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悦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普惠金融,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响应号召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小微企业及农户贷款余额近年来不断攀升,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效率低等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为此,本文对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应抓住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技进行产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大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这一概念缘起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2005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年”,旨在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及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从普惠金融相关统计数据看,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2%,同比增长9.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大型银行涉农贷款余额8.64万亿元,同比增加3920亿元。
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038.4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用户486.1万户,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54.4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3%,银行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6%,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其中大型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5473亿元,同比增加1574亿元,增速40.35%。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约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5%,贷款户数1417.2万户,申贷获得率达94.7%。其中,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2万亿元,同比增速10.25%;贷款户数164.6万户,同比增加17.13万户,增速11.61%,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2.41个百分点。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大型商业银行2017上半年新发放小微贷款利率为4.7%-5.1%,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处于较低水平。
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在解决小微企业、农户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普惠金融的进程。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1.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金资源倾向发达地区和城市集中的特征明显,而小微企业、农民以及城镇低收入者的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基础的金融服务投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平衡以及严重缺乏等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严重。
2017年年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金融改革中农村仍旧是最薄弱的地区,“三农”层面的资金缺口已经超过3万亿元,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根据波士顿公司的全球财富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我国有约一半以上的人尚未被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覆盖,特别是在农村,有80%的家庭年纯收入低于1.3万人民币,这些家庭缺乏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和基本的金融服务。普及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所需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电信基础设施还存在严重缺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2.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动力不足
普惠金融的本质是用可负担的成本为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及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关键就在于大型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产品定价,使得信贷产品以广大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可以接受的成本服务市场,归根结底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
大型商业银行面对的是缺乏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农户等客户群体,意味着投出去的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以及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这无疑增加了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业务要深入到中西部以及村镇地区,就需要更多的网点及柜台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型商业银行增加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出。此外,普惠金融信贷产品的开发要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而信贷产品的利率要考虑到小微企业等群体的承受能力,如涉农贷款是典型的低利率贷款,这显然又降低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
3.信贷产品差异化不够显著
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推出的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各种各样,如建设银行推行的个人网上自助贷款服务“快贷”,其贷款门槛低至1000元,很大程度地扩大了贷款客户覆盖面并且惠及民生消费;中国银行早在2007年就已经设计、研发出“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构建了覆盖大、中、小、微客户类型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端对端、流水线和标准化的规范操作大大缩短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授信和审批流程等。这些产品的设计和推广确实吸引了大批的小微企业、农户以及低收入者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上信贷需求,但深入解剖这些银行研发的产品后,我们不难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很多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产品形式较为单一。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问题的原因
1.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
大型商业银行之所以把贷款资源倾向大型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企业拥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公开披露制度,大型商业银行依据企业财务并其他公开信息进行贷款审批是相对可靠并且行之有效的,而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没有建立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更不必说农户和城镇低收入者。大型商业银行针对这些类型客户征信信息收集难度大,信用体系不完善,融资双方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在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設规划纲要(2014-2020)》,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路径进行了具体部署。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我国信用体系也正在逐渐建立,但是对小微企业、农村征信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在对小微企业、农户及城镇低收入者这些客户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信用时,大型商业银行只能谨慎放贷,从而将资金投向信用度高、财务透明的大客户,严重制约了农村和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发展。
