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贞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个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学会将问题学生进行转化,正确认识班主任的权威,制定合理、有效、可实施的奖惩制度。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班级管理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92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班级的运转、学习状况、生活琐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的活动。一个班级的成功与班级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综合素养,班级情感以及班级风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但是,研究调查中发现,不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新官上任的嫩青,对班级管理都有着各自的烦恼。本文将对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办法进行一个简单的讨论和反思,以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
一、正确对待问题学生,学会将问题学生进行转化
问题学生是班主任班级烦恼的重要来源和拦路虎,他们压抑着班主任的内心,使班主任头痛不已,同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問题学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学习上的问题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偏科、注意力不集中、厌学、逃课等;第二类是行为上的问题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上网成瘾、群殴、叛逆、自闭等;第三类是生活方式上的问题学生,他们主要表现为早恋、攀比、生活作风存在问题等。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但主要与家庭环境、交际环境、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等方面相关。作为中职班主任在面对问题学生时,有的采取放任措施,即避而不见,见而不教;有的采取“唐僧”模式,然而教而无效。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塑造健康而强大的内心。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守护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认识自我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对问题学生的视而不见和放任不管违背了班主任工作的初心。因此,在面对问题学生时,班主任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调整自己的教育心态。下面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针对学习问题上的学生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是一个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学习的定义都有所误解。学习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狭隘概念,它应该是一个包括学习心态、学习计划、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的综合概念。面对偏科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成为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了解学生偏科的原因,积极的与科任教师探讨学生偏科的解决办法,辅助科任教师开展工作,共同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面对厌学、逃学的学生,班主任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绝对的耐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世界。注重挖掘学生学习之外的潜能,疏导学生的厌学心理。比如,一些学生他本身对学习就不感兴趣,而他在体育上颇有建树,那么班主任不应该对这个学生就学习这方面进行评论,而应该看到学生身上更多闪光点。
(二)针对行为上的问题学生
行为上有问题的学生大多关系到他们的三观,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健全的人,所以,这类学生应该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点对象。而由于家庭原因、人际环境、个人经历等复杂因素,导致班主任在面对这类学生时往往手足无措。首先,班主任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能放弃对这类学生的管理。其次,班主任要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疏导学生心理,尊重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地选择。比如,一个学生因父母对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产生自闭。这时班主任应该理解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上的疏导,与父母进行沟通,共同帮助学生走出自闭。最后,班主任应该经常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采用预设、结果分析、情景模拟、现实说教等方法帮助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针对生活方式上的问题学生
生活方式上有问题的学生多数与自己的家庭观念、学校风气、个人成长等相关。要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班主任首先应该构建一个班风优良,三观正确的班级气氛,杜绝跟风、攀比等不良风气。其次,班主任应该多开展班级建设活动,如班主任可以向学生播放李谨枚等专业教授的视频,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
二、正确认识班主任的权威
班主任具有多重身份,他们是教育家、管理者、领导者、组织者。他们的身份赋予了他们多重的权利,兼具班级制度制定权、组织权、管理权等。但是,一些班主任对权利具有错误的认知,并由此产生了错误的行为,引起学生不满,班级秩序混乱,紊乱学生的三观。
因此,班主任应该正确地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握好权利的维度。不可对班级事无巨细地进行管理,也不可什么都不管,班主任在权利地实施上应该做到小事放权,大事用权。另外,班主任对班级权利既要有集权思想,也要有分权思想。在集权上,班主任要做到教育与管理合并,让管理不成为教育之外的事,教育中融合管理的理念。在分权上,班主任要给予学生充分、合理、合量的权利,不可把班级管理封闭化、专权化,应让学生作为主体,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比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轮流进行班级事物的计划制定,定期举行研讨会,完善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
三、制定合理、有效、可实施的奖惩制度
很多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制度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病,比如,鼓励学生举报他人,仅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体罚学生等。很多班主任明白奖惩制度的目的,却在实施和制定的过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本心。奖惩制度的目的不是变相的体罚,而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班主任在制定奖惩制度时应该做到合理、有效、可实施。合理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制度与情感相结合;有效即要让学生受到该有的奖惩,又要能在正真在学生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可实施即可以顺利的运行下去,在班级中树立起相应的权威。值得注意的是,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对于班级的奖惩制度应该给予相应的重视,既要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也要对学生内心尺度进行支配,并且要尽可能的避免机械管理,尽可能地让班级管理条理化、秩序化、有效化。
随着现代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班主任合理利用自己的权利,去除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威胁、体罚、命令、禁止等负向的管理,提倡科学、有效、合理、公正的管理方法,站在学生的视角看待世界,努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现在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制度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它需要每一个班主任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