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一次打车出行、一张机票的浮动价格,大到美国总统选举,大数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大数据杀熟”最近成为热门关键字,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在打车、电商、在线视
频等日常领域,同样的商品,老用户购买比新用户贵,苹果用户购买比安卓用户贵的现象相当普遍。
3月17日,美国Facebook公司陷入用户信息遭“窃用”事件漩涡。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共同发布了深度报道,曝光Facebook超过5000万用户信息数据被一家名为“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泄露。事件的焦点在于,数千万用户的信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剑桥分析”获取并利用,向这些用户精准投放广告内容,帮助2016年特朗普团队参选美国总统。而且,Facebook在两年前就知晓事件的情况下,并未及时对外披露这一信息。Facebook的股价随之大跌。扎克伯格为泄密事件道歉,他在声明中承认了平台曾经犯下的错误,梳理了“剑桥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提出了Facebook接下来为了阻止用户信息被利用,即将做出的举措。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3月26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当然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此言一出,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和争论。中国用户真的为了方便愿意付出个人隐私为代价吗?有一点是清楚的——数据隐私的使用原则首先不应该由一个商人来判断和执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隐私数据将无可避免地被各类第三方平台获取,从过去的个人信息、交易信息,到地理位置、通信记录、视频语音、生活习惯,甚至各类生物识别数据、基因数据等都与个人隐私息息相关,又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个人(消费者)在大数据企业面前,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经营者掌握着海量的用户个人数据与消费者的信息占有之间已经出现了极端不对称的信息鸿沟。
目前,大数据领域的法规还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企业获取用户数据的界限在哪里,应用这些数据从事商业活动的边界又在哪里”尚没有定论。
就像上面提到的“大数据杀熟”,其根本还是企业的营销策略,与经营者理念有关系,虽然违背了商业伦理,一旦被发现也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但是目前沒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这么做。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同样处于经营者的角度,在大数据时代,一方面要通过自身和第三方尽可能多的获取数据资源,同时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仍需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必要授权,谨慎把握数据应用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