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

2018-09-10 18:05:02郭涛
南北桥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语感培养英语教学

郭涛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语感的养成。本文指出了英语语感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总结了指导学生培养语感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51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应是文化教学。毫无疑问,如果学习外语的学生只机械记住一大堆词汇和语法规则,而不了解所学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那是无法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的。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中专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以往英语教学中曾存在误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英语教学仅仅作为一种语言知识在进行传授,从学生接触到外语的那一刻起,教师们更偏重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他们强调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却忽视了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也就是很少注意到语言的文化内容和表面相似的语言形式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重形式,轻使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发音正确,语法上也无懈可击,但说出来的话往往会令native speaker费解,甚至误解,因为他们只注重语法规则,却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写出的东西缺少对文化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二)文化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化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中专英语教学。英语课文选材丰富,内容涉及英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人文、价值取向和生活观念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将教学重点放在字词、语法等枯燥抽象的内容,而不对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以介绍和补充,那么英语学习将会变成一种意义甚微的活动。反之,如果适时适量的对文化加以渗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而且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英语。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几种方法

(一)结合课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的渗透要自然得体,否则将会给学生一种突兀甚至是本末倒置的感觉,那么,结合所学课文内容渗透文化意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现代学英语》第二册,Lesson 5 Say Yes 一课可以让学生挖掘文章的主题,从课文表面上看来这是一对结婚三十年的夫妻一次晚饭后很平常的谈话,他们对待黑人和白人能否结婚一事意见的不统一而引起的争吵很容易被理解为彼此的情感不够牢固对彼此的认识尚不全面,但深究其文化内涵,学生不难发现,文章的主人公实际上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正因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racist才会导致他和与其一起相濡以沫三十年的妻子发生了争吵,明白了这一层文化背景,学生就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也会对种族歧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文化渗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语言的学习,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它应服务于语言教学,不能与语言教学本末倒置。文化渗透应与所学内容紧密相连,否则将会是为文化而学文化,造成与语言教学脱节。概括来说,文化渗透必须遵照“实用、相关、适度”等几项原则,对文化因素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在词汇教学中,对一些英文词与汉语对应词的意义相同或部分相同,文化内涵却不同或相反的内容,可以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让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接触相关文化。例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乡下人、莊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可见,词汇包括了许多“纯”语言之外的东西,即文化内容,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有意识的融进教学中,这也是渗透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三)充分发挥英文原版电影或英文连续剧的作用

电影被称为“第七种艺术”,他兼容其他艺术的知识含量和文化弹性。鲜活的语言材料反映着生动的英美文化,可以说电影一类的视听资料从感官各个方面刺激着学生,也吸引着学生。教师如何真正在课堂上通过谈电影的片断来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呢?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介绍电影的大致内容或片段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英美文化,感染文化意识,并且留下一定的疑问和悬念,可以有效地激发、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去视听室观看影片。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自身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把握中专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应该首先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学生的“专四或是专八情结”,跳出课本和纯语言教学模式,把握语言和文化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直至形成“文化情结”,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更深层面上进行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二)提高英语教师自身英美文化底蕴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文学作品、多去发现有文化教育意义的影片,同时,应从网上或其他途径积极收集影片或连续剧原文,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将会理解更多影像资料,学到更多英美文化知识,教师还可以适时鼓励学生再现部分剧情,是一条良好英美文化渗透途径。

(三)文化渗透以坚持原则为前提

文化渗透并不等同于对西方文化毫无差别的完全接受或是崇洋媚外。我们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也没有必要盲目效仿他国文化,但在沟通时,应对他国文化有一种认知感,并充分认识并尊重对方的行为价值观。所以,我们教师要把握好原则,注意不要让学生被影片引领,要有分辨能力,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关系密切,二者既相辅相成,又联系紧密。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各种现有的及可探索的文化渗透途径,引导学生自觉了解和适应英美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加语感的同时,提高英美文化感。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讲,除了学习、掌握外语技能,还要了解、运用外国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国文化,才能保证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语感培养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