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统计软件与应用”是一门应用型方法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将医学科研思维贯穿于统计分析中,作者所在课题组在总结分析了混合式学习和任务驱动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混合式学习环境的、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过程设计并付诸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医学统计学;任务驱动;混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5/16-0179-04
“医学统计软件与应用”是应用统计软件和计算机技术整理科研数据、完成统计分析的应用方法学课程,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科研数据的统计学描述、推断和表达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的统计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软件进行科研资料分析的能力,以及参与医学科研的能力和素质。任务驱动模式和混合教学模式结合的前提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这与本课程的契合度很高,因此,本次实践便是基于任务驱动的混合式教学,通过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医学科研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主导教學秩序,学生自主性不高。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医科院校开设的医学统计学实习课基本上是“习题课”[2],造成了学生技能掌握不扎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同时,传统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大多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考勤”,这非常不利于思考能力的训练,也严重限制了对课程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在发表的科研论文中,统计方法使用错误的现象也较为常见。[3]
结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师在确保基本医学统计学方法讲解完整的基础上,要介绍本课程的发展趋势,积极追踪医学统计学的发展前沿,并将课堂授课内容和课下练习分为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不同层次;将卫生统计学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和医学统计软件课程进行内容融合,将课程内容重新安排,重新整合教学模块;而任务的设计则由师生共同讨论或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提出,这样的任务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和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可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科研经历融入到授课内容中,把理论课堂教学与软件实验结合起来,并逐步增加实验教学比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
笔者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形成了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在混合式环境下,教师、学生以及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的学习活动过程。协作学习活动的过程大致如下:根据课程内容制定案例任务,学生分组、分工,进入自主学习阶段,各自完成任务的同时与成员交流、协商,小组成员整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最后进行反思评价。
1.对教学内容模块分类
“医学统计软件与应用”课程共有12章,笔者将其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相关知识内容的综合和整合。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具有物理与在线虚拟环境综合的特点,交互方式多样,组织形式灵活,并通过活动目标有机地将协作学习活动融合为一体。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内容可以分为概念学习类、问题解决类、作品设计类,其中前两类是医学统计软件应用的基础。
2.任务驱动混合式教学方法实践开展
对于概念学习类、问题解决类的教学是在多媒体辅助的研究性教学课堂中,融入了三种学习活动,分别是“教师讲授”“课堂演示”和“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作品设计类的教学是在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中融入了三种学习活动,分别是“自主学习(完成学习者的个人作业)”“项目的小组协作学习(完成协作小组的项目研究)”和“浏览其他小组作品,开展小组互评”。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教学实践开展模式(如下图)。
3.学习资源共享
在学校教学网络平台上设置资源共享模块,并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两个专区,教师首先提供SPSS、epidata软件安装包,安装教程及软件介绍视频资源、往届学生整理的作业、相关的网站链接等,课堂上发放纸质材料,课下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另外,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资源提交到网络平台上的资源共享模块,或者通过课堂汇报的形式来与其他同学共享。
4.学习总结与评价方法
学习总结主要为教师通过批阅试题,全面了解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掌握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小组展示,展开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归纳提炼方法,总结应用规律。对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和学生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集中讲评。
对概念学习类、问题解决类的学生活动,教师应从学习总结汇报情况、学生课堂参与讨论交流情况、网络学习平台发帖情况、引起交流互动情况、学习资源的分享与贡献情况、个人学习总结与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的协作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对作品设计类学生活动的效果评价,可在作品展示环节中通过作品评分量表的评分标准和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协作情况及作品制作情况进行评价,还可针对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帖参与讨论、互动交流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而对于教师的评价则通过制定教师评价量表,从教师对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和教师对活动过程的引导与管理两方面对教师参与活动进行评价。
1.实践成效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环节,经典医学科研案例按教学内容融合的三类教学活动进行分解;概念学习类是问题解决类的准备,问题解决类是作品设计类的基础,三类任务之间层层递进,实现教学内容融合、案例融合、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参与本次教学改革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学习兴趣、学习收获均高于对照组(如表1),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也高于对照组(如表2)。
2.教学效果评价
“案例+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在协作互助中掌握了知识,学习了技能,锻炼了能力。同时加强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践,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将统计思维和科研创造性实践结合,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学校同行和专家的认可。
笔者设计了以任务为驱动的混合式协作学习,试图解决当前传统课堂协作学习和网络协作学习脱节的现状。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但同时也发现了不足,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更多更积极的互动,教师在线下和线上都要有充分的准备,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如何有机地将线上和线下内容联系在一起,使混合式教学有序进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3]潘发明,丁宁,范大志,等.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初步实践[J].安徽医药,2014,18(1):210-212.
[2]杨巧媛.医学统计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202-203.
作者简介:张眉(1982—),女,硕士,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及研究工作。芮东升(通讯作者)(1976—),男,硕士,主要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