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9-04 09:15缪晓燕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对策分析建设

缪晓燕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近些年来,为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我国加快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程,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却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创新;对策分析

一、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概述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先进的科学仪器,旨在为国家科技发展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动国家学科建设及科学创新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国出台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及运行的相关规定,并对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首先重点是实验室在运行之前一般要经过为期两年的建设期,建设期是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时期,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并为建设期内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提供了一系列条件保障。其次在建设期完成后,经省科技厅验收合格后,省科技厅便会为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从而保证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维修保养、科研仪器的更新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

二、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2.1科技创新力度不足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科研设备对科学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鼓励实验室与相关企业之间加强沟通,积极吸取企业在实践过程过程中的相关经验,例如可成立联合实验室从而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然而目前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的目标定位却存在一定偏差,研究内容偏向于国外已经研究过的课题,建设思想以跟踪及模仿为主,这导致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关无法自主突破。另外在创新模式方面,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倾向于技术开发,对研究成果的实践性考虑较少,导致科研成果往往缺乏一定的市场导向,很难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型产品,实现研究成果的市场价值。

2.2高水平领军人物较少

由于我国重点实验室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管理运行体制方面仍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导致实验室对高水平领军人物及实验技术人员的吸引力较弱,由于环境、待遇等原因实验室很难引进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且很多高水平人才往往不愿长期留任省级重点实验室,造成人才外流现象,很大程度上也导致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队伍不够稳定。高水平人才的匮乏以及科研队伍的不稳定都导致实验室整体实力的下降,不利于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2.3科研仪器更新较慢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国家对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问题逐渐提高了重视,并加大了经费支持,这使得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开展,实验室需要的科研仪器种类及数量日益增多,科研经费显得捉襟见肘,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也差强人意,导致实验室仪器设备严重老化。其次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体制也有待完善,很多科研设备只允许实验室内部人员使用,导致科研仪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相对封闭的仪器管理模式限制了实验室创新发展。

2.4开放程度较低,资源利用率有限

由于目前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体制存在一定缺陷,加之实验室经费有限,实验室往往无法对社会及其他科研单位深层次开放,实验室可向社会及其他有需要的科研单位提供部分仪器设备支持,但是一般需要收取相应的费用,这导致省级重点实验室很难与企业单位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沟通与联系,也很难吸引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进行科研合作,无法充分利用实验室内的人才资源与设备资源,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也得不到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资源整合,不利于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发展研究。

三、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对策分析

3.1摆正目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对实验室的定位,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任务就是利用先进的科研设备,对科研问题应用基础进行自主研究得出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提高。基于此,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科技创新,自主研發,并能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主要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实验室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实验室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出更多科研成果。二是实验室与企业单位加强沟通,可与相关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积极汲取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加强科研成果的实践运用性。

3.2加大经费支持

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撑。例如实验室科研仪器的更新换代需要一定的预算支持,经费不足实验室往往也无法投入充分的资金用于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的陈旧老化进一步加快,使用寿命降低,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开展。另外,实验室只有具有充足的资金预算,才能吸引更多高水平领军人物以及实验科技人员,推动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开展,为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路与想法。因此省科技厅应对此加大重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提供充分的经费支持。

3.3扩大开放,加强沟通

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开放程度,充分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人才资源与设备资源,只有扩大开放,实验室建设才能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实现强强联合,使实验室科研工作焕发新的活力。其次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应与地方企业与其他科研机构加强沟通交流,鼓励合作研究和学科之间的交叉,鼓励协作集成和联合创新,对实验室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结构优化。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逐渐重视,省级重点实验室作为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我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科技创新力度不足,高水平领军人物匮乏,仪器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开放程度较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等等。基于此,要想加快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实验室就要积极摆正目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省科技厅加大重视,提供经费支持;扩大开放,加强沟通,实现资源优化。

参考文献

[1]干建平,徐君驰,王丹.地方转型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路径探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03)

[2] 段滇宁,戴爱玲,黄翠琴,陈洪博.兽医类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服务地方区域发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12)

[3].孙丽华,李俊奇,宫永伟,冯萃敏.高校重点实验室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作用分析[J].才智.2017(21)

[4]潘长江,刘涛,丁红燕.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推进地方院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践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04)

[5]董幼青.谈地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4(01)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对策分析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