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建共享法治诚信的社会生态环境

2018-09-08 11:03赵相君
唯实 2018年8期
关键词:乡贤居民

赵相君

南京市浦口区与江南主城区隔江相望,总面积700平方公里,下辖五个街道,常住人口45万。近年来,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江北新区等多个国家级战略引领带动下,浦口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南京主城区的差距逐步缩小,但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欠账较多,特别是在大开发大建设进程中,随着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衍生了一些社会治理难题。面对区域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常态,浦口区委就如何建设法治诚信的社会生态做了深入思考,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探索与创新。

一、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常态

当前浦口区城乡布局、人口总量与结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治理面临新老矛盾交织、新旧城乡二元结构叠加、社会融合度不高等常态化问题。

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幸福指数不成正比。近年来浦口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从2014年到2017年,浦口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8734元增至5160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874元增至23512元,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但生活环境的宜居程度还不理想,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病”日益凸显,部分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得到保障,居民获得感没有相应提升。

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满意度不成正比。2017年,浦口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8%,求雨山文创园、浦口区文化馆新馆、桥林新城医院、书人实验学校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随着长江隧道、扬子江隧道、地铁10号线、S3号线等过江通道陆续开通,浦口区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但公共服务不丰富、不便捷、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群众满意度。

城乡人口集聚度与居民归属感不成正比。随着跨江交通条件的改善,浦口区承接主城人口疏散的功能加快显现,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所在的江浦街道常住人口年均净增近10%,现已达到20.7万人,但在人口空间转型和重组过程中,社会和人口结构变化加快,呈现出新旧城乡二元结构并存的状况,特别是同一居民小区的不同群体之间理念、文化、生活习惯等差异明显,社会群体融合问题突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强。

居民文化程度与法治诚信意识不成正比。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实施,居民通过职业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等途径,获得高学历的机会越来越多,但与之不匹配的是,虚假购房、占道经营、刑事诈骗、违法抢栽抢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乱闯红灯、乱扔垃圾、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二、社会治理难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浦口区社会治理之所以面临一系列难题,既有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更多的还是未能从传统的社会管理转向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治理,基层治理力量、社会协同力量还不足,没有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条块治理格局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承担社会治理职能的各部门之间,尤其是职能部门与属地之间既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又缺乏相应的纠错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运行秩序的维护。一方面,职能部门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一线工作力量相对薄弱,监管重心下移、向基层延伸缺乏组织基础;同时,部门履行职责处于传统的内部循环状态,权责交叉地带往往成为监管真空地带。另一方面,基层监管缺乏必要的授权,总体上未能形成社会治理的工作合力。

基层治理力量与工作负担不相适应。社区是开展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但普遍存在解决问题手段有限、资源缺乏、责任无限、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导致基层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社区承担的经济任务虽然逐步取消,但在开展社会治理过程中,对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和手段,在居民、物业公司和社会组织之间疲于应付。农村社区面临土地换社保、农民集中安置后生活成本增加、就业困难等问题,开展社区治理的工作精力不集中。同时,受基层干部来源渠道、薪酬保障的制约,社工队伍能力素质还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专业社工缺口大,目前全区935名社区工作者中,持证社工只有196人。

群眾参与程度与社区自治不相适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不强,主要在于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度不够,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的行使没有得到有效保证。居委会组织法、村委会组织法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还不到位,缺乏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缺乏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治理实践,缺乏以村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特别是基层协商民主推进不快,时常出现为群众办实事却得不到认同和支持的情况。

社会组织发展与居民需求不相适应。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步伐不快,社会组织等参与较少,难以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社会组织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规模上存在“小、弱、散”等问题,筹资渠道主要是政府财政补贴,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组织定位不清,近一半为“官办社团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事业推进力度不大,激励惩罚机制还不够健全。

三、建设良好社会生态的初步探索

浦口区围绕建设法治诚信的社会生态,坚持遵循规律、遵守规则、遵照民意,探索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治理创新,着力营造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氛围。总体思路包括:一是以公平为追求,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坚持问题导向,对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对标找差、加大投入,促进公共服务基本面达标、非基本面提升。同时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居民满意度。二是以秩序为核心,创新治理工作机制。围绕建立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街道与部门“条块”协作的纠错机制。同时建立法治诚信的信息平台和应用机制,提高失范行为的代价。三是以社区为阵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在社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嵌入贴近居民需求的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实际需求。同时通过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带动适应区域实际和居民需求的特色化、品牌化社会组织发展。在上述思路指导下,制定了如下具体举措:

以“大联勤”实现群防群治。为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浦口区按照“联勤联动、群防群治、自助互助、共建共享”的思路,于2013年在南京市率先启动“大联勤”工作试点。一是以“三级平台+网格”组建工作架构。成立浦口区联勤指挥中心、街道指挥分中心和联勤大队、村(社区)联勤工作站,将全区划分为456个网格,配备“一长四员”,形成权责明晰、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问题发现。推广“巡更”“巡夜”工作机制,“巡更”就是依托网格巡查智能系统,将网格要素、GPS定位、巡防人员等信息无缝衔接,让网格员对照标准查找问题;“巡夜”就是将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党员、低收入群体、物业管理人员等人群组织起来,建立“联勤巡夜队”,加强夜间网格巡防,推动问题发现精准到位。三是引导群众参与。针对“群众看得见管不了、政府管得了看不见”的问题,开发大联勤手机APP,接受群众对各类问题的反映曝光,拓宽群众参与的有效路径,目前已注册用户25.7万多人,通过大联勤APP上报问题线索比例同比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全区通过大联勤处置各类事件已达86万多件,街面、居民小区违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社会秩序明显好转,2017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1.9%。2017年12月,《社会治理联勤工作规范》已通过江苏省质监局审批,正式成为省级地方标准予以推广,将为标准化推进大联勤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以“居民消费合作社”助推共建共享。为打破新城区“二元结构”,浦口区在全市首推居民消费合作社建设,打造由社区组织引导,居民自愿参与,实行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共享收益的基层互助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创新思路确立办社宗旨。充分借鉴欧美、日本的成功经验,由居民自愿入社、联合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一方面提高福利、方便消费,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为群众省钱、省时、省力;另一方面通过民主管理、自我服务、共享收益的形式,为居民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激励群众勤勉、自助、合作,将关系松散的居民团结到组织中来。二是全区布点提供载体支撑。自2013年在全区推广至今,已成立居民消费合作社29家,覆盖全区所有街道,经营服务场所面积近3200平方米,拥有社员3620人,服务居民近8万人,累计为社员提供日用消费品5000余万元。三是延伸内涵放大社会效应。建立综合缴费、劳务输出、志愿帮扶等综合平台,拓展物业、家政、维修、咨询等各类项目,已为近28万人次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以“乡贤会”促进民主自治。为弘扬爱国爱乡、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自我管理和服务的能力,2014年起,浦口区深入推进乡贤会试点,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一是突出道德引领、民风教化。挖掘提炼张孝祥、林散之等浦口区古今乡贤生平事迹,整理桥林张氏、原石桥狄氏等乡贤家规家训,结合“立家规、正家风”系列活动,弘扬浦口乡贤文化,培育全民道德素养。全区已成立乡贤会74家,吸收乡贤510余名。二是突出创新治理、基层自治。积极动员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新时期乡贤,发挥人缘、地缘、亲缘的优势,参与排查矛盾纠纷2000余件,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38件,协助参与特殊人群管理125人次,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利用“贤爱堂”“乡贤之家”“乡贤驿站”等阵地,发动乡贤参与民事民议、民情反馈等工作,切实推动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三是突出典型带动、助推富民。把各村(社区)的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纳入到乡贤队伍,一方面发挥他们的典型作用,激励身边群众自力更生、自助互助;另一方面通过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载体,带动群众致富。

以“诚信体系”倡导良好风尚。为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會信用环境,作为全市唯一的省级试点区,浦口区于2012年着手建立全区社会诚信体系。主要是针对搭便车、钻空子、占便宜等机会主义行为,从提高失信代价入手建立联动惩戒措施,在全社会树立“敬畏信用”的鲜明导向。一是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把企业法人、公民自然人信用数据纳入综合信息平台,建立诚信信息数据库,目前归集各类信用数据60万条,在低保发放、慈善救助、政府工程招投标等领域已开展应用查询1.4万余人次。二是推进重点领域联合奖惩。探索建立针对信用A级纳税人、青年志愿者等重点对象联合奖励,以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建筑工程等重点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同时鼓励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联合奖惩合力,营造好“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社会组织”完善治理格局。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优质公共服务网络,浦口区于2013年4月在全市范围内首次尝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转移政府在社会组织综合服务方面的职能。主要依托南京益民社会服务中心专业团队,组建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开发服务项目、培训专业人才、塑造服务品牌等方式,帮助草根型社会组织成长,推动专业化社会组织发展,同时支持和引导本土社会组织成功申报省市公益创投项目。2017年创新出台社会治理“五个一”文件,每个街道选取两个试点社区开展“五个一”机制试点,即“一个网格、一个乡贤、一个社工、一个社会组织和一个以上的公益事业项目”为主要内容,通过机制改革、试点探索、经验总结和逐步推广,促进社区服务效率的提高和居民满意度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全区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631家,每万人拥有的社会组织数量已达14个,超额完成省市和谐社区、幸福都市的年度考核指标。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志刚

猜你喜欢
乡贤居民
新乡贤是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我和乡贤有个约会”征文启事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中乡贤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乡村振兴中乡贤文化建设调查研究
靠大多数,还是靠“乡贤”
左脑风暴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