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寄宿生时政素养的提升路径探析

2018-09-08 10:26李先亮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策略

摘 要:阐述当前初中教育中培养时政素养的重要性,分析当代初中寄宿生时政素养的现状,进而提出提升寄宿生时政素养的有效办法,以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成长。

关键词:初中寄宿生;时政素养;策略

作者简介:李先亮,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三中学教师。(广东 广州 51130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9-0115-02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的人才除了需要拥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文化外,还必须具备分析、总结的能力和全局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初中教育中对学生加强时政教育,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任务。由于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信息水平相对落后,学生对当代时政知识了解甚少,且初中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他们对时事政治的正向关注和了解将影响其未来的人生价值观。鉴于此,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时政素养,实现学生文化水平和时政水平的双提升。

一、开展时政素养教学的意义

首先,培养时政素养可以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不断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变化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将时政素养教育引入课堂,通过引入时政新闻和当下的热点问题,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知识,使课堂气氛有趣生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时事政治的良好习惯,以推动教学改革。其次,培养时政素养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对时事有敏锐的认识,才能应对世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需求。在初中阶段引入当代时政教育将促使学生正确分析时代环境,了解国家和世界的现状和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前世界的政治局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最后,培养时政素养对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接班人的意识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融入时政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社会和世界,有利于学生正确认知到社会的进步、英雄人物的牺牲和成就、国家领导人的伟大和辛勤付出,帮助学生树立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学生以中华之崛起为己任,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初中寄宿生的时政素养现状

1. 时政知识相对欠缺。初中教学大多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教师缺乏课外知识的教学补充,对时政知识的积累和教育关注不够。甚至有些教师认为时政没有教育意义,不能提高文化课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没有注重时政素养的培养,认为时政是学生可以自己积累的知识,而不需要在课堂上占用宝贵的时间。由于信息闭塞,寄宿生更加难以接触到相关时政知识和内容。尤其很多中学禁止使用手机,这对于寄宿生来说,获取时政知识的可能几乎为0,他们严重缺乏对当下国情和社会环境的正确的认知。这种情况很多,长此以往,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将造成极大的阻碍。

2. 时政教学模式的缺失。初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固定,一种教学模式通常沿用数年,非常枯燥和单一,缺乏与时代发展相联系的教学理念,这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差。教师不喜欢与时俱进,忽视了时代赋予学生的优势,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对学生正确建构自己的思维是不利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也非常不利。

3. 寄宿生信息渠道闭塞。现在大部分中学禁止学生在教学区使用手机,家长通常也会为了防止学生沉迷手机,玩物丧志,而不让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对于寄宿生来说,获取时政知识只能通过老师和同学家长的分享,这样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时政信息,不能正确认知时代的发展和变革。比如,学生不了解社会当中普遍存在的碰瓷现象,心无芥蒂地扶起假装摔倒的老人,被骗被陷害;又如学生不了解当下以同情心为骗局的拐卖事件,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再如,十九大报告的指导思想、一带一路的指导思想和宪法的修订……学生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也将无法迎合时代的需要,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三、提升初中寄宿生时政素养的策略

1. 提高教师时政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时政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首先,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国外的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目前的时政形势,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有意义的新闻信息。其次,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有利于学生了解感兴趣的时政知识,通过对时事的理解,教师让学生分析当前政治的要点,培养学生明智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最后,由于寄宿生缺乏了解时事政治的渠道,学校可以任命一些政治教師或班主任帮助学生了解时事,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学生未来良好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一批栋梁。

2.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时政水平。初中教师必须学会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比如,教师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政治新闻,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或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真正了解时政。

3. 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每个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政治新闻,有些学生喜欢外交时政,有些学生喜欢科学和国内时政新闻。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了解当下社会环境和世界背景。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时事的认识。

4. 结合阳光评价法,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以不同的出发点作为评判标准,采用分层评估的方法,坚持正确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对时政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此,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

总之,现下初中寄宿生的时政素养极为匮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现有的时政知识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认知,并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时政的兴趣,最终建立更完整的理论系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楠.阳光体育背景下唐山市城镇中学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朱建锋.以人为本,因势利导——谈农村初中学生时政素养提升策略[J].明日风尚,2017,(9).

[3] 黎银屏.开展阳光评价,提升语文核心素养[J].课外语文,2017,(5).

责任编辑 罗 佳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