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
思想政治课程为什么要坚持开设,并逐年增删,密切联系社会价值觀?我国的国情是根本的因素,只有密切结合社会主义潮流,才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青年,培养青年一代的综合素质能力。联系实际才不会照本宣科。政治课程标准建立也要实事求是,课程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这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高中学子的思想教育是教育中的重大任务,如何完成任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探索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世界的发展潮流,在课程要求的基础上,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观念,产生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思想,发展新时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高中政治教学应与时代交轨,与各校紧密联系,互相学习新时代、新要求,加强与时事政策教育的相互补充,让高中政治教育走出去,互相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以新时代思想教育为前提,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材料教学为契机,教育工作者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新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设计采用模块式的学习形式,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三方面入手,各课程模块相对独立,并实行学分制管理制度,以学生生活实际为练习,以马列思想哲学为切入点。这是对新时代、新主题、新要求的延伸与扩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即体现了新时代的先进政治思想要求,又广泛地结合生活实际常识,把课堂交给社会,反映人文与社会学习的特有价值,以新时代要求为契机,提出“学分制”这种适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制,实现了教育素质化、现代化,以弹性的学分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分制”可灵活地调整课程,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保证了教学质量,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有助于培养新时代、新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综合性人才。
课程标准的目的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育,去充分地认识这个社会时代的潮流,感受世界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时代意义。学生紧密地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去掌握和运用教材知识,不仅考验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扩展了学生的思想宽度和视野,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情观念。课程标准重视着高中学生的政治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学生不成熟的思想观念,以及学生的思想多变性和可塑性等特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