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春
历史课外小组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其主要形式有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办图片展,小论文展等;组织同学外出参观,模拟考古;看历史电影录像,或开历史辩论会,排演历史剧等等。我校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十分重视学生课外小组活动,下面就历史课外小组活动部分形式的操作方法和作用做简单阐述。
一、搜集资料办图片展,小论文展
1.办图片展
此类小组活动不需要专门的时间,参加人数不限,内容安排灵活,可以是纪念性的,如纪念党的生日,纪念伟人诞辰,庆祝五一节、国庆节,回顾祖国成长、发展的历史,也可以是探讨性的,就某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展开讨论。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同学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图片,进行编辑整理写出文章,这样记忆得深刻、理解得透彻;同时,同学们还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足迹,循序渐进地了解我党、我军及祖国发展壮大的历史,增强同学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明天和未来更加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2.小论文展
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某一历史人物进行评论,结合所学选择内容,一般都是选择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进行评论,题目确定后,让同学自己去寻找相关的资料,阅读整理后,根据自己对资料的理解、认识,写出评论文章,可以意见不一致,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扬,或批判皆可,不给学生定具体的框框。要求:①要靠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②文章一定要有史实作为依据。
我在初三曾安排了一次对拿破仑的评价活动,并要求学生写出小论文进行展览。因为拿破仑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是很有争议的,他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执政时期,他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法典,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法律规范,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有进步作用,但他又发动一系列的对外战争,给他国人民带去了灾难,激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和敌意,最终导致他和他所创建的帝国的灭亡。
同学们对这一内容很感兴趣,踊跃参加,从交上来的论文看,虽然文章长短不一,笔法稚嫩,评价得也五花八门,无拘无束,但都写出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同学们认真阅读,积极思考,敢于大胆评论的特点。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对拿破仑持肯定意见的,认为拿破仑是功大于过,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具有爱国精神,值得人们敬佩,对他的对外侵略战争,认为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并且在战争中,法军所到之处,赶走贵族,大大消弱了当地的封建势力,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甚至有的同学对拿破仑的野心持欣赏态度,像袁同学的论题就是“不以成败论英雄”;另一种是对拿破仑持否定意见的,认为拿破仑不是英雄,是枭雄,是狡猾的野心家,机会主义者。同学们的评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评价不一。总之,论文基本上是肯定了拿破仑的军事才华,否定了他的侵略扩张,除个别同学外,基本能对拿破仑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他的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这次论文展出后,在同学中引起的反响也是很大的。
二、看历史电影或历史录像
过去都说,历史的特点之一是:已经发生过的人类活动是过去的事情,是不可再现的历史。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许多历史都被拍成录像或拍成电影,永久地保留下来,使历史再现成为可能,如1949年开国大典那辉煌壮观的场面等等。利用课外小组活动,组织同学看历史录像、历史电影,既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兴趣,又可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历史知识。电视电影故事性强,看了犹如亲临其境,感到真实,容易受感染。看录像,也需要教师的精心选择,或针对初中所学的知识,或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如我曾为初一课外小组的同学放“海上丝绸之路”的录像,就是针对初一教材“郑和下西洋”而选择的,作为教材的补充和知识的扩展。
三、组织辩论会、演讲会,编排历史剧
这种活动有一定的难处,需要一定的时间做充分的准备,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些,但正因为如此,此项活动才更能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才更能培养同学们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大致活动如下:
1.选择主题
一般以对歷史人物的评价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给予历史人物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评价,往往是授课中的难点。如有些古代帝王既有专横残暴,封建落后的一面,又有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做一些有益于人民,发展生产的事情,客观上推动历史前进,由于课时有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逐一作详尽的分析。现在的电视上播出的历史剧很多,这些电视剧虽说来源于历史,但又不完全同于历史,因为艺术的需要,为了吸引观众,就有了夸张的部分,就有了虚构的情节,这样看起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可对于缺少一定历史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有关清朝皇帝乾隆的戏,剧中的乾隆一般都是一派正气,既能体察民情,处事果断,嫉恶如仇,又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真是一个好皇帝,其实这只是乾隆的一面,而另一面帝王的专制,我们教材中就提到了:①大兴文字狱,制造了许多的冤案;②极尽奢侈腐化,仅六下江南,就吞噬了多少民脂民膏;③宠信贪官和珅等等。从分析乾隆一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由于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局限性和客观性,在评价中不可能用“好”或者“坏”一字而概括,应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做客观的评价,这也是考察、培养同学分析判断能力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搜集资料
主题确定以后,就是搜集资料,让同学们分头行动,去图书馆或回家去找有关主题的文字资料。搜集资料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过程,有的同学会动脑筋,又勤于动手,他获得的资料就多些,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就多一些;反之,有的同学不善于动脑筋,又懒于动手,那么他所获得的资料就少,对历史的了解就不够。
3.整理编辑资料
将搜集到的资料,按时间顺序整理,再根据辩论的需要分成正反两部分。一般正方是歌功颂德的,就是将要评论的历史人物对社会有功,对历史发展有利的资料统统挑出来,经过整理后,加以大书特书,歌功颂德;反方是持批评意见的,就将这位历史人物对社会,对人民残暴专横的资料和事件挑出来,加上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通过对材料的整理、编辑,培养了同学们判断分析的能力和整理编辑文字的能力。
以上所述,仅仅是我在工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今后,我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活动中,进一步学习、研究和探讨,使我校的历史课外小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使参加活动的同学更加喜爱历史这个学科,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们在整体素质方面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