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与语言文字运用

2018-09-06 09:23魏冬媚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运用方式学科素养语言文字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较高的学科素养,并不断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是教师需要努力达到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便是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式和对知识的运用与迁移技巧,忽视了学科总体素养的培养,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也稍有欠缺,因此本文据此,探讨分析了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素养;语言文字;运用方式

语言文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表达某种意思和思想的基础,是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传递信息的关键,也是相互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而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素养与整体气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原话,强调了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教师需要从规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培养学生丰富的词语与较强的语感能力、强化学生对母语的情感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 语文学科素养与语言文字概述

语文学科需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的能力、语文思维发展能力、各方面技能(阅读、协作、口语交际等)、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能力,将这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综合起来便形成了语文学科素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及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身的学科,人文性是指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知识特性,有着丰富的语文思想情感文学气息。而其工具性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都需要语言文字来进行思想的表达和信息的传递,少了这一工具性,语文学科的使用价值就会被削弱。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语文的语言积累、文字运用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等受到忽视和削弱,这不利于将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

语言文字运用于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理解文字内涵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汉字、规范地使用汉字,并将语文基础知识中丰富的表达形式,如各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方式等,加强学生对文言句式的理解与运用,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促进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接受语文知识的陶冶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

二、 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语言文字的运用方式探析

(一) 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立足点

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立足点的教学,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首要条件。教师以创新新课导入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利用当前发达的信息技术,在开课之前就为课堂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没有压力的、在自然状态下接受知识的传授。其次,积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与技能的习惯,对于语言意义与内涵的情感、表达技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与分析。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设计一些识字游戏来强化对汉字的记忆。如有的学生设计了摘苹果游戏,将汉字小卡片挂在自制的一个木架上,随机摘取一个,然后根据上面的拼音补全汉字,或者根据部首提醒,补全另一半(仅限本课内容)等,只有将汉字补全了才能顺利摘下来,若不能补全则需挂回去。谁摘得最多谁就获得最终奖励,这样就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写、哼儿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住语言的发音和汉字的字形、运用。如“里”字,可以编为“头顶方块,脚踏国土”等。这样具象化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方式,从而方便记忆。

(二) 教师注重为学生创造有效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比较沉闷,基本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因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将信息量较大的知识与文字传授给学生,没有过多重视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常出现一些“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现象。首先,教师在创造有效的课堂时,应当重视创设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这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点,这里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以课文《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是中国大地上某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可以是国外某个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城市,当然也可以是月球、火星等。以此激发学生相互探讨自己想去的地方的兴趣与欲望。学生的想法往往充满个性、充满智慧。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旅游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课堂除了体现了情境教学理念之外,也体现了一种开放的、交流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放开了某种“拘束”,大胆地参与、大胆地想象,并相互探讨交流,促进了课堂良好氛围的形成,也潜移默化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三) 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

在学习语文这类知识性和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中,教师一定要从小向学生传输一种思想与理念,即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语言文字与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逐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是有意的知识积累,一次性可能积累的不多,但是长时间坚持下去,能够起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效果,学生对于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教师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归纳的思维与方式,利用文字的相似性来进行记忆,或利用其使用方式的相似性来进行理解。如在学习汉字“抓”和“捉”时,教师可以采用后者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这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就能够逐渐形成并得到提高。

三、 结语

总之,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致力于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不断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方式与理念的革新,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惠珍.小学语文学科素养与语言文字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7):99.

[2]黄燕婷.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7(25):91-92.

作者简介:

魏冬媚,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莲高小学。

猜你喜欢
运用方式学科素养语言文字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谈谈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微视频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预习能力培养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