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西汉的礼乐政策

2018-09-04 09:15刘再展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西汉

摘 要:西漢统治者总结前朝经验教训,并吸收其文化政策成果,从而实行了一系列对思想意识和文学创作都影响深远的文化政策。通过梳理《史记》、《汉书》等西汉相关文献,可整理出西汉文化政策相关内容。对其归纳整理,可看出西汉文化政策所表现出的礼乐政策。通过对各方面礼乐政策进行简要总结阐述,也可以归纳出西汉在礼乐政策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西汉;文化政策;礼乐政策

西汉的文化政策是建立在大一统的思想之上的。西汉作为大一统王朝,其文化政策因为体现出相对统一的特征。梳理《史记》、《汉书》等文献,可以看出西汉文化政策中的礼乐政策的相关特征。

西汉的礼乐政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创建礼制,完备礼仪法规。第二,采集民间音乐,编创音乐系统。西汉开创了自己的雅乐系统,也是变俗乐为雅乐的开始。第三,设立音乐机构。西汉主要的音乐机构是太乐署和乐府。其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对汉代礼乐制度的完善起到了较大作用。

第一,创建礼制。汉朝建立在亡秦的基础之上。汉初的礼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借鉴秦代制度,随后逐渐建立一系列适合当代的礼法制度。高祖时期,叔孙通借助儒生,创立了一套简单可行、便于快速推广的礼法制度,并获得较好成效。汉文帝时,贾谊也协助进行了汉初礼法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之后,西汉礼法制度不断发展成熟,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礼制方面提倡“君尊臣卑”,适应了当时加强皇权尊严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欢迎。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天子巡狩海内,修上古神祠,封禅,兴礼乐。《汉书·宣帝纪》:秋八月,诏曰:“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均官、都水两长丞,又诸庙寝园食宫令长丞,有雍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诸陵县皆属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庙祀,初置太卜。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诸陵邑属三辅。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第二、采集民间音乐,编创音乐系统。采集民间音乐的传统,在西周时期便已有之。汉初也延续这一传统。采集而来的民间音乐,加以改进,可在宫廷进行演奏。西汉通过一些列举措,使民间音乐得到保存和流传,也促进了音乐机构的设立。西汉统治者改造俗乐,以俗变雅,在雅乐渐失的情况下,开创了自己的雅乐系统,这也是西汉变俗乐为雅乐的开始。例如:《汉书·礼乐志》说:“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汉书·武帝纪》说:“孝武初立……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汉书·礼乐志》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四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科明,民所知从矣。”《汉书·武帝纪》:“孝武初立……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

三、设立音乐机构。西汉主要的音乐机构是太乐署和乐府。创立太乐署,主要掌管雅乐舞蹈。雅乐雅舞是沿袭周代之乐舞,主要用于郊庙祭祀、朝享射仪。汉武帝时期设独立的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乐府创立后,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对汉代礼乐制度的完善起到了较大作用。例如:《汉书·礼乐志》说:“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史记·封禅书》说:“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抵可得而礼。”《汉书·律历志》说:“而元帝时,郎中京房知五声之音,六律之数。上使太子太傅玄成、谏议大夫章。杂试问房于乐府。”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压。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六官令垂,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长压,又上林中十池监,又中书渴者、黄门、钩盾、尚方、御府、永巷、内者、宦者。官令压。诸仆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汉书·礼乐志》说:“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协于律,……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作者简介

刘再展,男,汉族,1990年8月生,河南省平顶山市人,硕士学历。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西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西汉
人必其自爱
论《神异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古罗马时期与西汉时期的审美艺术之比较
路温舒编蒲抄书
苏武守节
汉儒扬雄教育治学观的现代解读
德运何以成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