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板石村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头目孟庆革靠着家族势力支持,当上村委会主任后,越发无法无天、横行霸道,不仅对村民任意打骂,就连被他认为不听话的村干部,也会遭到打骂、威胁。多年来,他接连控制了当地河砂、林木等资源,垄断了当地的米业买卖、村村通路网建设和建筑行业,并利用职权,侵吞国家扶贫款达60余万元。
近日,由全国打黑办掛牌督办的孟庆革等10人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案二审宣判:对孟庆革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8项罪名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20年,同时领刑的还有其前妻、与其同居多年的小姨子,儿子、外甥、舅舅、前妻侄女等一帮手下干将。(2018年7月8日央视报道)
区区一个村霸,何以有恃无恐、丧心病狂地横行乡里十多年,直至从个人涉黑发展到家族涉黑,竞至惊动中央由全国打黑办挂牌督办才被惩办?是当地政府对此毫不知情吗?报道中讲:“在此期间,有村民多次向河源镇反映问题,但始终没有回音。”为什么没有回音?是某些干部失察、失职、不作为,还是包庇、纵容、沆瀣一气,乃至充当保护伞?笔者不禁要问个为什么。
治病当从根上治,铲除黑恶势力,还应当追究不作为甚至当保护伞的个别干部,否则,摘除了这个毒瘤,不定什么时候就敢又长出的另一个毒瘤,后患无穷。
——-秦泽忠
发现《倚天屠龙记》中误将河北地名“榛子镇”写成了“棒子镇”后,“金迷”李柯勇给金庸去信指出。近日,李柯勇收到金庸秘书的回信,信中在表示感谢之余承诺今后在修订时将加以改正。金庸虚怀若谷的胸襟和严谨治学的大师风范由此可见一斑。(《燕赵晚报》2018年9月14日)
其实,中国“一字师”的故事很多。比如《唐诗纪事》记载的故事,郑谷改齐己诗《早梅》,把“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听从小孩的建议,把“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诗人公刘听从编辑的意见,将一诗中“中国在笑!中国在跳舞!中国在狂欢”的“跳”删掉。金痛先生的“棒子镇”是小说地名,改为事实上的地名“榛子镇”,虽然改不改都可,但改为“榛子镇”可证小说更为严谨,作家更为严谨。
金庸的“回信”让多少文艺工作者愧疚无颜?试看文艺作品中多有常识性错误,有多少错误有道歉和改正错误的勘误声明?做媒体搞文艺的就该严谨认真,就该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就该对读者或观众负责。那些网络剧为什么老有字幕错误?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对观众不负责任。那么多“一字师”的故事启示文艺工作者,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不要放过。文艺作品就应该追求尽善尽美,不要不把一个字的错误当回事,要努力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遐迩
傅树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