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云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350117)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福建省工业总产值由 2011 年的27 443.9亿元增加到 2016 年44 544.09亿元,年均增速达10.17%;2016年福建工业能源消费总量达8 585.93亿元,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69.5% ,所占比重较大;2016 年福建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废水排放量达73 321.38万吨,工业二氧化硫在废气排放总量中占比达90%,工业“三废”产出较大,污染排放严重[1-2]。作为评判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问题。在传统全要素生产率下,考虑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工业“三废”等问题,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可以更加科学地反映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
2016年党中央作出在福建省设立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决定,系统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同时,在2016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福建省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3],因此,福建省工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索洛余值)这一概念,将技术进步引入生产函数。随着全球能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学家将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评价体系中,发展了全要素生产率,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国内外学者对TFP 的测度方法已经成熟,有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非参数方法、最小二乘法、计量模型法等,现有文献大多采用非参数方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基于DEA 模型,学者普遍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DDF)和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来计算 GTFP。Romer、 M.A.Elsadig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发现非期望产出极大影响生产率的增长,从而影响人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在中国,李俊、徐晋涛最早提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用非参数方法测算两种全要素生产率,对全国各省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的生产率指标评价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认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可以成为衡量各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一种有效的和低成本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后学者集中于对中国细分行业和省级区域的GTFP研究。
本文以福建省工业为研究对象,从福建省下辖9个市级行政单位的视角,测算其工业GTFP,综合考量福建省工业经济发展,助力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于非期望产出,运用熵值法对福建省省各市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烟(粉)3个指标进行处理。
环境技术规定了生产可能性技术集,而方向性距离函数(DDF)则可以计算各个被评价单元到最佳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函数。以t时期的技术前沿
(1)
ML生产率指数可以分解为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乘积,即:
(2)
MLEFFCH大于1为时期t到时期t+1的GTFP增长,反之则表示下降;绿色技术效率(MLEFFCH)大于1说明从t期到t+1期距生产前沿面的距离缩短,效率改善,反之则距离增加,效率恶化;绿色技术进步指数(MLTECH)测度的是时期t到时期t+1生产技术向产出增加方向上的移动,大于1代表绿色技术进步,即生产出更多的期望产出,较少的非期望产出,反之代表绿色技术退步。
根据福建省9市工业发展水平,构造福建省2011-2016年各市工业投入与产出的数据,数据来自2011-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福建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模型涉及的变量及相关(见表1)说明如下。
1.资本投入。用资本存量来表示资本投入。目前统计年鉴上没有公布工业资本存量的相关数据,因此,借鉴张军[4]对中国1952-2000年省际资本存量测算方法,对福建省2011-2016年9市工业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具体方法如下:首先选取张军测算福建省1952-2000年资本存量的成果,以10.96%的折旧率及2011-2016年福建省固定资产价格投资指数和2001-2016年福建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测算2011-2016年福建省工业资本存量;其次,算出福建省9市工业固定资本形成额在全省固定资本形成额的权重;最后,测算出福建省各市资本存量。
2.能源投入。以福建省9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能源投入。根据各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的权重,测算各市的能源投入。
3.劳动力投入。以福建省9市工业年末从业人员数来衡量。
4.期望产出工业总产值。以福建省9市工业总产值作为期望产值。
5.非期望产出环境污染。选取福建省各市工业生产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共3个指标,利用熵值法计算福建省各市环境污染综合评价值。
表1 福建省9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体系
运用MaxDEA软件计算得到福建省9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福建省2011-2016年市际工业TFP与GTFP对比表
表3 2011-2016年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注:工业绿色EFFCH代表工业绿色技术效率,工业绿色TECH代表工业绿色技术进步)
从表2中福建省工业GTFP和TFP的均值来看,2011年-2016年福建省各市际GTFP年均增长率为1.9%,低于福建省各市际的传统TFP年均增长率2.6%,工业绿色TFP明显下降,这一差距表明了加入环境因素对生产率损失的影响,同时说明资本和人力投入等要素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此时,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有必要考虑非期望产出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价福建省经济发展的质量。
从各市TFP和GTFP的值来看(见图1),在未考虑环境污染这一非期望产出时,福建省多数地级市的传统TFP计算的Malmquist的指数均小于1或接近1,2014年以后各市工业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尤其在2015年以后,福建省各市传统TFP的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这可能与福建省在2014年提出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关,代表福建省工业整体处于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幅度比较小。从图1来看,2011-2016年福建省各市工业GTF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图1 福建省2011-2016年年均TFP与GTFP对比图Fig.1 Comparison of TFP and GTF P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6
