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兆龙
什么是科学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1]。其“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来自百度百科)对此,笔者非常认同。同时笔者也非常欣赏“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这句话。求真就是追求事物的真理和规律,求真精神就是科学精神。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不断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经多年的努力,笔者探索出三条有效途径,下面作具体介绍。
一
质疑,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非常有效的途径。因为质疑就是探索真理的方式和方法,是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第一,质疑教科书。
当下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都是由学科顶级专家编写,由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对中学生来说就是权威。因此培养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就是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对教科书的史实和评价进行质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图》,其地理范围图例只有两种颜色,一是“1866年前的普鲁士王国”,一是“1866年和1871年并入普鲁士的地区”。对此,笔者将信将疑,并查阅了相关地图和史籍。
教科书的配套地图,即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成都地图出版社编制的《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其中的《德意志统一进程图》的地理范围图例为“1864年的普鲁士”、“1866年并入普鲁士的地区”、“1867年与普鲁士联合为北德意志聯邦的地区”、“1871年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为德意志帝国的地区”。对比《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图》可以发现,《德意志统一进程图》的“1866年并入普鲁士的地区”、“1867年与普鲁士联合为北德意志联邦的地区”、“1871年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为德意志帝国的地区”与《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图》的“1866年和1871年并入普鲁士的地区”完全一致,但有的是“并入普鲁士”,有的是“与普鲁士联合”,有的是“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出版,美国R·R·帕尔默著,乔·克顿、劳埃德·克莱默修订,孙福生、陈敦全、周鸿临等译的《现代世界史·插图第10版·上》对德意志统一的过程进行了介绍,笔者概括如下:
德意志的统一经过了1864年的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对丹麦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及1870年的普法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的结果有三,一是“普鲁士不仅彻底兼并了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还兼并了整个汉诺威王国,拿骚和黑森-卡塞尔公国,以及法兰克福自由市”;二是“德意志邦联也未能幸免,它在1867年由俾斯麦一手包办的北德意志联邦取而代之”;三是“联邦里有新扩大了的普鲁士和另外21个德意志邦国”,就是美因河以北的其他邦国同普鲁士“联合”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但此后“位于美因河以南的德意志诸邦国——奥地利、巴伐利亚、巴登、符登保和黑森-塔姆斯塔特——没有加入这个新组织,而他们自己中间也没有结成任何一种联邦。”1870年的普法战争使美因河以南的小邦与北德意志联邦“联合”于1871年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奥地利被彻底排斥在外。由此可见,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普鲁士之外的各邦也不是全部“并入”普鲁士,有的是“并入”,有的是“联合”。该书与教科书配套地图相互印证,说明教科书上的《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图》的标注是错误的。
通过这种质疑,学生就会认识到教科书上的知识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进而产生求真观念,养成科学精神。
(二)人民版教科书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这样表述:“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成3个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对此评价,笔者亦觉不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2005年3月起应聘担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的王希在《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中说:“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我国著名学者、律师周沂林在《错案:沉重的司法──美国斯科特案》中写到:“这些条款(五分之三条款等,笔者注)充分说明了美国宪法的‘妥协性,而唯其如此才真正构成了美国宪法之伟大。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国家在宪政的道路上不出现妥协,但像现在这样把一些精确的数词‘五分之三、‘一千八百零八年等放在一个宪法文献中实属罕见,可见各方在立宪会议中的斤斤计较的讨价还价到了何等程度。作为现实政治社会利益较量的结果,这些条款出现在美国宪法上是历史的必然。”
由此可见,教科书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种族歧视”的评价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各种利益相互交织,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方代表为各自的利益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和尖锐的斗争,甚至以退会相威胁,以至于制宪会议从1787年的5月25日到9月17日,一共开了116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会议。
什么原因使教科书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呢?其实就是方法问题。教科书是“以今论古”,而非历史学科应该遵循的“以古论古”。因此通过质疑教科书的评价,并教给学生科学的评价方法,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第二,质疑高考题。
