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真林
摘 要:波普艺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国际性的现代艺术思潮。它最早起源于英国,却因美国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化的环境,在美国最为兴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波普艺术被传入中国,在发展中逐步结合中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波普艺术。波普艺术不仅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俗与雅相结合,并且它启迪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开启了当代艺术创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波普艺术;反传统;大众文化;商业性
一、波普艺术的定义
波普艺术,意为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是一个国际性的现代艺术思潮,在60年代初轰动整个艺术界,成为西方最普及和最重要的现代艺术流派。波普艺术,包含流行、通俗、大众之意,是大量使用流行文化题材和形象的艺术创作,由大众媒介制造和传播的流行文化艺术。其基本表现手法是以日常商业用品为对象(画报、照片、广告)进行复制。具有普及、通俗、廉价、短暂,以及大批量生产、快速流行、大众文化的特点。
二、波普艺术的历史起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经济复苏,社会呈现出普遍繁荣的景象,此时的人们展示出来巨大的革命热情与冲动:巴黎的五月风暴、芝加哥骚乱、马丁·路德·金和肯尼迪的遇刺等等。这使得世界杯一股巨大的革命热情所激荡,这对既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经济方面,科学技术地迅速发展,先进的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科技的发展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和思维,还为艺术家提供者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也创造出在这之前艺术根本不可能会有的新的物质条件。
在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人们心中充满了反叛和躁动。在美国这股反叛思潮促使了反抗主流文化的“反文化”运动思潮,艺术的反叛性也表现的更加的强烈,波普艺术就是在这个运动浪潮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通俗文化、大众媒体、商业消费的兴起,使得艺术家不在追求古典艺术的永恒价值,而是把艺术作为一种商品尽快的消费掉。这些做法,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的传统艺术观念和思想基础,将艺术带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促使了波普艺术的产生和流行。
波普艺术还来自于美国特定社会中大众传媒、大众消费、大众文化思潮的强大推动力。波普艺术强调通俗性、娱乐性、消遣性,强调现实、迎合大众,将生活和实物作为艺术。波普艺术家大力宣扬“生活就是艺术”、“实物就是艺术”。
(一)波普艺术的历史沿革
波普艺术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其术语也是有英国的评论家“劳伦斯·阿洛威”首创。1958年“劳伦斯·阿洛威”在《建筑设计》一书中提出了“波普艺术”的概念并加以解释。他认为,“公众创作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素材,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从他这句話中可看出对生活题材的重视和大众作为流行文化传播角色的强调。波普艺术虽然产生与英国,可是它真正的流行和兴盛确实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大众文化的氛围,更加适合波普艺术这种流行文化的传播。随后波普艺术便在欧洲流行起来。在这其中1962年11月西德尼·贾斯尼画廊“新现实主义者展”、1963年3月古根海姆博物馆“波普艺术6画家展”、1963年4月华盛顿现代艺术画廊“流行形象展”都对波普艺术新潮流风靡欧美起着推泼助澜的作用。
三、中国波普艺术
虽说波普艺术都有着普遍的、共性的特征,但每个艺术形式都会在发展中融入各个国家、地区的特色,所以各个国家的波普艺术也就体现出不同的特色。“英国波普艺术”、“美国波普艺术”、“中国波普艺术”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英国波普艺术的作品带有一定的政治成分,这是英国波普艺术与美国波普艺术的明显区别。汉密尔顿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他多是以一个普通人的姿态,来观察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和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些东西。这使得他作品中总有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也使得他的作品直接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美国的波普艺术要稍晚于英国,在艺术上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的精神。美国的波普艺术作品中大量运用了废弃物、广告、图片等进行拼贴,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六十年代的美国沉浸在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中,所以这个时期的波普艺术家也呈现出对物质的狂热,他们大胆探索艺术表现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美国的波普艺术家更加强调实用性、更具有商业性的特点。美国的波普艺术家多成为了社会活动家,他们努力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差距减至最小、将生活与艺术相融合。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得美国的波普艺术更加大众化、商业化,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加深入。
中国波普艺术在1987年王广义的三幅毛泽东画像《毛泽东》在全国现代艺术展展出时,波普艺术从此登上中国舞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热潮,国门被打开各种新鲜事物涌入中国,那时人们心中是躁动不安的对新的艺术形式是抱着渴求态度的,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年轻人的心态颇有相似。中国的波普艺术是西方的舶来品,到了中国以后融入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和社会特征,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波普艺术。因此中国波普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特征,特颇具中国特色:
中国的波普艺术呈现出一种对人性的解放,追求肤浅和时效性,将波普艺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如风一般来得快去得快。中国波普艺术远离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范畴、道德范畴,痴迷于“情感的异化”并且还蕴含了对消费拜物教的讽刺和暗喻性。以艺术的方式给历史的内容重新编码,比如用海报、广告的方式再现了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不在是政治意味而是对历史的调侃。现代大众传媒造就中国波普艺术家在维度上选择比较通俗性的方式,与美国波普艺术家一样中国的波普艺术家也致力于淡化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中国波普艺术的语言模式属于国际共时性的艺术,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强了与国际的联系,再者波普艺术本身就是西方的舶来品,虽然在中国呈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征,但是其本质与国际上的波普艺术是保持一致的。
四、波普艺术的特征。
波普艺术“回到物体”、“回到生活”是波普艺术家们共同的理念和行为。所有波普艺术的实验都试图通过“物体”是艺术回到“生活”。将艺术大肆地运动到工业商品、广告宣传上,让艺术无线的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促使艺术与生活成为一个整体。再次,波普艺术与其他艺术运动一样,既扎根于传统,又相合与同时代艺术。波普艺术与达达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反艺术”、“反美学”、“反制度”等等观念相融合。所以,波普艺术是根治与传统艺术、结构了传统艺术,并在现实中为反美学思想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五、波普艺术的影响
波普艺术打破了生活与艺术分明的界限,消解了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区别,突破了现代主义运动以来新权威力量对艺术的控制,用新的材料、新的主题、新的形式解构了传统艺术形式,开拓了通俗,大众,功利性的艺术创作新途径。波普艺术冲破了原有绘画艺术的界限与标准,商业形象大量进入艺术创作中,对国际上的设计风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波普艺术开启了当代艺术的全新思路,造就了许多当代艺术家,也开启了当代艺术的全新思路。
总结
波普艺术是在具有革命热情和冲动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本质上就决定了波普艺术反叛气质。在反对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波普艺术有不断地结合了各种当代艺术元素,通过大众媒介的方式使得艺术成为一种易得的商品。波普艺术不断地探索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之策,不断地谈化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艺术回归生活的本质。波普艺术开启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新思路和新可能。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