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研究*

2018-09-05 06:24张耕源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安民警警务公安机关

□师 容,张耕源

(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2.鞍山市公安局铁东分局,辽宁 鞍山 114002)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昭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依托新媒体的“微警务”是现代警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自2010年国内第一家公安官方微博“平安肇庆”运营以后,公安机关积极借助信息化工具,依托网络平台,主动紧密地联系群众,并逐步在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和移动警务终端等领域开展“微警务”。“微警务”从技术上和效率上都比传统警务胜出一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公安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便捷服务群众、探索公安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同时也对公安民警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出挑战。“微警务”的探索和发展意味着公安民警应拥有与之匹配的“微警务”能力,进而加强舆情引导,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提高公安工作的效率。

二、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概述

新媒体时代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给公安民警执行警务活动带来诸多便利,以微博、微信、移动警务终端等新平台为载体的警务工具通过高效、快捷的方式拉近警民关系,提高了公安民警在充满不确定风险的新时代的应急处置能力。通过明确“微警务”能力的概念,更加灵活地运用和掌握不同类型的新警务手段,才能更好地创新公安民警执法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一)“微警务”能力的概念。“微警务”是近些年随着新媒体发展而产生的,是基于传统警务模式所具化和细化的公安工作新模式。全部警察行为的总和,我们一般称之为“警务”。[1]警务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的警务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代表国家行使警察权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事务。[2]狭义的警务实质上是公安机关的外部行为。广义的警务是指包括公安机关外部行为与公安机关内部队伍建设和管理行为的总和。“微警务”的概念则是相对于传统警务而言的。这里对“微警务”的界定是基于当前网络时代下警务工作的特点而进行警务创新的一个体现。[3]新媒体时代“微警务”具有依托网络平台的“微”特点,其高效便捷,借助信息化工具开展一系列公安工作。这些公安工作既包括传统公安工作,如重大事项公告和公示、警情通报、接受报警求助和投诉,也包括依托网络平台衍生的新功能,如户籍和出入境业务办理预约、发布舆情走向、通过移动警务终端进行执法勤务和巡逻盘查实时信息查询等。

随着近几年地方公安机关对“微警务”的不断探索,至今“微警务”实践已有了更宽泛的应用范畴。有学者认为,“微警务”应是公安机关运用现代先进管理理念,通过借助信息化载体工具、建立精细化制度机制、构建高效化模式体系等,开展实施的“微管理”“微执法”“微服务”“微管控”等一系列警务活动。[4]江苏泰州市公安机关探索实践“微警务”时,则认为“微警务”是公安工作和群众路线的主动融合,实现民警作为与群众感知的无缝对接,实现公安工作和群众路线的主动融合,实现传统警务到现代警务的华丽转身。[5]笔者认为,“微警务”是指公安机关运用现代化手段,依托网络平台,借助信息化工具,融合群众路线实施的一系列警务工作。“微警务”能力是指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化、信息化工具,协调和沟通各部门,开展一系列“微警务”活动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二)“微警务”能力的分类。2003年国家人事部发布《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用于考核公务员,主要有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等九项。参考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结合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微警务”建设,笔者认为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包括“微警务”载体应用能力、新媒体宣传能力及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能力。

1.“微警务”载体应用能力。“微警务”载体应用能力是公安民警开展“微警务”活动的重要能力之一。“微警务”载体包括微博、微信、移动终端设备和APP软件等,公安民警借助“微警务”载体开展“微警务”活动时,对载体功能、特点、适用范围和使用应熟练掌握。如微博开通的基本功能应用、消息发布及回复,微信公众平台的外接端口使用、菜单栏应用、图文语音消息推送,移动警务终端、APP软件的使用和维护等。公安民警具备“微警务”载体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相关功能及应用技巧,有助于正确开展“微警务”活动。

2.新媒体宣传能力。开展“微警务”活动离不开公安民警的组织与引导,需要公安民警主动宣传。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宣传方式不局限于普通的文字宣传方式,还可以利用音频、视频信息进行宣传。公安民警要学会在熟悉掌握“微警务”载体应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新媒体宣传。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公安民警进行新媒体宣传的受众是人民群众。合理利用新媒体宣传,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其次应搭建便捷的警民沟通平台,宣传是思想、观点及情感的交流过程,利用“微警务”载体建立与群众双向信息交流,达到思想、观点及情感认同,为推动新媒体宣传产生积极影响。能宣传、会宣传、正确宣传的新媒体宣传能力是公安群众工作在新时期对公安民警的新要求。

