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人慎用长效降糖药

2018-09-08 02:23陆基宗
益寿宝典 2018年23期
关键词:糖尿病人降糖药高血糖

文/陆基宗

71岁的刘大爷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用什么药控制血糖,他自己就知道七八分。为了图省事,刘大爷到药店买来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本脲,这是一种长效降糖药,据说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没想到的是,服用几天后刘大爷居然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心悸、出虚汗……,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医生责怪家人不应该放纵老人自行下药。那么,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如何用药呢?

糖尿病人的用药原则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心脑血管病、癌症列为“全世界三大顽症”。

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疾病常常“狼狈为奸”,老年人同时患此两病的并不少见。

然而,药理学认为,糖尿病与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大有不同。高血压的用药,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可达到24小时内平衡降压,杜绝血压的波动。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为了避免低血糖引发凶险的“低血糖反应”和老年痴呆症,则尽可能不要服长效降糖药。

这里所说的“长效药”,包括两大类不同的概念。一是本身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的药物,每日一次给药,如长效降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等;二是将原来短效的药物,用特殊工艺制成“长效”的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如原为短效的格列吡嗪(美吡达),每日应三次给药,制成控释制剂后,名为瑞易宁,每日一次即可。

老年糖尿病患者尽量不用长效制剂

因长效制剂的作用时间过长,不容易进行调控。尤其是现在市售的一些所谓国产“长效制剂”,好多降糖制剂工艺还未完全过关,特别是速释、缓释微粒的包膜技术上,并不真正“定时”、“恒量”释放药物,所以容易致血糖忽高忽低的波动,特别是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烦躁、心慌、头晕、软弱无力、面色苍白、流口水、手抖、饥饿感和多汗等,身体素质较差者可致低血糖昏迷或休克。此时应及时补充食品,如糖水、饼干等。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糖尿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不宜开始就用常规剂量,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严重“低血糖反应”有时可危及生命,不要由于偶尔失误而引起严重后果。

低血糖危害超过轻度高血糖

长效降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美脲(亚莫利)因降糖快速、持久,且物美价廉,颇受老年糖尿病人的欢迎。许多老年糖尿病人服格列本脲后,可在短时间内见到明显疗效。

药效学研究指出:长效降糖药作用较强,如血糖本来就不太高的老年病人,过量服用就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医学统计表明:近年来各家医院急诊室救治的严重低血糖症患者,其发病原因大多是滥服长效优降糖等磺脲类降糖药。

更为可怕的是,低血糖对老年人的伤害常常是“隐形”和“不知不觉”的。长效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可持续24小时以上,因大多数老年糖尿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迟钝,即低血糖时也不出现心悸、乏力、出虚汗和头晕等症状:而低血糖的伤害(如对大脑)却明显存在,且日积月累地加重……通俗而言,老年人低血糖危害超过轻度高血糖,因为其可致昏迷、休克,出现生命危险。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睡眠中低血糖不易被发现。如服用长效降糖药,即使白天不出现低血糖,也很容易在夜间0~3点出现低血糖,损害脑组织,长此以往诱发老年痴呆症。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昏迷”,危及生命。故老年糖尿病人如夜间出现心慌、乏力、震颤和出汗等症状,应意识到可能是“低血糖征象”,可经血糖测试确定(用家用简易血糖仪)。此时应加一顿点心,且减少口服降糖药(或睡前胰岛素)剂量。对低血糖反应迟钝的老年人,必须经常监测血糖,以确保生命安全。

有些老年病人认为用药之后,“多吃点美味也无妨”,并试图通过增加降糖药量来抵消多余的进食,这是很危险的!原因是多进食后转化的高血糖与多用降糖药的降糖作用是不会“同步”起效的。结果不但会使血糖严重波动,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且易使身体发胖,还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身体的“耐药性”,加重病情。

【小链接】

某些中成药中也含有长效的优降糖成分,如消渴丸每10粒舍优降糖2.5毫克(相当于1片),许多病人不知内情,误以为“中成药无副作用”,企图快速“治愈”糖尿病,既服长效药又服中成药,结果导致“低血糖休克”,危及生命。

猜你喜欢
糖尿病人降糖药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浙大研发 糖尿病人专用稻米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