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强化学生法律意识

2018-09-10 18:05:02刘涛
南北桥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刘涛

【摘    要】作为素养教育的延伸,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现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新课改背景下,在学科素养培养的大环境下,要求学生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设定科学的学习目标,努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际为例,探讨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關键词】初中生  道德与法治  学科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32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法治认知底子弱,行为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诱惑,《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法治教育引导,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发展,培养初中生的法治意识,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习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显著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让学生更好的规范自身行为,进而让学生成长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在当前学科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初中德育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重点,以显著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制素养。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道德与法制课中,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常常主导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常常只是听讲与记笔记,这样整节课下来学生常常感觉课堂非常枯燥,学习兴趣也不高[1]。而在新课改下,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的大多数时间教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课程学习中,进而达到培养道德与法治课学科素养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时代”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直接引入主题,而是可以让学生阐述中学时代对学生的作用。学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探讨初中与小学有哪些差异,然后让学生主动进行发言,如有的学生就探讨同小学相比,初中的课程难度更高,课程也给更多;有的学生说到初中这一阶段,学生不再需要父母送;还有的学生提出初中生的阅读量加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更广。在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于中学生活的计划,使得学生认识中学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初中课程学习,进而让学生树立起正确学习观念。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教育中,教师常常以一种严厉及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在课堂教学中,很多的学生常常会因为害怕回答问题出错受嘲笑而不敢举手发言,这样更别提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想法[2]。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需关注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中。

比如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集体中成长”这一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对于班集体的理解。在学生表达过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声明出现错误不会受惩罚,让学生能够主动发言,这样构建出良好的讨论氛围。在学生表达中,有学生就提出了班级就是一个小集体,是不同性格人组合在一起;有的学生则提出每一个大集体都是由几个不同小集体所组成。对于班集体的表述,若有几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的表达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在学生表达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平常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为了加深学生对班集体的理解,教师还可以举出拔河比赛、优秀班级评选等让学生可深刻体会集体的含义,充分认识到个体成长不能离开班集体环境,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集体意识与观念。

三、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常常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教师也常常单纯依照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的向学生授课[3]。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讲解内容时往往过于生硬,不能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样情况,教师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就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教材内容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情境构建上,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以达到兴趣激发的目的。

比如教师在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青春时光——悄悄变化的我”这一课时,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情境创设的方式。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视频或图片,情境内容为人生学生从刚出生到青春期这段时光,具体为刚出生、学会走路、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应用随时间轴变化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在多媒体视频播放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阐述每一时期都有哪些变化,通识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成长过程记忆深刻的事情向其他学生分享,这样不但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再比如教学“走进法治天地”这一课程,教师就可结合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为学生举例有学生沉溺网络自拔,在自己没钱玩游戏的时候骗父母与亲戚要钱,甚至偷父母的钱,这样让学生渐渐走上一条不归路。通过这一案例的表述让学生懂得知法与守法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可树立正确法治观念。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重要意义。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相关的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内容,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及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以真正发挥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进而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文桥.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以社会责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6(23):16-17.

[2]徐扬彬.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14(1):33-36.

[3]曾冰清.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步走”战略——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2(6):70-71.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德育(2017年1期)2017-02-09 13:59:41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24:16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