3.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公安机关作为突发事件处置的现场力量,主导舆情处置与信息发布。在本文中,公安民警的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能力主要指判断突发事件舆情走向、引导舆情正确发展及破除谣言的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网络打破时空限制,各类信息传播迅速。突发事件、涉警舆情等易成为群众关注焦点,热度攀升迅速。在这些事件发酵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散布谣言,混淆公民视听,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民警具备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突发事件出现初期,有效掌握相关情况,捕捉潜在舆情信息,制定可行预案;在舆情发酵时,科学研判,密切掌握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发布事件相关信息,引导舆情朝正确方向发展;在谣言出现后,准确判断,及时辟谣,果断行动,严厉惩处散布谣言者。

(三)新媒体时代“微警务”的载体。

1.微博。2009年“新浪微博”内测版开放,以其原创性、便捷性、草根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迅速走红。目前,各级公安机关仅在新浪、腾讯开设的政务微博就达4000余个,经过认证的民警个人微博也有约5000个。据新浪网统计,“粉丝”数排名前20位的政府部门微博中,公安政务微博有15个。[6]公安微博发展相对成熟,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安警务新平台:一是通过扩大公安工作公开范围,提高公开时效,方便咨询并接受监督;二是以准确、透明、权威的信息即时回应群众关切的社会重特大事件、热点信息,及时澄清事实,消除猜测和谣言;三是以小见大,宣传和展示公安工作成效,反映公安队伍良好精神风貌,树立公安民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北京市公安局“平安北京”政务微博首创“平安蓝”官方通报,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及时通报,使人们准确了解事实情况,避免了谣言和猜测导致的舆情不良发酵。

2.微信。根据《2016微信年度生活报告》数据显示,微信每日活跃用户已达到7.68亿。微信用户数量之大,即时通讯之方便,已经成为目前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微信的相关功能为公安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首先,微信群聊拉近了警民间的时空距离。在公安机关内部,微信群聊方便了机关内部工作部署、民警政治思想教育、公安工作及警务信息的上传下达等,实现一对多的通知,提高了上行下效的执行效率。同时,有效的警民微信群还可以拓宽报警渠道、征集线索,对群众的求助及时进行帮助。其次,微信公众平台为警民互动、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知识、发布服务信息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微信公众平台可编辑发布带有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图文消息,并能通过朋友圈转发,使将被宣传的图文消息页面内容更丰富、更具吸引力,易为群众所接受。

3.移动警务终端。移动警务终端是指具有存储、通信、计算等功能,通过公安内网实现移动警务应用的智能移动终端。[7]移动警务终端以其便携性、易用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全天候、全时段应用于公安警务实战中,获得了公安机关和基层公安民警的青睐。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民警应用移动警务终端设备,不仅可以快速查询和读取信息,缩短工作时间,还可以减少繁杂的办事流程。移动警务终端除基本的设备之外,和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一样,需要配套的APP软件。这类具有公安业务功能的配套APP软件被称为警务APP软件。从应用功能上看,警务APP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为社区民警设计的社区警务APP软件,主要用于社区民警对辖区内出租房屋、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关注和建立台账、沿街商铺和住宅小区的三级消防等进行管理;二是为了基层执法办案民警设计的现场执法警务APP软件,该APP软件具有实时信息查询、镜头抓拍等功能,主要用于基层民警在处警、巡逻防控、设卡拦截以及现场执法等过程中对嫌疑人或车辆进行信息查询,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三是为了指挥调度设计的指挥调度APP,主要将指挥调度业务与现场紧密结合,在移动警务终端安装指挥调度APP,可以了解警员实时位置信息,进行指挥派警,而现场警员还可以将现场实况发送回指挥中心,便于掌握实时现场动态,准确应对。

三、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现状

在我国,“微警务”及“微警务”能力建设,无论是微博、微信、移动警务终端,还是依赖这些载体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各地公安机关都有自己的特色经验。但“微警务”的推行还处于探索期,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微警务”能力建设经验。

1.公安部网络微活动。2017年3月20日,公安部宣传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警苑心语”发布一条名为“一分钟快闪!谁是‘我心中的警察英雄’”的图文消息推送,开始了公安部2017年第一个网络微活动——“我心中的警察英雄”网络评选。警察英雄的网络评选,通过网络开放渠道,树立警察的良好形象,并邀请社会群众参与,使群众更加了解公安民警,了解警察职业,促进警民关系建设。此前,公安部已经举办过多个网络微活动,有着丰富的经验。2016年《V聚正能量》颁奖典礼,通过在微博设置直播入口,在各大主流网站和视频网络平台直播,并利用多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前、中、后期宣传。这些网络微活动,打破了传统活动时间上、地域上的限制,不管群众是否在活动现场、是否即时参与了活动,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收看、参与活动。

