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磊
《求索时空》是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教授谭其骧的论文集,由他的学生葛剑雄教授整理出版。近日拜读了该书中的多篇论文,感觉谭先生在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时所渗透的时空观念,对中学历史教学有很大启发。下文结合有关课堂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俯视——构建整体的历史时空
在《中国历代政区概述》一文中,谭先生首先从长时段的视角将二千年来政区的演变分成六个阶段,即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开元前)、唐(开元后)五代、两宋和元以来,从宏观上进行概述。而后,总结出三条演变的规律:同一政区,通例都是越划越多,越划越小,到一定程度,它的级别就会降低;多级制不利于政令民情的上下传达,所以二千年来最常用的是三级制;历代最高一级行政区往往由吏治监察区或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派遣在外的中央官转变而来。最后,根据以上规律,得出两个结论:中国自秦汉以来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统治之下;权力过大的一级政区首长容易成为破坏统一的割据者。[1]这种研究的方法,使人较容易从宏观上了解、认识中国古代政區演变的概况及规律,线索清晰,整体感极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是司马迁所代表的史学家们融通古今的理想与追求。人类的历史虽然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发展,呈现出具体、个别、多样的特点,但各个历史现象之间却不是绝对孤立的,都有一些内在的关联性,从而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从高处俯视历史,构建整体的历史时空,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的总体趋势。
鉴于这一感受,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单元复习课上,笔者进行了类似的设计。首先,展示材料“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指的是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2]。开始就帮助学生树立时空的概念(时间——历史的纵向发展;空间——历史的横向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思路上从这两个维度来整体感知历史。
其次,设计了“时空定位”环节,借助时间轴的方法,跟学生一体厘清单元脉络,如下图所示。从整体看,它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主线,纵向突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然后将教材所涉及到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将时空要素进行了有机融合,能清晰地表现本单元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从构建起宏大的历史时空。
二、细察——品析微观的历史时空
谭先生在《上海的含义》中解释“上海”一词的含义时,强调关注它的时代差别的同时,特别突出了它的空间内涵。他把“上海”的空间含义分两类、四层:两类指法制上的上海和人民心目中或口头上的上海;四层指作为省级行政区的直辖市、上海市区、一般人心中的上海城市、核心繁华地段的上海。[3]先生观察细致入微,解释鞭辟入理,给我印象极其深刻。
2017年考试大纲要求:“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那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谭先生从微观处细察历史时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呢?在研读故宫博物院科研处余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新探》一文以后,我决定引导学生从细节处观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徽宗年间,作者张择端通过对生活的概括提炼和精微描绘,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老师在讲述北宋东京的城市发展与商业繁华,往往会使用,这一点已有多方案例,不在此赘述。我想通过几个特别的画面,辅以相关史料,以期实现教学目的。
先展示几个画面:
图一:将被焚毁的字画
覆盖在独轮车上的苫布,被今人称为 “奇特的盖布”,细察,这是用绫或绢裱的大幅书法作品被车夫当作苫布。在北宋书画市场繁盛的时期,这类大幅草书落到分文不值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再读史料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徽宗)朕自初服,废元祐学术,比岁至复尊事苏轼、黄庭坚。轼、庭坚获罪宗庙,义不戴天,片纸只字,并令焚毁勿存,违者以大不恭论。”[5]从材料中看,以苏、黄等人为例,是受到了政治打击,而他们的作品也遭到殃及。由此反映出当时北宋什么政治现象?
图二:官员的冲突
画上文官坐轿与武官骑马,在桥头相遇,两不相让,双方奴仆情势汹汹,争打一触即发。再读史料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诏曰:“自今文武百官,内廷出入,道路相逢,一准仪制。”[6]宋以文治国,国家又有相关官仪规定,为何会出现上述场景?
图三:不设防的都城
画面中是北宋东京的外城,一般来说应该有重兵守卫,检查来往人员,但画中却空无一兵,驼队(外来商贩)自由出入。这又反映了什么情况?
图四:失效的望火楼
望火楼本为观察与传报火警而设,画中此处但无一人观望,楼下的两排兵营式的平房已被改作饭馆。读史料之袁褧《枫窗小牍》:“东京每坊三百步有军巡铺,又于高处有望火楼,上有人探望,下有屯军百人及水桶、洒帚、钩锯、斧叉、梯索之类,每遇生发扑救,须臾便灭。”[7]东京城市规模极大,人口超百万,建筑众多,且多为木结构,火灾频发,所以国家曾有专门的设置与人员来防火救火,但从画中的情形来看,你有何感想?
图五:懒惰的差役
递铺是北宋时内廷与地方间公函往来的重要驿站。宋代由于日趋发达的商业经济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已逐步形成了出门早行的习惯,常常是五更戴月行、日暮披星归。画中差役慵懒,虽已日中,还未出发公干,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画中的异常现象,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去思考、讨论,逐渐可以得出一些认识:这一时期的北宋政治斗争激烈、官员管理失范、城防涣散、军备废弛、城市管理混乱、军队腐化、吏治拖沓低效,等等。
最后,进一步追问:张择端为什么要把这些画入作品之中?(写实,如实记载当时的社会现象;揭示北宋面临的严重的社会危机;作为宫廷画师,可能还存在着进谏的意图……)这样的设问,不仅仅停留在把画作作为北宋城市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的简单陪衬,更能引导学生通过对微观时空的观察,解析北宋末年的历史现象和感受士人的人文情怀,以达到培养历史学科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统整——把握动态的历史时空
时间的本质即生成、变化,所以具有“流变性”,它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8]由于时空之間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历史时空常常以动态形式呈现。谭先生在为其巨著《中国历史地图集》定名的时候,对于“中国”一词进行了研讨:“首先,我们是现代的中国人,我们不能拿古人心目中的‘中国作为中国的范围。”“‘中国这两个字的含义,本来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第二个问题。我们既不能以古人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也不能拿今天的中国范围来限定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范围。我们应该采用整个历史时期,整个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为历史上的中国。”[9]他对“中国”的时空界定,是在历史的动态观察中进行统整的,从而弄清了长期以来含混不清的概念,为开展中国的史地研究作了很好的铺垫。
江苏省宜兴中学何平老师在《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授课中进行了类似的尝试。他以“那些年,80后、90后与世界的岁月痕迹”为副标题,将全课设计为紧密相连的四个环节,每一部分师生情境又分为思考世界——感受中国——中国境界小环节。这种设计一方面体现了国际关系中时空发展(时——20世纪末以来,空——世界与中国)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通过80后与90后两个时代的人对国际关系变化过程的不同体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神入历史”的课堂教学追求,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谭先生认为“历史是最艰难的学问,各种科学的知识它全部需要。……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所以他选择了在时间、空间、人类这三维结构中探索真理。“时空”是历史的存在方式,是历史的本质呈现,是认识历史起点,重构历史和对历史的解释都离不开“时空观念”。[10]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需要我们依据历史学科的特质,研究历史时空的内涵及其规律,博采众长,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前行。
【注释】
谭其骧:《求索时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1-19页。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6-7页。
同[1],第233-237页。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33页。
转引自余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新探》,《故宮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5期,第117页。
同上,第132页。
同上,第129页。
覃玉兰 陈志刚:《时间观念素养的内涵与培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11期。
同[1],第2-7页。
马维林:《我们赖以认识历史的“时空观念”阐释》,《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