2.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互联网、大数据同普惠金融的结合下,数字普惠金融由此诞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将客户的信息数字化、标准化,同时运用算法测算出贷款的风险。显然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将给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值得探讨。一方面,银行的风控审核存在把关不严、进度缓慢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少风控测算部门人员无法将风险和大数据结合起来,缺乏风险预测的能力。缺乏完善的风控制度就不能很好的把控普惠金融业务的风险,阻碍了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体制复杂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如中、农、工、建、交,均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均为国家控股,受到政治的影响大,尤其各大型银行成立之初一直获得国家政府支持,银行体制和机构的设置明显具有政治色彩。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按照职能分工的总行—分行—支行经营管理模式,通常大型商业银行在首都北京设立总行,各大省会城市设立分行,底下的县市设立支行并分布网点。
大型商业银行这种复杂的体制容易导致普惠金融产品更新慢,从而容易导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单一并且产品同质化明显。毫无疑问,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承担机制方面不如小型金融机构灵活,在某些程度上来讲,小型金融机构具有先天的地缘优势,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信息对称、信贷产品创新以及灵活定额、定价、定期等优势。
三、促进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切实履行好职责
中国银监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五大商业银行全部建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根据《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提出的基本原则,普惠金融事业部应该坚持商业化运作、条线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分步骤实施以及政策配套支持。
各大型商业银行应继续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努力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获得性和满意度。大型商业银行应确保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及日常运营满足专门的综合服务机制、专门的统计核算机制、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专门的资源配置机制及专门的考核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的要求,从而让普惠金融事业部切实履行好服务普惠金融业务的职责。
(二)立足市场需求,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普惠金融开展的服务需求不仅限于农村金融、小额信贷、微型金融等,还包括了存款、支付结算、信贷、汇兑、支付、保险和财富管理等所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实这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面向所有客户,但往往缺乏金融服务的是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低收入人群,所以推行普惠金融的难点和重点是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低收入人群。因此大型商业银行要立足这些客户群体的需求,加大普惠金融产品的研发力度,同时坚持商业可持续性原则,以适当的价格提供金融服务。
因此,大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积极打造数字金融,利用大数据捕捉客户的需求和设计具有差异性的产品,除了改善传统的金融产品如债券、股票及不动产抵押贷款等,还可以从动产做抵押、融资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品创新,从而抢占市场需求,根本上解决成本-收益的问题。
(三)完善信用体系和信用审核制度,做好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农户以及城镇低收入群体难以获得金融服务,归根到底在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交易的重大障碍,而对于普惠金融这些潜在的客户而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突出。大型商业银行无法从现有的信用体系及财务信息获得潜在客户的信用分数,而这些潜在客户往往缺少可供抵押的资产,缺乏健全完善的信用体系和信用审核制度,银行就难以控制资产风险,普惠金融业务也难以持续开展。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早几年就已经开始,但是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涵盖的对象多是大型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微企业和农户,信用体系还存在缺失。各个大型商业银行应联合起来,共同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征集体系、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健全信息通报与应用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信用信息作用,改善信用环境,支持有信用、有市场的小微企业、农户等经济主体融资发展。
在完善信用体系的同时,大型商业银行还应完善信用审核制度。贷款审批流程应严谨,同时要优化小微企业和农户等客户的风险预警及叫停机制,专门制定针对这些客户群体的绩效考核、风险分类、预警叫停、监控报告、风险事项处理等机制,优化风险治理机制,严格控制普惠金融信贷风险扩散、严防表外风险输入和严守银行经营管理规则。
(四)加大政策扶持,加强部门间合作
政府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指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比如上文提到的政府要求大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央行从2018年起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等,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加强政策的支持及部门间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大型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动力。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扶持普惠金融的具体办法,尤其是要制定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财政贴息比例,对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等给与差异化的贴息力度;另一方面,国家应该针对这些服务于弱势群体、产业和地区的大型商业银行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或网点少征甚至免征营业税,财政部、央行等相关部门应考虑出台具有倾斜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大型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范兆斌,张柳青,2017:《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对贸易边际及结构的影响》,《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9期:P57~74。
[2]郭利根,2016:《发展普惠金融不是全民办金融》,《财政监督》,第13期:P109~109。
[3]孫立刚,马欣,2017:《银行业普惠金融新成效》,《中国金融》,第22期:P20~22。
[4]杨丽平,2017:《提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中国金融》,第22期:P17~19。
[5]张锐:《破解普惠金融严重失衡的根本之道》,http: //money. 163.com,2017-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