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念下“小历史”与“大历史”的互动

2018-09-10 14:49周敏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范仲淹新政苏州

周敏

“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时空观念更是强调:“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2]但是,现行教科书中记载的大多是“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等等。”[3]由于时空悬隔、情殊境异,现今的师生很难对“大历史”有真切的感知与同情的理解。

如何在“大历史”与师生间构筑起学习的津梁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4]这原有认知、自身经验就是我们身边的“小历史”。何谓“小历史”?质言之,“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性的、地方性的历史”[5]。本文以《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下称“本课”)为例,谈谈在时空观念下“小历史”与“大历史”互动的思考与实践。当然,受内容与材料限制,下面探讨的“小历史”均是地方性的“小历史”。

一、以“小历史”激发学习“大历史”的兴趣

西哲苏格拉底有句至理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6]那么,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大历史”——庆历新政的火焰呢?本课中,“大历史”与“小历史”之间的关联点在哪里呢?在此,笔者围绕范仲淹,设计了导入环节,希望能以此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

导入:在近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一位苏州籍改革家主导了一场后世称之为“庆历新政”的改革,改革失败后,他写下了名垂千秋的《岳阳楼记》,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被后人广为传诵。这位改革家是谁呢?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虽常年在外任职,但他不忘故土,尽力造福桑梓,其身教言传也影响了后代子孙,他们一起为苏州留下了许多惠及后世的遗迹。今天的苏州文庙就是他当年创立的苏州府学的一部分;苏州景范中学所在地就是他所办范氏义庄的旧址;而苏州郊外的天平山,因后山是范氏祖坟所在地,故又被称为范坟山,其后人四百多年前在此引种的枫香树,至今郁郁葱葱,遂有如今“天平红枫甲天下”的胜景。1998年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创建时,特意引用范仲淹的谥号“文正”来命名,足以显示他在苏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通过《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一课的学习来一起来重温这位古圣先贤的事迹。

如此,以“小历史”切入“大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就在我们身边。”[7]以这样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与好奇心,就会推动学生的思维从静止的、被动的输入转变为动态的、主动的思索与探究。

二、用“小历史”加强理解“大历史”的深度

区域史专家王笛教授认为:“小历史”的个案分析,“不仅能丰富我们对地方的知识”,而且其“所揭示的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大历史。”[8]所以在探究历史时,我们应尽量发掘国家“大历史”与地方“小历史”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人为地将其割裂。

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对庆历新政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文献《再进前所陈十事》,让学生从文献中提炼范仲淹改革的设想,旨在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能力。

然后,在学生概括出新政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以苏州地方性的“小历史”,加深学生对其中“重视农桑”与“州县立学”两点举措的理解。为此,笔者播放了纪录片《苏州史纪》第7集《范氏高义》的相关片段,为学生创设快速融入历史的场景。

视频:景祐元年(1034年)六月,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其时苏州正遭遇多年未见的洪涝灾害。在实地调查访问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浚河、置闸、修围”三者结合的治水主张。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地区初步建立起井然有序的农田水网系统。对此,北宋水利专家郏亶在《吴门水利书》中作出了“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苏州”的评价。范仲淹主政苏州时,还创建了遗泽千年的苏州府学。现在,苏州还流传着他让地建校的故事。

接着,笔者再简要描述其后续举措与影响。府学建成后,范仲淹又聘请了著名学者胡媛、孫复等来此讲学。在他们的主持下,苏州府学文风大盛,人才辈出。对此,元代学者郑元祐在《吴县儒学门铭》中赞誉道:“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则亦由于中吴,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文教之事自此兴焉。”[9]

由此可见庆历新政中的一些重要举措,并非是范仲淹在宰执任上的凭空臆想,而是他在治理地方后的经验总结。在教学活动中加入身边的地方性“小历史”后,抽象的“大历史”通过具体丰富的史料显现出了她的细节之美,也增加了我们对“大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真切理解。

三、用“大历史”拓宽认识“小历史”的视野

史家黄仁宇先生在介绍其“大历史观”时,曾论述道:“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10]另外,从教学实践来讲,选修课程的教学也不应局限于选修,而应打通选修与必修、高中与初中的知识链,这样,学习才能融会贯通。所以,研究问题要放宽历史的视界,要多从“大历史”的角度揭示“小历史”背后的历史本质。

故而,在探究苏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时,我们还应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在“大历史”的推动下,太湖流域逐渐发展成为了天下粮仓,于是,“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

自范仲淹创办苏州府学后,宋代苏州地区文教昌盛,这种现象从国家政治制度层面还与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度的完善有关。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拥兵自重的弊端重现,自宋太祖开始,北宋皇帝都秉持了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崇文重教风气的形成。

在庆历新政前,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了,除了誊录制,殿试制、糊名制、别头试、锁院制等都已推行,从而为士子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比试才华的舞台。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仁宗朝人才井喷现象的出现,像范仲淹、包拯、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程颢、程颐、张载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都在这一时期开始活跃于历史舞台。

如此,“我们在分析、把握地方‘小历史的时候”,如果时刻都“有一个‘大历史的关照”[11]的话,就能够帮助我们从全局上通透地了解地方史。

总而言之,学习历史既要微观入手,又要宏观着眼,只有在“小历史”与“大历史”的互动中,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注释】

葛剑雄 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0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钟启泉:《课程与教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谢延龙:《西方教师教育思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2页。

钱茂伟:《史学通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0页。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2页。

郑元祐:《郑元祐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3页。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70页。

赵树国 宋华丽:《王朝鼎革·民族冲突·宗族纷争——明清之际大店庄氏族人庄调之抗清的“历史”和“历史记忆”》,《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5卷,2014年。

猜你喜欢
范仲淹新政苏州
清末汝宁府州县新政的施行及成效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范仲淹画粥苦读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范仲淹苦读轶事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