2.北京市公安局“318手持信息核录仪”及“平安北京”官方微博。“318手持信息核录仪”(以下简称“核录仪”)是北京市公安局配发基层的移动警务终端,用于人员信息核查录入、车辆信息核查。核录仪可以直接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也能输入身份证号码查询信息。通过从数据库内调取被核查人信息,核查被核查人是否为“红色”被通缉人员、“黄色”吸毒人员或重点上访人员。“平安北京”微博是北京市公安局于2010年7月创建,由北京市公安局宣传处负责运营维护,创建之初只发布北京警方的相关资讯。随着新媒体发展及工作制度完善,“平安北京”已成为北京警方资讯发布、即时情况通报、安全知识微提示、违法犯罪行为微预防、社会热点事件舆情监测微引导的新媒体前沿阵地。

3.辽宁省公安厅“警察说警事”微信公众平台。“警察说警事”是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宣传处负责运营的辽宁省公安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是国内首家以视频讲述为主的警察微信公众平台。“警察说警事”相比于其他官方微信公众号,建立较晚,未提供如“吴江公安‘微警务’”微信公众号外接菜单“微警务”进行相关的警务服务。但其自身有着鲜明的特色,浏览整个“警察说警事”微信平台的历史消息会发现,每天的推送中都会出现与辽宁公安息息相关的故事或投稿,也会出现转发公安厅政治部民警个人公众号的评论文章。这是将官方公众平台与群众相结合,也是将官方平台与民警个人平台相结合的有益尝试,脱离了传统官微独家发布,创新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布方式。

4.社区民警、社区、居民三方微信交流群。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在其建立的“朝阳群众”微信公众号下,建立4级分支微信群,分别由朝阳分局人口管理大队、社区民警、各单位组织团体、各单位组织团体成员负责每一级别微信群内的信息发布和扩散转发。其中社区民警、社区、居民三方微信群是属于多层级微信交流群中的第二级,是由社区民警牵头,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主要成员是包括住户和社区内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居民所组成。[8]通过三方微信群,社区民警可以向居民发布近期治安状况信息、警情通报等,提醒社区居民加强防范;社区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居民通知近期社区或公安机关将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请居民提前做好准备多加配合;社区居民能通过三方微信群举报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社区民警提供线索,也可以向社区提出建设性建议,为建设美丽和谐社区做贡献。通过微信交流群,多方主体实现了信息互通、统一管理和工作部署,根据群众在微信群中的活跃程度,筛选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形成群防群治力量,构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有力依托,弥补社区警力不足。

(二)“微警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微警务”能力建设发展不均衡。依据《2015年度公安微信平台建设白皮书》,笔者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微信公众号开通数量情况作了整理,如下表所示。[9]

全国省级行政区公安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安微信公众号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公安微信公众号开通情况并不均衡。河北、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的开通总量占据了全国总量的29.1%。

根据《2015年度公安微信平台建设白皮书》,在便民服务、移动执法、移动协同办公等方面,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如广州公安全国首创微支付交通违法缴费微信平台“广州微警”上线试水,日均实名注册量为2000人、查询17000次,月均办理交通违法9000宗,缴罚金额180万元。[10]与此相比,新疆哈密市公安局大营房派出所公众号“大营房派出所青年路西社区警务室”,公众号端口仅提供业务办理和微举报功能,日常推送消息时间不固定。造成“微警务”能力建设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各地经济基础差距较大。与江浙沪、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北、西南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微警务”能力建设缺少基础保障支持。微信平台接口开发与维护、移动警务终端研发与维护以及针对公安民警的“微警务”能力培训等都需要资金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了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微警务”能力建设。

2.公安民警缺乏警民互动及“微警务”创新。微博、微信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均有即时通讯功能。微博可以私信和留言,微信公众平台能通过后台留言以及推送消息评论。如果管理者不能随时与关注的群众进行互动,群众的留言、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答复,会让群众质疑公安机关的工作办事效率。有些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管理者只看重关注人数量、推送消息阅读量和转发量,而另一些则只是把微博、微信当作网上的宣传板来使用,每次更新时间间隔较长,并且只推送一些本机关近阶段活动,满足于让上级领导知晓,而忽视与群众切身相关的信息。目前,“微警务”发展迅速,但各地“微警务”已经趋同,极少有新的创新出现,尤其是在微博、微信方面。在移动警务终端方面,还有继续创新发展的空间,但是对技术、财力支持要求很大,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支撑新的移动警务终端研发。况且,移动警务终端需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研发装备,很难直接将某地技术引进使用。“微警务”创新和警民互动的缺乏,一是因为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对“微警务”能力建设缺少重视,部分公安机关只将“微警务”能力建设看作一项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未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二是因为民警工作繁重,非警务活动挤占部分工作时间,无法与群众实时互动。

3.“微警务”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保障。移动警务终端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关系到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有些地方公安机关引进优良的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在日常执法执勤工作中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不过,移动警务终端始终是机器,是需要移动网络和数据库支持的工具,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消耗和损坏,或是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公安民警并不能解决这些技术性问题,需要公安机关做相关技术保障。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公安机关无法做到对移动警务终端的技术保障,无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导致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的滞后。公安机关公务人员编制有限,多数编制留给招录公安院校毕业生用以补充基层,极少数编制面向社会招录具有金融、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同时,鉴于公安机关保密的要求,很难通过第三方机构介入开发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工作分身乏术及专业知识的不足暴露了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的迟缓。

