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
摘要:一个好教师不应该忘记,自己在孩提时代,也曾犯过大大小小的错误。当我们在班集体里与这些不一样的孩子相遇的时候,不应该轻视他们的情感,而应该努力地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观察、去接纳、去帮助他们。这样,既尊重了每一个生命的独特存在,也将收获满满的教师职业获得感。
关键词:隐形伤害;信任;包容;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80-2
【故事源起】
2017年8月,我还没接触班级学生就知道班里有个常年坐在垃圾篓子旁边的孩子,叫Y。他被全班家长嫌弃:说谎、不守纪、欺负同学、学习落后、拿同学的东西……家长们默默地形成统一战线,希望他能够离开这个班集体。
【案例描述】
开学了,我真的领教了他的能量: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在品鉴冰心奶奶的作品,齐读“这大海棠树就是开得旺嘛!”随即,Y同学站起来“汪汪汪”地放声大叫。
还有更厉害的!一个课间,Y和小丁同学一言不合,他随即拿起擦玻璃的利器往小丁的脸上一扬,瞬间,小丁的脸颊上被划出了大约十厘米的血口子,看到此景,我吓得啊的叫出了声……
【问题初探】
Y在二年级的时候就接受了校园咨询员的长期辅导,孩子缺乏安全感,强烈地表达出想拥有一个倾诉的对象。
随后我约见了Y的父母,从他们口中得知,孩子自幼由奶奶一手带大,受到娇惯宠溺,入学以后长期坐在一个特殊的座位上——紧挨着垃圾篓子,一个人紧贴着黑板,与同学总保持着一段距离。
后来接到了Y爸爸的一封短信,除了表达感激外,还流露出些许委屈和不满——曾经的家长会,他也是坐在这个特殊的座位上与其他家长一同参会。
看到这,我仿佛看到伤害就像一把无形的刀一点点地割去孩子的自尊心,就和骨折一样,是深入细胞的痛,这种隐性的暴力让一个生命的成长经历了本不该承受的痛。
【细究症结】
笔者对Y进行了初步分析。
原因A:不良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了学习上的惰性,学习成绩只降不升。
原因B:集体生活中,Y一直处在集体的外围,更刺激Y在集体生活中想引起特别关注。
原因C:当Y偶尔触及了同学的利益,家长们会在班级QQ群里施加舆论压力,年轻的父母很快将自己承受的压力转嫁给Y,促使Y把负能量再分解。
原因D:曾经任教的老师们疲于解决Y的各种问题,Y在这样相对真空的状态下愈发任性地发展。
原因E:班主任在调解群体和个体之间矛盾的时候,未能充分营造良好的班风。
原因F:当孩子需要正面积极有效关注的时候,教师缺乏持之以恒的有效干预。
综上所述,原因A主要出自学生个体,由于自身缺乏内驱力和意志力,造成Y现有状态的主要原因。原因C涉及Y的家庭教育,父母内心焦虑却苦于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对Y没有起到正面的教育影响。
除此以外,其他原因多少都和班集体建设有关。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有教无类是人民教师的职责,只要不违反原则,有利于Y成长,我们就要用智慧和包容进行管理和教育,为他量身定做和私人订制,拒绝班级隐形伤害。
【辅导过程】
一、相信你,这是一种平和的追求
平时教师总认为儿童每一个不好的行为,都是恶意的,这是危险的心理暗示。我不断暗示自己,对于Y,千万得相信一个人的力量,因为孩子们内心深处总有成为好孩子的渴望。
一天课间,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机没有了。一节课过去了,突然有孩子拿着手机出现在我眼前,汇报道:“是Y帮忙找到的。”我快速思索,是褒奖还是严惩,反复纠结,最终决定放大“人”的积极因素,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这个特殊儿童。
“Y,谢谢你,要不然我急得要哭了。”Y听后,淡淡地一笑。“手机里不仅存有重要的联系方式,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坏人捡到了,那就是损失惨重了。”
走廊上只有我和他,我不希望这个孩子因自己成功策划恶作剧而窃喜。我戳破了和他之间的那层窗户纸,严肃地告诉他,“手机价值不便宜,如果老师找不到,完全可以报警调取监控来寻找,那样的话,同学们会更加疏远你。老师愿意相信你今天只是一個玩笑,但不希望以后在发生同样的事。”我并没有强迫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告知,只是给他一个穿过走廊的时间静静地反思自己的言行。
之所以这样处理这件坏事,是因为我知道,我面前的这个人才刚刚开始学习生活在社会中,离开儿童的内在精神努力,离开儿童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那么学校和教育就都成了不可思议的东西。真正的教育能手,对学生也是有督促、有强制、有逼迫的,但是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永远不会去扑灭儿童心中那一点宝贵的火花——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即使在责备儿童,对他表示不满和愤怒的时候,也不应忘记。
