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香记

2018-09-08 02:56无尽意
收藏·拍卖 2018年3期
关键词:宣德黄铜

无尽意

晨起洗漱毕,取水生炉、选器择花。席前坐下,取香炉理灰埋炭起香,炭不可深,深则香气不发,又不能浅,浅则温度过高香材投入尽化青烟,香气变作焦糊味道,香气隐然而起又无烟气最佳。然后取茶器茶叶,准备泡茶。“今天用哪把壶呢?”“先喝哪個茶呢?”“要不要用那支好久没用的茶则……”每到这样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幸福的焦灼感所包围。

居室用香向为古人所重。起居晏坐,读书会客莫不用之。香气是最容易改善空间气氛的,所以古人有“炉须常温”之说,以方便随时用香。“明窗延静昼,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柱烟。”

旧时用香,基本上都是埋炭隔火熏香。香材(通常是切好的香木薄片或者调制的香丸香饼)置于香盒之中,香押香箸等香具放在筋瓶里,与香炉并称“炉瓶三事”。香具取放时容易碰撞,筋瓶多用不易损坏的铜或硬木制作,香盒无此顾忌故选材相当广泛,笔者所见有玉石、玛瑙、象牙、紫檀、银铜等,不一而足。

唐宋之炉以瓷为多,偶见银制。至明,工匠炼出色类黄金的黄铜,并以古铜彝器为蓝本制作铜炉,遂开一时之风气。其中底款又以明宣德年号为常见,精品也多。故演化出种种故事,如宣德朝内宫失火金玉古铜共熔,取之炼成铜炉;又或宣德皇帝关注炉事,取内府所藏鼎彝等器,以暹罗所贡风磨铜精炼铸炉以用之各处等传说。但皆无可信之考古资料可证,包括《四库全书》所收,传为工部档案署名礼部尚书吕震所著的《宣德鼎彝谱》亦为伪证。学界多认为所谓宣德炉成器当在明晚期,不过口口相传,宣德铸炉之说已成共识。从此,这类以古器为蓝本,以失蜡法精铸而成的铜炉,不管底款为何以及成器时间,坊间皆谓之“宣德炉”;就像不论哪个时期制作的掐丝珐琅彩作品都叫“景泰蓝”一样。不可否认,自黄铜炼出,依古器而作之铜炉取代了其他材质,成为文人用炉首选。

文人用炉——宣德炉

旧时文人有读书时焚香正心养气的传统,宣炉得古器之型,又不像出土青铜器那样水蚀土斑、色泽沉暗养护不易,其中精品(炼铜制作都须考究)长时间温养之后色泽斑斓变化万千,即使是尚古成性的中国文人也爱不释手。故宣德炉排在文房四宝之前,被推为“文房首器”。

宣炉以黄铜制作,黄铜在高温的条件下表面颜色容易发生变化,同时形成一层莹润的光泽。传说宣德炉在炼铜的过程中还会加入金银等贵金属,所以香炉在温养的过程里会变化出不同的皮色,如藏金、蜡茶、蟹壳青、枣皮红、海棠红、黑漆古等。但以日常熏香埋炭之法,即使炉内常暖可能积数十年之功,皮色也不见得能有所成,其随机性偶然性极强,但此也正是养炉之乐趣所在。

若是在温养的过程里稍有不慎,如汗手油手抚后没有及时清洁,又或水滴、鼠尿、虫蝇遗渍等,则又前功尽废。好事急功者想出种种方法以求速成:有用种种药物矿石染色的,后又觉得色泽无所变化失温养之趣;渐渐总结出一套高温烧炉快速出色之后再慢慢温养把玩之法。清代吴融还著有《烧炉新语》一书。王世襄先生亦是藏炉大家、烧炉高手。

文房案头炉又以小为佳,器有不过三寸之说。古时精铜贵重,文房小炉舍得用精炼铜,大器多为祭器用料就比较随意了。图中冲耳炉皆笔者日常所用。六方冲耳乃焚香温养,皮色尚未养成,另外这把冲耳琴炉急火烧成,皮色已然莹透,但不算好。古器难得,不忍洗去再烧,就如此随它慢慢变化好了。

宣炉大多有款识,款有铸有刻,有年号款、堂号款、吉语款、诗文款、花押款等。近时玩家甚至认为,评价一把炉子好不好,款识占去一半以上。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宣炉款识不同于青铜器铭文,其文史价值极其有限,且官方资料不多,并不能像瓷器底款一样起到明确区分官铸民铸的作用。相当多的私款炉制作极其精良,在铜炉上官造不见得比私造好。

也有说法说无款的铜炉是当时的呈样,有的刻款炉就是后人以无款炉加刻的。图为无款钵盂式炉,铜质金黄,泛胭脂红,铜质工艺皮色皆为上选。

古人用炉还有一说“冬春用铜夏秋用瓷”。简而言之就是瓷炉颜色通常是冷色,夏秋热时用之清凉。铜炉皮色多暖色,冬春冷时用之视觉上要温暖些。瓷炉的话,单色瓷会更适合书斋茶室的气氛。哥窑佳器难得,选一把漳州窑也相当不错,德化象牙白龙泉粉青亦佳。

日长无事小斋默坐,剪烟为乐。将无聊之事遣有涯之生。

(编辑/李木子)

猜你喜欢
宣德黄铜
论宣德“弃置交趾” 中明朝的政策变化及影响
孔雀绿地青花鱼藻纹瓷器的演变与工艺特征
宣德炉探究
无铅易切削黄铜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炉中岁月长
黄铜容器
浅谈铜及铜合金的分类及应用
手表表盘制造技术
三亚柏悦酒店
宣德炉真品几率只四十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