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怡
谶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文化现象,多指能够灵验地预测未来的文字或符号。谶谣是谶的一种传播形式,它具有谶的性质,又有自己的特点。在学习王朝更替历史时,往往会看到谶谣。比如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就有 “大楚兴,陈胜王”的谶谣;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也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一讖言;而隋唐之际,则出现了“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一类的“桃李子”谶谣。虽然谶谣不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但是与所学内容相关,可以作为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素材。本文将对课堂知识进行拓展,对 “桃李子”谶谣进行解读,从而发掘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是基础
时空观念是历史最基本的特质,也是历史学习的起点。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时间和地点上发生的。只有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而可靠的史料则是得出正确认识的依据。“桃李子”谶谣产生于隋末唐初,要理解“桃李子”谶谣就要将其置于这一时空背景之中,并合理运用相关史料。
隋炀帝即位后,“初造东都,穷诸巨丽……长城御河,不计于人力,运驴武马,指期于百姓,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既而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天子亲伐,师兵大举,飞粮挽秣,水陆交至”[1]。其暴政导致百姓奋起反抗,进而造成了隋末的动荡局势,为“李弘之谶”的传播与“桃李子”谶谣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李氏势力逐渐抬头。“由于关陇集团仍是当时政治社会的主导者,在此集团之中最有可能承继隋王朝者,在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中,以李弼、李虎、李远三家后裔最有可能。”[2]李弼是八柱国之一,其去世之时“明帝即日举哀,比葬,三临其丧。发卒穿冢,给大路、龙旗,陈军至墓。”[3]可见其圣眷之深、权势之盛;李虎一族同样权倾朝野,《旧唐书》记载:“皇祖讳虎,后魏左仆射,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以功参佐命,当时称为‘八柱国家,仍赐姓大野氏。”[4];李远、李贤、李穆三兄弟更是深受高祖宠信。高祖“赐贤妻吴姓宇文氏,养为侄女”[5]。其弟李穆则因为“密表劝进”而“拜太师,赞拜不名,真食成安县三千户 ”,“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贵盛当时无比”[6]。陈寅恪就曾感慨:“大约周隋李贤、李穆族最盛,所以当时有‘李氏将兴之说。”[7]
隋炀帝的暴政和李氏势力的膨胀使“桃李子”谶谣从李弘之谶中抽离出来。这一时空背景是把握“桃李子”谶谣与其产生的特定时间、地点之间关系的基础。梁启超曾说:“自然科学的事项为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反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8]在理解“桃李子”谶谣时必须基于相关史料去把握历史文化的时空特性,历史学习之中亦是如此。
二、历史解释是关键
正如英国史学家卡尔所言:“历史就意味着解释”[9]。历史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依托教材,在史料实证和历史理解的基础之上建构历史解释的过程。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历史解释更是成为了划分学业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可见其重要性。在“桃李子”谶谣的解读之中,最为关键的也是对历史的解释。
“桃李子”谶谣最早的应谶者是李敏。《隋书》记载:“时或言敏一名洪儿,帝疑‘洪字当谶,尝面告之,冀其引决。”[10]此处只提到李敏小名“洪”字应谶,并未提及“桃李子”谶谣。而《旧唐书》明确记载:“隋末有谣云:‘桃李子,洪水绕杨山。炀帝疑李氏有受命之符”[11]。可见李敏所应之谶即“桃李子”之谶。根据唐长孺先生考证,北魏献文帝名“弘”,为避讳,改“弘”为“洪”。而且魏末就有“阳城李洪”反叛之事,“李洪”可能就是“李弘讳改”[12]。所以“桃李子”谶谣中的 “洪水”极有可能指的是李弘。而“桃李子”谶谣则是“李弘之谶”的一个变种。
“桃李子”虽然是由“李弘之谶”演变而来,但“桃李子”更容易为人所用,所以在预言“李氏将兴”的谶谣之中脱颖而出。继李敏之后,又有李密应谶。《资治通鉴》记载:
比来民间谣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者,密也。 [13]
这一记载与“洪水绕杨山”之谶相比,对“桃李子”谶谣进行了一定的变通。融入了隋炀帝南下扬州之事,并将谶谣对应在了李密身上。此外,《隋书》也提及了李密应谶之事:
大业中,童谣曰:“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其后李密坐杨玄感之逆,为吏所拘,在路逃叛。潜结群盗,自阳城山而来,袭破洛口仓,后复屯兵苑内。莫浪语,密也。宇文化及自号许国,寻亦破灭。谁道许者,盖惊疑之辞也。[14]
这一记载也在原来版本上进行了改造。“鸿鹄绕阳山”,象征着李密从阳城山而来。“莫浪语,谁道许”之句则对应李密和宇文化及建许之事。整体而言,李密所应之谶与社会现实联系更加紧密,与李密的贴合程度也更高。这也说明“桃李子”之谶已经开始摆脱“李弘之谶”的影响,更多地受到社会现实的左右。
《大唐创业起居注》中也有关于李密应谶的记载:“密是逃刑之人,同守冲要,隋主以李氏当王,又有桃李之歌,谓密应于符谶,故不敢西顾,尤加惮之。[15]温大雅提到,李密应“桃李子”之谶,隋主尚且惧之。这些记载看似在为李密摇旗呐喊,但实际上要证明的是“桃李子”谶谣的真实性。当是时群雄逐鹿天下,李唐政权虽然实力强劲,但只是众多割据势力中的一个。所以李渊仍然要借助李密应谶之事对“桃李子”等建构其政权合法性的因素进行宣传。