四、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途径

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除了民警个人能力的提升,还应是公安机关对“微警务”的重视。“微警务”需要团队建设,进行专业管理队伍的组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基础保障。新媒体时代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包括“微警务”团队及公安民警个人能力两方面的队伍建设;二是包括为发展“微警务”进行的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研发和技术保障以及专项经费、物力投入两方面的基础保障。

(一)队伍建设。

1.“微警务”团队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需要专门、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移动警务终端也需要专门的团队进行研发和维护。首先,人员招录方面,公安机关要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协调增加公务人员编制,招录具有理工科背景、计算机背景知识以及新媒体运营经验等的多学科人才。机构设置方面,在政工部门或宣传部门下组建具有计算机知识和新媒体运营经验的“双微”团队,在信通部门下成立具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移动警务终端团队。“双微”团队只负责公安机关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和运营,保证与群众进行实时互动,移动警务终端团队只负责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的研发及维护。其次,“双微”团队要定期与其他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优秀宣传团队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建立完整的突发事件舆情处置预案体系。移动警务终端团队应结合实地情况,借鉴优秀技术和经验研发设备,避免闭门造车。最后,公安机关“微警务”团队要定期总结工作经验,为基层公安民警培训做准备。

2.公安民警个人能力建设。“微警务”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趋势,每一位公安民警都应该具备“微警务”能力。公安机关“微警务”团队建设成熟后,定期为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培训,使每一位民警充分了解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特点及注意事项,熟练掌握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的应用及维护,提高公安民警个人“微警务”应用能力。通过培训,民警有能力开通个人微博、微信公众号加强与群众的沟通,社区民警可以利用新媒体完善社区警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在移动警务终端设备使用过程中,为研发团队提供有关完善和改进设备的建议,帮助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升级换代。

公安机关应定期开展突发事件舆情处置培训,增强民警舆情敏感性,增强情报信息研判,提升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能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发酵迅速,民警要能迅速捕捉热点并上报。在汇报情况的同时,民警个人应提前引导公众耐心等待事实通报,不主动散布、转发谣言。

(二)基础保障。

1.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研发和技术保障。“微警务”是警务信息化工作的延伸,打破了在固定场所以固定方式办公的局限。“微警务”离不开一系列的移动警务终端设备以及相应的APP软件,公安民警依靠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将“微警务”活动从办公室带到街头,带到群众中间。这些现代化、信息化工具方便了公安工作,帮助民警解决了许多“时空”难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移动警务终端设备不再适应现行工作的需求,需要进行研发升级,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相应的APP警务软件同样需要升级,对旧版本漏洞进行补丁,维护软件程序,防止崩溃或瘫痪。移动警务终端设备在使用期内可能会出现设备本身或是网络等方面的问题,APP软件也会在使用中受到病毒攻击而出现漏洞,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提供技术保障。如果失去相关技术保障,依托网络平台并借助这些信息化工具所开展的“微警务”就等同于失去了动力的车,会停滞不前。

此外,公安机关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团队建设,专注于研发升级设备、开发APP警务软件,为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的使用提供相关技术保障,满足公安民警使用移动警务终端设备进行“微警务”活动的多元化需求。

2.专项经费和物力投入。“微警务”的开展,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的提升都需要财力、物力支持。移动警务终端设备的研发和技术保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的运营维护和创新同样需要专项经费以及相关物质力量支持。“微警务”能力建设会出现地域水平不均衡的问题,是地区经济差距以及经费投入不同导致的。除了天赋,“神枪手”也是需要自身努力以及充足子弹“喂”出来。以新媒体发声能力建设培训为例,公安机关在新闻方面是外行,需要专门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新闻专家培训,经费开支项目包括课时费、场地租借费以及桌椅物品使用费等。如果有足够充足的经费及物力投入,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培训便可常态化进行,保证每一位公安民警都能接受良好的“微警务”能力建设培训。

公安部作为全国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主管部门,应积极沟通财政部,适当增加公安工作经费投入,鼓励各级公安机关增加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投入。各级公安机关要主动协调本级财政部门,在制定本年度财政预算时,申请“微警务”专项经费,保证“微警务”的推行,满足公安民警“微警务”能力建设的需要。在申请专项经费的同时,也应减少机关本年度不必要的财装更换,将部分经费用于“微警务”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公安民警警务公安机关
关于公安机关“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安民警徒手抓捕技能浅论
人民警察节定在哪天,大家怎么看?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通知
公安机关将开展3个月行动 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
环球警务专访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