高考题涉及千家万户,其权威性往往不容置疑。但在教学中,我会带领学生对一些有纰漏的高考题进行质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卷第33题: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该题答案为A,也就是命题者认为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并查到以下史料:
(1)1992年,“粮票”还在通行,“粮本”和“煤本”还在使用。这说明计划经济还没有完全退出。
(2)国企改革并不顺利。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河南说:“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国有企业产销下降,经济效益不高,亏损额上升,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2]工人长期“放假”,众多老工人纷纷“下岗”。下岗职工衣食无着,怨声载道。“最想的是上岗,最怕的是离厂,最倒霉的是老三届,最担心的是物价涨”,是当时全国许多大城市都流传的一个饱含辛酸的顺口溜。[3]于是1999年春晚,黄宏在小品《打气儿》中喊出了为党分忧的响亮口号:“咱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这说明到1999年国企职工都不认可“市场经济改革”。
(3)农民负担过重。1992年,江泽民在湖北荆门问身边的农民“白条是不是兑现了?不料农民告诉他:‘不是政府给我打白条,而是我给政府打白条——卖粮收入不够政府提留。”[4]2000年秋,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信,“他告诉朱镕基,他治下的百姓四万人,已经走了两万五千人。因为有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种田亏本。农民不再热爱土地,平均每一百亩耕地中就有六十五亩成了荒田。官员本来是按照土地摊派税赋的,现在只好转而按人丁摊派,叫做‘人頭费。”[5]可见,到2000年,农民都不可能认同“市场经济改革”。
(4)上个世纪90年代,出租车司机、个体户、美发师等“泥饭碗”职业比较赚钱,人们很羡慕。“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有些“一切向钱看”的私营企业冒牌生产,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当时,假药、假烟、假洒、假花生糖、假电器、假自行车等假冒产品及质次价低的劣质产品泛滥成灾。当时有人戏称:“除了妈是真的,爹都可能是假的”,人们对此疑虑重重。这说明当时的思想很乱,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
所以,1992年“市场经济改革”没有“成为社会共识”,该高考题答案错误,且没有答案,是一个无解的错题。通过质疑高考题,学生就会认识到如此权威的高考题也不是百分百的正确,也会有错误出现,进而养成求真习惯,形成科学精神。
二
求证,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非常有效的又一途径。因为求证本身就是求真,就是探索真理,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所以培养学生的求证精神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民版教科书在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时写到:“1946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教科书只有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既无前言也无后语,之前是怎么打的,怎么就战略反攻了?学生是一头雾水。对此,我进行了求证。
解放战争第一年(1946夏-1947夏),中共是内线作战,是在解放区内作战。也就是国民党先后对解放区进行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因为敌强我弱,所以只能主动撤离或撤退,并寻机歼敌,进行战略防御。有的教科书笼统地说,几个月后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重点进攻是1947年春开始,主要进攻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而实际情况是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陕北还在经受着胡宗南大军的进攻,以至于陕北危在旦夕。加之一年的战争使陕北解放区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粮食生产严重不足。军事、经济的压力,迫使毛泽东给刘邓发了绝密电报,指出“现在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同时山东解放区因面积减少,大量资源丧失,华东解放军的回旋越来越难。粟裕说:“山东的水都快喝干了。”因此要主动出击,要反攻,要打到外线去,要打到国统区去。其一是调动国民党军回援,以减轻陕北和山东的压力。其二是去吃国民党的粮食,去喝国民党的水,用国民党的资源来打国民党。为此,毛泽东令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进行战略反攻。通过这样的求证,学生终于明白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什么是“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三
感悟创新。历史是不能创新的,但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感悟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历史人物的创新精神、勇气、魄力和胆识,进而增强创新意识,养成科学精神。
比如,隋唐开创的科举制,其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当代,更在于千秋。其开创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办法,虽然距今已一千多年,但仍为中外所运用,可见其公平公正的价值和意义深远而广泛。
再如,罗斯福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不仅缓解了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且成为之后多个国家缓解危机的有效手段,更成为当今社会主要国家管理经济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其国家干预经济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一时一国,而是惠及后世及世界。
【注释】
刘华杰:《科学真理与科学规范》,《科学与无神论》2000年第3期。
凌志军:《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北京: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9页。
同上,第220页。
王廷中,句华:《共和国经济大决策》(第4卷),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319页。
同[2],第4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