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ity、Productivity和Recursiveness 辨析

2018-09-08 11:08李欢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创造性

【摘要】人类的语言之所以与动物的语言不同,是因为语言具有区别性特征。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包括1、任意性 2、二重性 3、创造性(多产性或递归性)4、移位性。其中,创造性(多产性或递归性)是指一门语言可以通过递归规则,在现有的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无限的新语句以及词语的组合,甚至可以创造出无限长的句子。虽然创造性、多产性与递归性指的是一个特征,但是语言学中用不同的词来表示。所以本文旨在辨析Creativity、Productivity和Recursiveness的异同。通过比较发现,Creativity、Productivity和Recursiveness侧重点不同。

【关键词】创造性;多产性;递归性

【作者简介】李欢(1996.02- ),女,内蒙古宁城人,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其中包括创造性(creativity)或多产性(productivity)和递归性(recursiveness)。这一特征是指一门语言可以通过递归规则,在现有的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无限的新语句以及词语的组合,甚至可以创造出无限长的句子。虽然创造性(creativity)、多产性(productivity)和递归性(recursiveness)都指语言的这一特征,但是这三个词之间还是有一些不同,它们所侧重的方面不同。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创造性、多产性和递归性。

一、创造性(Creativity)

最先提出语言具有创造性的是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这是洪堡特对语言属性的一个基本界定。他指出,人的大脑里天生就有一种能力——创造语言的能力。他认为语言能力是组成人类大脑功能的重要部分,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能自然的习得语言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语言是大脑的一种能力,讲话人才能运用有限的语言手段创造出无限的语言行为。洪堡特认为语言是精神力量积极自主的活动;语言的创造性意味着精神力量的创造性。在这里洪堡特关于创造性的观点就体现出语言的创造性侧重于语言的使用者,因为语言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只有语言使用者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创造出无限的语言使用。只有语言使用者才有创造语言的能力,这也就是人类语言之所以区别于动物语言的原因之一。

二、多产性(Productivity)

在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提出的语言的13个区别性特征中就包括多产性。语言的多产性是指语言可以理解并创造出无限数量的新句子。霍凯特指出人类的语言是开放的、多产的,人类有能力说出以前从没说过和听过的句子。人们每天都在输出以前没有的信息,也在不断的接收新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理解之前从未听过的句子。这里我们所说的语言的多产性侧重于语言本身,对于语言本身来说,语言是多产的,它可以有无限数量的句子。与前面提到的创造性不同,创造性侧重于语言的使用者的创造能力,但这里多产性说的是语言本身。

三、递归性(Recursiveness)

语言学中的递归,发端于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一书,其中提到了很多有关递归的知识,递归属于数学范畴,被语言学家们引用到语言学领域中。乔姆斯基基本上是把递归性看作转换生成语法的一种语法属性。他指出, 如果一种语法没有递归机制它就会复杂得难以想象,如果它确实有某种递归机制就会产生无穷多的语句。但是乔姆斯基并没有明确指出语言的递归性。我国语言学家钱冠连根据乔姆斯基的描述给出了递归性的定义:递归性是指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的递归性与前两个特征不同,既不侧重语言使用者,也不侧重语言本身,而是侧重于手段,利用递归的手段、方法得到无限长的句子。洪堡特指出语言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创造的过程,但表达递归过程的技术手段是在乔姆斯基时期才获得的。实际上,只是在研究数学的基本原理的过程中,才逐渐真正的懂得了语言怎样能“用有限的手段达到无限的运用”。这里指的就是用递归的方法来创造出无限的运用。

一门语言可以通过递归这门规则,在现有的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无限的新语句以及词语的组合,甚至可以创造出无限长的句子。虽然这是个描述语言特征的简单句子,但这句话包含了不同方面。通过递归规则指的是语言的递归性;创造出新语句是创造性,侧重语言使用者的创造,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的能力;形成新语句、词语组合甚至是无限长的句子,指语言本身的多产性。之前我们认为既然都指语言的同一个特性,那么这几个词就是等价的,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得知这三个词并不只是一个代称而已,其中所侧重的方面不同:1.创造性侧重语言使用者;2.多产性指的是语言本身;3.递归性强调的是方法、手段。所以,我们在描述这一语言特征时应根据侧重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词来表达,这就体现出语言学家们严谨的之处。

参考文献:

[1]程芳.喬姆斯基与洪堡特语言学思想比较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1.

[2]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12.

[3]钱冠连.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J].外国语,2001.5.

[4]王迎.威廉·琼斯.于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渊源[J].文史博览(理论),2014.12.

[5]张如奎.俄罗斯学界视野中的新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猜你喜欢
创造性
简论新教材下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
具备创造性的5个特征
培养创造力须先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人才的创造力必须先创新教育模式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与说谎行为的联系:自尊的作用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自主·模仿·突破·创造
“让我试一试,我能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