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7年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应客观理性对待中美贸易失衡。中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既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使世界各国受益。国际贸易中出现分歧和争端应平等协商,依法依规,积极反制,合理解决。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原因分析;理论探讨
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使参与国际贸易的所有国家受益,强调经济利益,认为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居民财富的增长,就业的增加和国家福利水平的提高。但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却不时抬头,其根本原因在于自由贸易理论中国家利益的缺失。国家利益中非经济利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可以决定国际关系和贸易政策的走向。国家间只要存在贸易往来,贸易领域中的国家利益博弈和贸易摩擦就不可避免。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17年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货物贸易逆差的46%。以此为由,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美国解决双边贸易失衡的思路是非理性的和非客观的。
一、中美贸易失衡原因分析
美中贸易逆差是系统性的经济问题,应正视产生贸易赤字的国内深层次结构性原因。美中较大贸易逆差的产生与美国的政策取向、双方统计口径、美元货币地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政策取向来看,目前这种格局是美国产业政策上“一放一收”的结果。“一放”,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对其国内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将传统的钢铁、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在国内主要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利用其科技优势、生产优势等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格局。这种政策反映在中美贸易上,便成为美中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公司布局海外,特别是在中国投资巨大,这些跨国公司的企业内部交易及其与国外的产业内交易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一收”,指的是美国多年来对中国执行近乎苛刻的出口管制措施,尤其在高科技产业方面,从“巴黎统筹委员会”到“瓦森纳安排”,长期严厉的出口管制扭曲了中美贸易,加剧了美中贸易的不平衡。这不仅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使得很多优秀的美国公司丧失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潜在机会,无法分享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中国不得不转从他国进口,使得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更为严重。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与美方高技术对华出口的管制有关。美国研究机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放宽,对华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
其次,从统计口径来看,统计口径差异直接导致美对华贸易逆差被高估。按照美国的统计方法,原产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的增值部分被计算为中方顺差。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初加工件,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美国的顺差部分被记成为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另外,在对外贸易中,各国统计出口商品价值时采用FOB术语,而统计进口商品价值时采用CIF术语。同一笔贸易,进口国统计的金额比出口国统计的金额高。如果从全球价值链贸易增加值的角度来计算,美中贸易逆差会降低很多。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表示,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3752亿美元中,至少有40%来自于中国以外国家制造但在中国组装产品的供应链效应。“3752亿美元占2017年美国全球货物贸易逆差的47%。如果考虑来自中国以外的投入,使用经合组织和WTO提供的贸易和增值矩阵进行调整,则可以将份额从47%降至28%。”
第三,从货币地位来看,美中贸易逆差是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必然结果。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结构导致“储蓄缺口”出现,而“储蓄缺口”必然导致贸易逆差,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可以直接用以购买实物资源,并通过资本回流弥补“储蓄缺口”,使其有条件通过发行美元长期维持贸易逆差。所以美中贸易逆差是美国利用别国剩余储蓄,来维持其超出自身生产能力的消费水平的必然结果。从这个意义而言,美国贸易逆差是美元霸权的副产品和必须承受的成本,美中贸易逆差是必然,否则也将对美国经济形成“反噬”。
另外,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美国是服务贸易最大顺差国,仅2016年美国对中国服务贸易顺差就高达557亿美元,但这并没有被统计到中美贸易额。
如果说统计口径的差异是美中贸易逆差技术层面的原因,那么美国政策取向和美元货币地位则是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深层次结构性原因。
二、积极反制,合理解决中美贸易失衡
40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既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使各国人民共同受益。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向开放、“双赢”合作。中美贸易失衡,既反映了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矛盾加大的一面,也反映了贸易争端下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博弈的一面。客观对待中美贸易关系中的矛盾和共同利益,平等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有助于推动两国经贸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应积极适度加大反制力度,合理解决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
第一,贸易政策作为特殊的公共品,会受到政治力量的影响和制约。自由贸易政策能提高所有参与贸易国家的福利水平。但在政策选择中,保护贸易政策却不时成为美国的政策选择。贸易政策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品,是典型的非市场决策,其反映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政府要通过贸易政策的制定来追求和实现自身的各种利益,同时政策的制定会受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及利益集团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各种政治力量在政策的制定与选择中的作用,美国当下的贸易保护政策正是其国内某些利益集团在政策层面的反映。故中国一方面要有更为现实的对外贸易策略,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长期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和准备。从外贸安全角度考虑,我们一方面需考虑贸易伙伴国的承受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反制各类贸易壁垒的力度与途径。
第二,理清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保谁”、“护谁”问题。国际贸易会使世界福利水平得到增进,但也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都会试图干预对外贸易的发展,而贸易保护政策过多的关注生产者的利益,却忽视了消费者的利益。为遏制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份额的上升,美国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调查等贸易救济措施中继续采取“替代国”等歧视性办法对中国商品课征反傾销税,使中国产品因征税而退出美国市场。美国对中国进行贸易限制的主要借口是中国出口商品损害了美国生产者利益和“国家安全”,但却忽视了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对美国消费者福利水平提高的作用。利益集团表达着各自的主张,进而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选择,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压制。
第三,积极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主动反制贸易保护。WTO争端解决机制有严格的时间表,且DSB会对已通过的争端解决建议规定执行时限并监督执行。所以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无疑是理性的选择。中国重视中美关系,不主动发起贸易战,但同时也不怕贸易战。2018年4月2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总额约30亿美元的水果、猪肉等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就是对美国政府发起的232措施的还击。232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对美中止关税减让义务也正是中国倡导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运用WTO规则,维护我国利益而采取的正当举措。正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所说,中国愿与各国分享发展的机遇,但搞保护主义,等于自我关闭通向中国的大门。
参考文献:
[1]陈学慧,连俊,冯其予.深度解读美中贸易逆差,美国“得了便宜还卖乖”[N]经济日报,2018,3(28).
[2]隆国强.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N]经济日报,2018,3(30).
[3]姜峥睿.合作与摩擦:中美贸易关系研究[D],2017.
[4]曾艳.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2017.
[5]刘飞涛.美国强化对华竞争及中美关系的走势[J].国际问题研究,2016,(01).
[6]王达,白大范.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及其对中美贸易的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2,(05).
作者简介:
何科鹏,甘肃财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