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摘 要 PPP 融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公共基础设俺建设融资途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共赢的合作方式。本文研究了 PPP 融资模式在我国污水处理企业的应用,以PPP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PPP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然后结合国内污水处理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地方污水处理企业引入 PPP 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 PPP 融资模式;污水处理企业;融资;私人机构
一、PPP 融资模式相关阐述
1.PPP模式的内涵
PPP来自于英文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直译为公私协作伙伴。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对 PPP有不同的认知,但是普遍都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界定PPP的内涵。广义的PPP 是指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基于公共事业项目达成一种互惠互利合作关系的融资模式。而在我国的多数学术理论及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主要体现了狭义的PPP内涵,即政府机构和社会合作以相关项目为中心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
2. PPP模式的特点
(1)PPP项目具有实施的长期性。目前,PPP 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废污水处理、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服务等方面,这些项目初期的投资金额较大,并且投资回收期较长,从而决定了 PPP项目实施的长期性的特点。
(2)PPP模式具有公益性的特征。PPP模式的公益性是由应用项目的性质决定的。PPP模式是由政府部门主导,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行交通、供电、供水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政府机构所特有的公共管理职能促使其要保证项目的公益性,从而保证公民的效益水平。
(3)PPP模式具有利益与目标的不一致性。
(4)PPP模式风险的分担具有区别性。PPP 实施的核心是利益共享与风险分担共担。PPP模式的参与方各自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利用各方长处分担并化解项目风险,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PPP 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纯公共产品是指不同消费者之间的使用是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一位消费者对该类物品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消费使用情况。
2.项目区分理论
项目区分理论是指按照项目的性质与特征对其进行分类。该理论被较多的运用于公共设施建设领域。按照该理论的指导思想,首先识别该项目的特殊性,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差异化投融资战略,最后确定出资主体、权益归属和运转模式。
3.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基础理论,它不仅促进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且有代表性地提出了委托方和代理方。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思想认为,委托方可以通过签订协议或契约要求代理方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关系双方互惠互利,同时实现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4.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部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出现差错,无法按照市场机制正常运转。市场失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市场失灵为商品和劳务分配在外部负经济效应、信息不对称等条件下出现运作失灵或者是调节收入分配机制失灵的现象。
三、PPP融资模式在污水处理企业应用的必要性
1.PPP融资模式有利于缓解融资困难状况
污水处理企业是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进行治理和再利用,对节约用水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水源受到了严重污染,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为了保证社会公众可以正常用水,废污水处理是当前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因此,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也将随之递增。PPP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为我国水污染治理行业的推广和业务延伸带来机遇。打破原有的污水处理项目政府单一投资模式,通过竞标方式引入具有经济能力、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解决污水处理企业的融资困境。
2.PPP融资模式有利于分散和控制项目的运营风险
PPP模式的实施规则使得私营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同合作、共同协商,联合决策项目的重要事项,对项目的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在项目的日常运转过程中,私人机构对风险的敏感性更强。私人机构会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收益进行合理的评估,强化可行性分析阶段的风险评估。在项目的投标谈判阶段和建设运营阶段,私人机构会利用其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经验等優势资源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项目运营的风险。
3.PPP融资模式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
在污水处理产业中采用PPP融资方式,不仅提高了私人机构经营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将民营企业中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核心技术引入到PPP项目中来,各参与方会充分利用各自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项目建设、运营的有效控制,节约建设、运营成本,较好的保障各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穷志,芦越制度质量、经济环境与PPP项目的效率——以中国的水务基础设施PPP项目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6,30(06):58-65.
[2]叶晓甦,覃丹丹,石世英. PPP项目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03):32-36.
[3]王俊豪,金暄暄. PPP模式下政府和民营企业的契约关系及其治理——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PPP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03):62-68.
[4] 杨丽花,周丽萍,翁东玲.丝路基金、PPP 与“一带一路”建设——基于博弈论的视角[J].亚太经济,2016,(0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