Y不会因为这件事就脱胎换骨,但一个好的教师只有积极自然地将信任传递给孩子,才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亮点和优秀潜质,感受那种体现内心美的无与伦比的快乐。这才才真真切切地担当了教师的责任。
二、陪伴你,这是一种善意的追求
教育者的最终工作就是传播希望。作为Y的老师,我始终在寻找这样的契机。学程周的嘉年华活动需要志愿者帮忙摄影,QQ群里的回应此起彼伏,大致
在说自己的水平不专业,志愿者久久没有落实。我觉得时机已成熟,写道:“周五请Y爸爸来摄影,他可是发烧友”,随即把Y爸爸摄影展的链接一发。Y的爸爸立刻私聊我:“我可以来吗?”我肯定地回复:“你最合适!”班级群里闪出了Y爸爸的回复:“准时到学校参加活动。”
Y爸爸在周五的活动中尽心尽力,拍了几百张照片供我选择,当我在家长们、孩子们面前多次向他表示感谢的时候,他总是腼腆地一笑,尤其是好几个同学妈妈主动对他说“现在Y的表现比以前好多了”的时候,这个一米八几的汉子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
教师不仅陪伴孩子的成长,也在陪伴一个个家庭。日常生活是德育最可以存在与发展的地方,真实的生活才能有真实的情感触动。希望他们一家能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同伴的认同,受到充分的尊重,我想這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又一次扬帆起航的时候,是精神成长的又一新阶段。
三、影响你,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描述过对于“人”的理解,即精神世界充实的人,人性丰满的人,还强调培养人的善良情感就是创造人的接收教育性,这是道德教育的一条红线,一条培养学生成为好人愿望的起跑线。
从Y的经历中我意识到作为孩子们的精神导师,更应该教会他们去接纳和包容一个所谓不优秀的人。
心育节拉开了帷幕,主题是“我是大侦探”,旨在引导学生们发现同伴身上的优点。随着活动的深入,可孩子们的观察焦点始终集中在几个成绩优秀的孩子身上,可能有Y吗?这对Y来说是一种奢望,但我要打破这种僵局。
一次午餐打扫结束,示意大家拿出“我是大侦探”记录卡,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我留意Y也很积极,认真一看,他找到了臻茵,找到了佳奕,还找到了彭素杰。我情不自禁地读出了Y记录的内容,问了问被提名的孩子,你们现在心情如何呀?这些孩子都感到很意外。我接着问:“今天,Y值日做得好吗?”
嘉琦说:“他今天没捣乱。”
佑泽说:“他帮我架起了好几张板凳。”
“他今天还主动倒了垃圾。”沈乐言补充道。
……
我征询道:“谁愿意做大侦探,找找Y的进步?”
孩子们面面相觑,做不了决定。
“我愿意,我是今天的卫生组长,Y的帮忙让我们早早就结束了打扫,多玩了五分钟。”赵佳琪站起来肯定地回答。我特意观察Y的表情,他脸一下涨红了,一定内心汹涌澎湃着,他可能很久没有听到这么直接的赞扬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只要你愿意去发现。”我的总结很简短,但我愿意相信此刻所有的人都经历一个高峰体验,觉得自己像个思想家,遇见了美,认识了美,其实我们也一起创造了新的美,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总结反思】
“相信人——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其中包含着我们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谛。在学校里,每位教师都应该随时随地地把这种信念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只有把自己的每个学生都看成未来的人,他才不愧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翻看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这段话,我又一次提醒自己,请不要忘记在每个自然形成的行政班级里或多或少会有像Y这样的孩子,他们不仅需要含有先进理念的课程,更需要有一个好教师陪伴他们的成长,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成长摇篮——有爱的班集体。
一个好的教师就应该真诚的、出自肺腑地信任学生,这种力量可以转化为他们的自信,寻找他们自己努力的方向。当我们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其他学生、班集体的家长,让所有的微不足道的努力汇聚成一股绳的时候,让那些低能的、落后的孩子能享受到高尚的人的快乐、求知的快乐、智力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快乐的时候,我们才算真真切切地担当起了教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