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8-09-05 11:13曹盛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底数运算新课改

曹盛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的教学应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针对新课改中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谈一谈我一些粗浅的感受与体会。

导入这一环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新课改对如何进行导入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创设问题情境。从新课改的教材中也可以看出每节课的前边都赋予一定的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当通过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并与本节课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举几个小例子谈谈在教学时如何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源于学生的生活、真实有趣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學习数学、发展数学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之一。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尽量源于学生的生活。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这里首先有几个需要同学们掌握理解的概念——商品利润、售价、进价、打折等。由于这些知识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所以我采用了一个购物游戏,从中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轻松的掌握了这几个定义,而且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掌握,反过来学生又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一点。游戏如下:大屏幕展示买、卖货的场景。

当学生刚刚看到此场景,每个学生都活跃了起来,争先恐后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游戏中的内容大概是这样;“一个老板到批发商那里去批发服装,经过协商以每件运动装50元的价格出售。这时一位顾客去买运动服,经过讨价还价老板最终以60元的价钱出售。老板改变了销售手段——商品按成本提高70%后又打九折出售,结果又卖出两件”。上边的同学演的惟妙惟肖,下边的同学被整个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这时教师提出了相关问题:“1、批发商以每件多少钱的价格吧运动装批发个老板?(50元)50元叫做商品的什么?(商品的进价)2、顾客最终以多少钱的价格买走的运动服?(60元)60元叫做商品的什么?(商品的售价)3、老板挣了多少钱?(10元)4、10元叫做商品的什么?(商品利润)5、改变销售方式后商品的原价格是多少?(50 ×70%+50=85元)6、他最终又以九折卖出,你知道打九折又该怎样计算吗?(85× 90%=76.5元)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销售中的盈亏(板书课题)7、你能比较一下哪位顾客更合适吗?由此你有什么感想呢?8、你对这几个数字定义理解了吗?请你再举出几个关于这几个定义的实际例子。”紧接着教师开展了下面的学习内容。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向学生提出一环扣一环且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生动形象的理解定义,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后边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问题情境的创设源于了学生的生活而且真是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与此同时让学生深深地感受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贴近我们的生活,看得到,摸得到。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意义,增强今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拥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

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探究。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提出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串,引发学生不断的思考与疑问,用极大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开展本节课的学习与研究。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导入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串:

1.抢答:已知三个数2、3、4,你能从中任取两个数组成算式,使其运算结果最大吗?(生1:3×4=2 生2:43 生3:34 )

2.34进行的什么运算?这里的3叫做,4叫做,34=?

3.这里的三个数还能组成哪些幂?(生:23、24、32、34、42、43)

4.幂也是个数,那幂能否再进行运算呢?(生:能)

5.下面我们就利用刚才得到的六个幂(允许重复使用)来研究幂的运算,请按步骤填写:

(幂)( 运算符号 )(幂)=(幂)

(生:①23+24=27 ②24-24=0③23+24=128 ④32+32=2×32 ⑤43-43=0 ⑥43+43=2×43)

6.这六个式子都是等式吗?你有办法验证吗?(生:利用计算器,②、④、⑤、⑥成立)

7.你从②、④、⑤、⑥中发现了什么?(生:相同的幂相见结果为0,相同的幂相加结果为幂的2倍)

8.很好,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合并同类项吧?相同的幂可以进行加减运算,那么相同的幂能不能进行乘法计算?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吧!(板书课题)

9.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并请小组代表写出研究的结果。

(生:①32×34=36 ②23×24=27 ③42×43=45 ④33×43=123 ⑤32×42=122)

接着展开了下面的学习研究,最终由学生自己研究总结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这样做符合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导入设计了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串”,从学生熟悉但易错的问题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确立问题为新课服务的意识,而且应始终关注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如:上边的第五个问题)接着老师通过给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如:上边的5、6、7、8个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经历了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在下课前,学生进一步猜想到: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想减,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应该通过实际情景是学生了解数与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力求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千方百计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其内部的驱动力,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实践,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底数运算新课改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幂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
同底数幂的乘法
如何比较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式的大小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有趣的运算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