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宗
百姓将时下的督导、督察、巡视、巡察等专项斗争和整治、整改的明察暗访称之为微服公访,是为了区别历史上清官廉吏破案、缉盗、捕凶时的微服私访。这种微服公访务实高效,是我党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体现,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看得见,听得清,摸得实,断得准,百姓怎会不欢迎、不高兴?
史籍中、屏幕上,包拯、况钟等清官在案情迷蒙、朱笔三起三落犹不能断时,往往是微服私访才让疑案最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极富传奇色彩。案情剧情一波三折、紧扣人心,最终是读者和观众的击节称赞。这种求实的精神和方法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督导、督察、巡视、巡察是党和政府的政治任务和社会工作,事关广大群众和整个社会。聚焦当下热点问题和全局工作,除了有专门的网络平台、邮政信箱和举报电话公之于众.工作人员还要明察暗访,称之为微服公访,通俗、亲切,表明百姓认可、支持。
这种微服公访的有效性已经见之于各地的工作实践。诸如广东省在“打伞”惩恶时,省、市、县三级的纪委监委暗访组分兵行动,拍摄了大量的黑恶势力的视频现场和百姓的控诉,为快刀斩乱麻地扫黑除恶提供了铁证。专项斗争第一轮督导的其他省、区、市,用类似的工作方法获得了当地黑恶势力对无辜百姓刀捅电击、镐把断腿等残忍迫害行径的一手材料,获得了黑恶势力广布耳目、操纵选举的一手材料,获得了黑恶势力盗墓掘坟、偷运文物的一手材料,获得了黑恶势力非法拘禁、涉枪涉爆的一手材料,让各种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感到末日已近。
国务院关于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情况实地督察,每一个督察组也都有明察暗访。第二十四督察组目睹了某地车管所上午九点才上班,十一点就停止工作;大货车司机排长队等待查验,被定成不合格,再找黑中介交2000元钱立马合格。桩桩件件督察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感慨,这才把百姓办事难真正看清了,将这个车管所的四名负责人免职、处分,冤枉吗?!
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中,巡视整改工作人员途经一地瓜园,随意买瓜解暑,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农使眼色,让巡视组人员附耳过来,悄悄告知,此地是癌症村,600米以上的水源不能使用,瓜果都有毒性。巡视组人员闻之骇然,一时语塞。他们深感群众面对的真实问题并不是一张“对照清单”完全能全部涵盖的。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工作人员不打招呼、不亮旗号的微服公访,确实开了眼界、见了真情、获了真知,与网络、信件、来电反映的问题再去比较、对照,即如毛主席在名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所言,大量社会现象反映到头脑中,开始是感性认识,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微服公访让工作人员形成了理性认识,使专项斗争和整改工作,做到了决策正确、目标明确、认识深入、行动有力、减少失误,保证了中央决策的贯彻执行。
微服公访本质上说就是调查研究,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而调查研究最忌讲派头、造声势、摆场面。因为是微服,不显身份,是普通社会一员;不要随从,尤显平易近人;不端架子,和百姓零距离,叔叔阿姨、大爷大妈,能听到真话、实话、掏心窝子话,免被假象迷惑。这样的微服公访,让大量的社会实情了然于胸。以往各种汇报、材料、總结一般都是“二手货”,“别人嚼过的馍”,是平面的东西、改造过的东西,不能代替自己的耳闻目睹、亲历亲为。有志于获取真知者,在调查研究问题上是不能偷懒的。
微服公访更是治疗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良药。以往的有些调研,都是先发通知、提出要求、公布路线、浩浩荡荡,听取汇报、检查工作、指导运动,全是设计好的套路。途经各乡、县,都是地方领导送出乡、县边界,下一站的乡、县领导又恭候于边界,领导都提问什么问题,关注哪些方面,饮食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都要提前摸清。开座谈会时都是训练过的地方干部装扮成群众,发言早已提前演练过,一如电视剧中的台词。这种“调研”“检查”能摸到什么实情?再看看现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督导、督察、巡视、巡察,深感今是而昨非。
几个方面的专项斗争和专项行动仍在深入开展中,一段时间内仍是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成果是显著的、振奋人心的,而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精神层面也在悄然变化。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回归虽然多是潜在的,但其价值同样应被关注。此类无形的东西,其可贵之处怎样评估都不会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