由此可见,不同的政治势力对“桃李子”谶谣的附会使其有着多个版本,根据不同的史料我们又能对其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探讨“桃李子”谶谣的演变与解读问题的过程之中,历史解释的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历史解释落实到历史学习之中,就要求我们“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寻找证据,鉴别资料的真伪和可靠性,将资料加工整理,解答历史问题,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16];落实到历史教学之中,则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使用史料的能力,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三、唯物史观是核心
西方史学观念的传入带来了诸多不同的看待历史的视角,比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之中仍然要坚持唯物史观。因为唯物史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历史观念。坚持唯物史观体现了我们对于历史的尊重,也有利于我们得出正确的历史认识。在理解谶谣文化,尤其是“桃李子”谶谣时更应是如此。
唐《五行志》云:“高祖讳渊,洪水也。”[17]这是李渊对“桃李子,洪水绕杨山”一谶的附会。李渊家族拥有崇高的社会威望和强大的政治权力,天意是将李渊推上皇位的重要力量,而“桃李子”谶谣则是天意的体现。《大唐创业起居注》又云:
有《桃李子歌》曰:“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案:李为国姓,桃当作陶,若言陶唐也,配李而言,故云桃花园,宛转属旌幡。汾晋老幼,讴歌在耳……自尔已后,义兵日有千余集焉。[18]
此处温大雅将“桃李子”的“李”解释为国姓,将“桃”解释为尧的姓氏,意在将李唐政权比附为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描述晋汾地区百姓目睹谶谣灵验时的欢欣雀跃之状以及群众归附李唐之事,则表明李唐政权受到百姓拥戴。温大雅对于“桃李子”的再解释,使得原本为李密“量身定制”的“桃李子”谶谣成为了李唐政权合法性的重要证明。
不难发现,李敏和李密所应之“桃李子”谶谣,最终都被附会在了李渊身上。那这是否表明李渊就是“承天命”之人呢?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科学地分析谶谣文化的本质。李渊在隋末起义之中几乎处于一个领导有成功把握的叛乱的理想地位。 [19]如果再加上广大民众的支持,李渊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所以李渊一直在宣传自身的合法性。而“桃李子”谶谣只是李渊建构其政权合法性的工具,并不是所谓的“天命” 。在研究“桃李子”谶谣的过程之中,我们需要积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谶谣文化,采用科学的方法论研究谶谣文化,通过建立史料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谶谣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揭开谶谣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以及其工具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对于历史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客观、准确的历史知识。
四、结语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知的关键能力和个人修养品质, 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體现”[20]。无论是解读“桃李子”谶谣还是解决其他历史问题,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学科核心素养,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为基础,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事物进行科学的历史解释。
【注释】
[1]魏徵:《隋书》卷24《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72页。
[2]毛汉光:《李渊崛起之分析 论隋末“李氏当王”与三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年,第1037-1049页。
[3]李延寿:《北史》卷60《李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30页。
[4]刘昫:《旧唐书》卷1《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页。
[5]令狐德棻:《周书》卷25《李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417页。
[6]李延寿:《北史》卷59《李贤传》,第2116页。
[7]陈寅恪:《读书札记一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6页。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1页。
[9](英)卡尔著,吴柱存译:《历史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1页。
[10]魏徵:《隋书》卷37《李穆传》,第1124页。
[11]刘昫:《旧唐书》卷37《五行志》,第1375页。
[12]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182页。
[1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83《隋纪七》,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709页。
[14] 魏徵:《隋书》卷22《五行志》,第638页。
[15]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16]郑林:《中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构成及表现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7年第8期。
[17]彭定求:《 全唐诗 》(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339页。
[18]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第11页。
[19](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20]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历史教学》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