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三种策略

2018-09-06 10:36李子娴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魅力高中语文策略

李子娴

【摘 要】本文论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魅力的策略,提出巧立问题创设魅力课堂、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进而提高教学魅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魅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26-02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中语文教学是教师进行知识构建和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感悟的过程。学好语文,可以让人格变得更有魅力。如何让学生热爱语文,乐于上语文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语文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学情,运用教学策略巧立课堂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进而提高教学魅力。

一、巧立问题,创设魅力课堂

语文课堂应是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在沿袭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或“你讲我听”的教学方式,少有提问,造成不少学生出现“怕语文”、“语文难学”、学生身在课堂而心却在课外等现象。一节没有气氛、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即便教师的授课内容再丰富,所用的教材再新颖,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长此以往,不但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会影响师生间的关系。

要想学生答得好,首先教师要问得好。教师精彩的提问,犹如向平静的水面投进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可以引领他们积极走向自我探索的道路。

教师设立的问题不能陈旧老式,应注意问题的难度,比如问一些学生完全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学生会觉得学习可以不用动脑就能学好,又如问题流于形式,如是什么、对不对等,学生如“大合唱”的回答,一般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一再熄灭。

教师应利用好课堂 40 分钟,精心设置问题,力求做到经常变换问法,学生才会喜闻乐答,从传统的倾听者中解脱出来,成为参与语文课堂的主人。有些教育教学的尝试是很宝贵的,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当然,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名单,心中有答案,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在老师设立的问题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设立的一些问题的答案最好是多样性的,做到手中无教案胜于有教案,如果离不了教案教师怎么可能离得开讲台?离不开讲台又怎能亲近学生去倾听他们的答案呢?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吝赞美之词,善于利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更自觉地,更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学习,使语文这门学科不再处于尴尬的境地,让语文课堂激荡活力,充滿醉人的魅力。

二、丰富语文课外活动,寓教于乐

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处处留意皆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因学校的一扇大门而把孩子们与世界隔绝开来”。除了课堂外,学生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值得探讨,“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学生只有深入到社会,了解社会,才能读懂社会这部人生中最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

“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作为集体的一员,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自主活动的习惯。同时,加深对人生观的认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语文教师除了要把握好 40 分钟课堂教学外,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还可以改变学生认为语文课最为枯燥的想法,同时也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最大区别是活动化。语文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组织,独立开展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寓学于乐,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享受学语文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结合课文内容开展背诵大赛。我们以课本所学课文为背诵内容,要求学生按规范的语音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另外,组织五名学生做评委给选手进行评分。这样的活动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审判诵读的能力。

2.硬笔书法比赛。书法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练字,从每天十行字到每天一页的练字任务,一步步加大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评。一个阶段后就进行硬笔书法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格式及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展览。

这些活动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无须教师花过多时间做准备,而且能寓教于乐。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广泛并形式多样,语文教学的美在于没有教育的痕迹,学生能无时无刻感觉到受教育,并因此而受益终生。教师也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三、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每位学生都是向师性的,教师的人格能影响学生的人格,尤其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教师的知识储备如果停留在原地,显然与学生的求知需求不相符,加上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于是有了教师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的现象,面对着学生“刁钻”的问题不知如何作答,这势必导向教师要加强学习,多渠道增加跨学科知识储备,做“全能型”教师。教师最吸引学生的往往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学识功底,并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

课前下苦备课,课中给力上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着 33 年教龄的教师给大家上一堂观摩课,听课的老师们听得入了迷,甚至都忘了做笔记。课后有人问这位老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教无定法,同样一篇课文,一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会有不一样的精彩度和影响力。教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给自己充电,使自己的才思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只有做到这样,语文课堂才是精彩的,学生才能感觉到快乐。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法,才能引领更多的学生走更远的道路,为学生提供更具魅力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找到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牧野笃,等.当代日本中等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40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G]//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魅力高中语文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