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理论基础,结合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阐述了英语新课程对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以及对英语教师的要求,论述了英语教师的智能结构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着重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师智能结构的构建。
【关键词】课程改革;英语教师;智能结构
【作者简介】辛婷婷,通化矿务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作为英语教师,要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教学中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和实效性。”新课程从教学的理念、内容到实施都具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而其贯彻实施的效果以及在实验中得到不断地完善,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发展及其素质的提高。
1.新课程的根本性变化。(1)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教育观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新定位了中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即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做到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并与其他课程一道共同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程在调整各门课程之间比重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而模块的设置是此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极具创新性的探索。以往的中学英语教材往往按照“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线性排列。尽管单元化的设计从表面上看似乎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每一个单元只是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节;而模块设置则具有更大的综合性或独立性。(3)课程内容的变化。新课程的课程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及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出发,精选教学内容,使其既体现时代性,又反映基础性和可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1)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要保证当前课程改革的成功,必须使教师们树立新的课程观念。包括课程制度观,要变“大一统”的课程观为多元化的课程观;课程价值观,要变单为升学服务的课程观为兼顾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课程观。课程类型观,要变单一的必修课程观为必修预选修相结合的课程观;课程形态观,要变传统的分科课程为现代的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2)提高教师课程适应能力。一是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因材施教能力。二是要求教师一专多能。三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独立研究能力。而活动课程的适应能力则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活动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评价能力以及一些特殊的能力。
1.知识结构。(1)要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2)要充分运用教育学知识。(3)教师要了解音、体、美常识。
2.智力结构。教师的智力结构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和判断力。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教师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反思性思维能力。
3.能力结构。(1)教育教学能力和思想工作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3)教师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1.坚持终身学习,树立学习型教师形象。廣大教师应以清醒的头脑认识当前的形势,积极融入课改,参与课改,努力顺应课改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只有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的动力。而且,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变革已成为常态,能否自觉地和有意识地随时抓住发展的机遇,也已成为对现时代专业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
2.紧跟英语新课程,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教师要加强学习哲学和教育学;要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要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和书籍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要对专业知识有高层次的追求。从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英语教师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本身及其教学艺术有较高的造诣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做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改善教师的智力结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反思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师不应仅是被动接受别人的教学理念,而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
4.掌握新型英语教学方法,强化教师的能力结构。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则需要教师掌握科学的方法新课程倡导活动式的教学方式,主张任务型等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究,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英语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能力结构,研究和学习新型的英语教学方法,努力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成为学生探讨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猛烈地冲击教师智能结构的构建,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社会作用、基本规律、基本理论、重要内容、研究方法等等,并不断注意本专业学科的新发展、新成就,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同先进的理论和技术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毕田增,赵敬春.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开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