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凯丽 张巧军
胡适主张,“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史料实证是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之一。鉴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不少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对其开展理论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不少教师注重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而且形式多样: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培养史料实证素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过于倚重补充史料,忽视教材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二是课堂使用史料数量过多,学生缺乏必要消化时间,使史料实证流于表面;三是对史料的科学性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出现伪造史料的做法。那么如何精选史料入历史课堂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基于此,笔者将微观史学引入历史课堂,旨在以微观史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所谓“微观史学是相对于宏观史学而言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于意大利,并在法国、德国、美国等地得到发展”[1]。它“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涵盖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过程”[2],而是“着重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微小群体和个人及其思想、意识、文化、习俗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来阐释个人和群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历史研究理论和方式”[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观史学的援引和运用是解决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关键之举。基于此,笔者将以“维新变法”这一知识点为例,援引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的史料,从微观史学的視角重新认识“维新变法”,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目的。
一、精选史料:以小见大
【片段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关于谭嗣同的记载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应世界之潮流》一课,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分别从“睁眼看世界”“维新变法”“走向共和”三目介绍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潮流。显然,教材一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故对于维新变法主要人物的介绍也是有限的。对于一些问题,学生难以通过教科书内容的勾画、阅读来简单化地解决。只有基于史料实证,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观,知道历史不是随意编纂的,应是基于历史真实撰写的。基于此,笔者试图从微观史学的视角精选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部分史料,以小见大,重新认识谭嗣同。
人民版教材对谭嗣同的描述:“谭嗣同属于维新派中的激进派。他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他愤怒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4]
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在戊戌变法的诸君子中,谭嗣同的思想远远在走在时代的前面。……‘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在他舍生赴死的选择中,既有信念的感召,也有君恩的感召”。[5]
由此可见,教材对谭嗣同的描述过于坚硬,学生难以理解谭嗣同的个性。同时,教材因篇幅限制并不能更多地分析谭嗣同的内心世界,单单依靠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平面化和单一化。基于此,为了丰富谭嗣同的人物形象,笔者精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谭嗣同与康有为诀别时的话,分析谭嗣同的个性心理,认识到谭嗣同和普通人一样,带有社会的烙印,揭示历史的复杂性。可见,精选细节史料,以小见大,从微观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剖析,可以充分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二、精确设问:见微知著
【片段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关于“公车上书”的记载
如何恰到好处、落到实处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除了精选细节史料外,有效地运用精选的史料至关重要。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精确的设问尤为关键,有效的设问不仅可以引发思考,亦可以培养能力。例如笔者针对下面精选的一则史料,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链以引发学生思考,见微知著。
“1898年5月,‘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联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彀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6]
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史料,分析梁启超上书时受到了哪些人的阻挠?
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请问这些人为什么如此阻挠?
根据上述史料,这些人的阻挠有结果吗?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上述材料具体生动地记录了维新派上书时被举人殴打的情况,描述得非常真实形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使其身临其境,对此场景吃惊,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个场景的选取以及精确的问题链设置,使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到改良的阻力,理解近代中国变革的不易。精准地引入微观史料到历史课堂中,并收获出乎意料的效果,设置的问题尤为重要。设置问题切忌大而难,应设计具有不同层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进阶性“问题链”,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接近历史真相。“求真求实是底线,价值是历史课堂的灵魂,历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用价值来引领学习者、服务学习者的人生。丧失了价值的引领,就丧失了课堂灵魂。”[7]
三、精细思辨:原始见终
【片段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关于康有为的记载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应世界之潮流》一课主要以人物的思想为主,教材生硬地呈现人物的思想,显然学生难以理解。故仅仅运用教材的内容解决教学难题,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水平要求极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基于此,历史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了解不同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如何做到有效且有趣地处理这课内容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基于此,笔者大胆植入微观史料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康有为的主要思想,取得异曲同工之处。针对收集到的史料,笔者做如下处理:
(一)“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8]
(二)“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便是,而不可谓之变政”[9]
(三)“今上圣明,必有复辟之一日。余受恩深重,无论如何不能忘记,惟有鞠躬尽瘁,力谋起兵勤王,脫其禁锢瀛台之厄,其他非余所知”。[10]
问题设计: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讨论康有为为什么会有材料三的想法?反映出什么?
史料实证不仅需要精选史料,精确设问,同时还应该要求教师精细地组织课堂思辨。而微观史学讲究“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导学生从小视角解读历史,以适应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构建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模式。这正反映了微观史学的独到之处, 也是热衷于分析结构和长过程的宏观史学难以做到的。笔者尊崇创设自由民主的探究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重视小组合作,强调整体参与、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大环境、将对个别现象或细小事件的叙述与宏观过程的评定联系起来、用微观史学的分析研究方法, 对维新变法的历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外交史提供了有益的补充说明。让学生重温历史的同时,超越教材,超越历史。
综合上述,从“精选史料,以小见大”、“精确设问,见微知著”、“精细思辨,原始见终”等三个维度可实现在微观史学的视角下对史料实证素养的有效培养。让学生感受“管小可窥天”。微观史学下史料的有效开发和运用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史料实证意识即是证据意识,历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无论人民是否认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存在着”。[11]故此,在微观史学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一方面符合满足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另一方面亦可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体现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注释】
[1][3]王传奇:《微观史学对历史研究的利与弊》,《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8期。
[2]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4]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5][6][8][9]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71、171、168、168页。
[7]赵剑锋:《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及实践》,《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6年第2期。
[10](日)近卫笃麿:《近卫笃麿日记第2卷》,日本:日本鹿岛研究所出版社,昭和四十三年六月版,第184—185页。转引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1卷近代前篇(1840-1919)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72页。
[11]赵亚夫、张汉林:《历史意识及其在教学研究中的位置——围绕历史教育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