链物流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零售商的冷藏设备。食品冷链物流的终端在零售商,当零售商将货物摆放在零售冰箱内进行出售,由于冷藏设备价格较高,能源的损耗较大,所以许多小的零售商无法负担冷链终端的成本,有的零售商甚至将本该使用冷藏设备的产品使用冷冻设备,从而导致食品由于过于低温而变形、变味。因此,应该有合理的方案解决零售商对食品的储存问题。
5.5加强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缺少冷链物流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应该加大力支持和引导冷链物流的科研工作,首先应该积极支持冷链物流理论的学习以及技术的研究;其次要加强冷链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国家优秀冷链人才出国,向欧美、日本等冷链技术发达国家的学习,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冷链物流教育体系,形成学术与科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最后应大力开展专业的从业资格培训工作。冷链物流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电学知识,通过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培养专业的操作员工,持证上岗,保障冷链物流作业的完成效率,从而提高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先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满足冷链物流市场的需要,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5.6构建健全的食品冷链物流系统
目前,食品冷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另一种是保障食品的质量、降低运输途中损耗的模式。根据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应该采用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一方面依靠大型食品企业和龙头农产品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促进食品供应链上游与下游之间的连接,逐步形成健全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另一方面在建设绿色环保农产品的同时,建设连接农产品供应商以及消费者所在地的食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提高食品物流的安全与保障。
构建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应从食品冷链物流的供用链着手。建设一个专业化的供应链结构,可以有效地实现成本管理、存货管理,实现食品冷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使供应链各个环节能够快速响应,减少物流成本。由于冷链行业的特殊性,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有可能使整个供应链出现问题,所以加大食品冷链建设、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食品冷链成本,减少食品损坏变质,使食品冷链物流体系更加完善。
6结论
根据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如今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还不成熟,存在着食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陈旧落后、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整、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缺少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改善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应该充分重视食品冷链物流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改变人们的观念,推动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另外,国家也应该高度重视和支持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从整体上把握冷链物流的发展,促进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我国的食品安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到我国民生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冷链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那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公司也进驻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向国际化水平看齐,我国的冷链物流定会向专业化、信息化、综合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