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9-10 07:54:26鄢云
南北桥 2018年13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鄢云

【摘    要】现代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类的创新活动息息相关。“创新”是近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落脚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的“学”鼓励创新,教师的“教”同样倡导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能力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85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展现在我们教师眼前。特别是《标准》中关于创新能力的描述,不像以前的教学大纲那样单一。《标准》要求:“将学习重心以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兴趣,注重导入语设计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掌握教学艺术,首先要充分利用课本知识,然后搞好课堂的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之间要展开互动,教师要不断的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兴趣点。比如说,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在课堂的开始阶段通过情境的创设,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首先自由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过程,然后小组讨论,自主归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接着小组进行实验,检验自己的归纳的特点是否客观,最后得出书中所说的成像的特点。这种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导入语设计,为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做了铺垫,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撰写小论文,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听收音机、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报”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就某一社会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的角色,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的方案,撰写小论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用理想化方法、对称性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类比方法、整体方法、心理学方法、图解法、可逆法、等效法、列举法、综合法等去认真学习物理,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例如,学生学了《安全用电》后,要求学生调查家里和附近违反安全用电的事例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学生撰写小论文,对如何进行安全用电作大胆的设计和构想,提高了学生正确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设置疑问是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最新的教育理念是将教学内容通过转化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教学情境的变化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创设问题情境,而且以多种方式的形式产生,给学生设置疑问,最后解决疑问。例如:在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是这样来设立问题的:某人从A处沿直线匀速行走,在B处停止,然后又按原路返程,过程也是匀速行走,请画出他的s-t时间图像。有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了图像,老师请他在黑板上画出图像,并陈述为什么会这样画,然后让大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和该学生的想法一致,还有的同学认为是错误的,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了起来,这种由传统的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转变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巧妙的设疑,起到了相互启发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构建良好的环境是保障

创设良好的班级创新环境,教师在班级应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创新环境,因为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教师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给学生以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物理问题的时间;教师应切忌随意否定学生,而应尊重信任学生,这可以采用积极疏导、提示等策略。努力保护学生的创造动机,给学生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享受创造成功的欢乐,让学生能在愉悦状态下开动脑筋,并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探究物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教师不能任意加以否定,而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观点,引发学生间的争论,让学生大胆猜想后进行自主性实验,同时结合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最后共同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良好氛围中感悟到初始问题,在探究中自主提出问题。在遇到困难时,教师适时提出有关问题,点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学习。

五、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认真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举办科技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有条件时带领学生参观各种现代化设施,观看最新科技录像片等等,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某些科技成果和最新信息,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地扩充,通过录像、资料讲解,达到进行科技教育的目的。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关心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总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最后学生才能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林慧容.开展探究式教学,打造创新物理课堂[J].学周刊,2018(26):87-88.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