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8-09-06 02:44何文婷
知识文库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观念法治道德

何文婷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特殊阶段,也是其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持续强化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对优化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给予充分重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其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持续强化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还要对优化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给予重视,切实发挥学科教学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及学科教育的必要性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加之这段时期的学生情绪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波动,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和及时教育引导,可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导致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理想,没有有效发挥学科教学作用。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把握教学的时效性,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并科学合理安排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以便引导学生顺利的得以健康成长。

1.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初中教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不能稍有懈怠,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学习、日常行为,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教育和引导,努力培养出适合社会建设需要的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良好修养及高尚品格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对法治与道德教材与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对教学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一套有效的法治与道德教学体系。通过教学体系建立,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保障,将学生日常思想及行为管理全面纳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切实发挥教学对学生形成有效引导,使学生生活和学习能够及时规避不良影响并实现健康成长,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断提升,进而带动其它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2.1 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观念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升学率的影响,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总认为学好语数英等主课就可以,不需要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投入过多精力,对教材照本宣科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因而在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愿或不能做到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这也制约了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适应在新课改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探索,在实践中寻找到新的教学突破点,树立起全新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观念,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供重要且必要的指导:一是改变道德与法治为“副科”教学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改变,就谈不到对本学科的重视,无法把课程上升到学科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高度,更谈不到确保学科课时、创新教学方法等,因为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二是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对课本的照本宣科,缺乏新思想和新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接触、吸收目前学科最先进的教学观念,促使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做到重视学、喜欢学并学有所获,使学生能够真正到现实社会中运用所学形成自己独立、正确思考能力,从而有效去解决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同时促使学生从初中开始就能够形成自身面对世界、面向社会的一套正确的道德及法律观念,并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科学、正确的三观,逐步成长为一个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

2.2 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也忽略了教学的实际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只是对被动接收到的知识进行简单接收,其中的意义及知识与自身的关联并不去思考,这样的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学科教学的效果如何达到?所以,要想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围绕学生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一是结合实际,提高教学的可感性,如《美好集体有我在》、《法律伴我们成长》等章节内容都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教师可以依靠网络,结合每日的社会要闻、身边人和事等作为教学的案例,给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教育,让他们时时体验到道德与法治就在身边,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二是教师要善于采用如问题导入以及合作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各异的方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方式有很多,重点是教师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学科的教学,并真正围绕学生需求,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只有这样,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观念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钓鱼的观念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