从表3可以看出,除厦门外,剩余8市GTFP都呈下降趋势;除南平、三明、泉州外,剩余城市工业GTFP下降幅度较大,最低下降5%,原因在于这几个城市非期望产出较大。将福建省9市工业TFP和GTFP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指数(TECH)和绿色技术效率指数(EFFCH)。环境TECH与传统TECH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以政府为首的技术推广目标是否以单目标最优为主,二者差别越大的同时,后者大于前者,则说明此时TECH以工业产量的提高为侧重点[5]。除厦门外,剩余8市工业绿色进步指数都下降,其中龙岩、漳州下降幅度最大,下降达6%,说明它们主要以工业产值为重点,忽视了环境的改善。工业动态技术效率变化(EFFCH)可以说明各市对当前生产环节所涉及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所涵盖的所有知识的利用程度改善[6]。除泉州、宁德外,剩余7市工业绿色效率指数都保持不变或呈上升趋势,其中南平上升较大,上升达3.4%,对社会各方面的技术利用较好。对于工业GTFP增长来说,绿色效率提高与绿色技术进步都是经济增长的来源,从表3中可以看出,二者对工业GTFP影响较大。南平的绿色技术效率退步较大,但是其绿色技术进步指数上升较大,从而使南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降幅较大。福州、莆田、三明、漳州、龙岩工业GTFP呈下降趋势的原因主要是绿色技术退步。
结合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如下几个可能影响福建省工业GTFP的因素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及各市统计年鉴。选取R&D投入强度(R)、人均GDP(G)、固定资本投资(I)、资本劳动比(L)、能源投入(N)、外商直接投资(F)、地区产业结构(S)。其中由于GTFP值比较小,拟对所有数据进行取对数处理。
为了对福建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用福建省2011-2016年福建省9市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对模型的影响形式进行选择。Hausman检验结果Prob.=0.07>0.05,故接受原假设,选择随机效应模型。通过面板数据的F检验,对面板数据的模型形式进行选择。F检验的结果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采用混合模型。表达式为:Yit=a+b1Rit+b2Git+b3Iit+b4Lit+b5Nit+b6Fit+b7Sit+Uit,其中i分别代表福建省9个市区,i=1,2,3,…,9,分别代表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t=2011,2012,……,2016。
运用Eviews10.0,根据上述计量模型,用回归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剔除不显著的变量,模型回归的结果如表4。
表4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剔除不显著的变量F、S,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78,调整后的R2为0.76,模型的拟合优度理想。因此,可认为R&D投入强度(R)、人均GDP(G)、固定资本投资(I)、资本劳动比(L)、能源投入(N)这5个指标有显著性关系,计量模型为:
Y=1.6688+0.1228R+0.6134G-0.2149I-0.0529L+0.1519N
福建省各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与这五个因素有关,根据回归的分析结果可得以下结论。
1.R&D投入强度(R)。R&D投入强度与福建省市际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关系,R&D投入强度每增加1%,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就会提高12.3%。说明增加科技投入可以加大研发力度、减少污染,从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人均GDP(G)。人均GDP与福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关系。人均GDP每增加1%,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就会提高61.36%。人均GDP对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影响较大,可能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才有可能注意污染问题,才会着力解决污染带来的问题。
3.固定资本投资(I)。固定资本投资与福建省市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反向关系,并且固定资本投资对福建省市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较大。固定资本投资每增加1%,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就会降低21.49%。可能原因是,厂商在增加固定投资时,偏重于对生产机械设备的投资,忽视对污染治理设备的投资,从而对福建省市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大影响。
4.资本劳动比(L)。资本劳动比对福建省市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虽然呈反向变动关系,但是影响较小。一般认为,资本劳动比对技术进步和污染排放的影响是呈反向的,现有文献对资本劳动比的变动如何影响生产率的结论不一致。资本劳动比对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小,可能是因为福建省工业技术进步和污染排放的共同作用对工业绿色生产率影响较小。
5.能源投入(N)。能源投入与福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关系。能源投入每增加1%,福建省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就会提高15.19%。可能原因是,工业的发展需要能源这一投入要素,作为原材料是工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福建省工业绿色发展有所改善,但是工业绿色发展也存在问题,福建省工业GTFP主要动力依然是工业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对其带动作用不明显。同时,R&D投入强度、人均GDP、能源投入等对福建省工业经济绿色增长有重要作用。其中,人均GDP、能源投入对福建省工业绿色发展影响较大;固定资本投资、资本劳动比对福建省工业经济绿色发展有反向作用,固定资本投资的反向作用较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福建省各市GTFP的提高主要依靠绿色技术进步,因此应加大对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绿色制造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要吸收借鉴外资企业在工业绿色转型中的新成果,推进各市工业技术进步,推动福建省绿色发展。
人均GDP对福建省工业GTFP影响较大,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通过缩小城乡差距,拓宽消费领域,更新居民消费观念,使人们消费结构升级,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固定资本投资应该向污染设备和研发设备倾斜。当前社会生产过剩,固定资本投资主要流向生产设备,加剧过剩问题。将资本投入污染设备和研发设备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续污染的治理成本,努力实现工业整体从“末端治理”走向“清洁生产”,对福建省经济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7]。
资本劳动比对福建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虽然较小,但是依然需要重视。优化工业行业资本,引导工业资本流向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福建省工业整体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虽然是重要原料,对GTFP有拉动作用,但是能源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要注意能源的投入结构和能源投入带来的污染问题。根据国家工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加大绿色投资的力度,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能源工业,开发绿色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