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芳
【摘要】心理护理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与临床护理实践中。心理护理是现代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自身的修复功能,为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力条件;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内环境,合情合理表达自己需求,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矛盾冲突,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一定的心理学概念和技术,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具体化”、“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现代整体护理中以人为中心和后现代心理治疗的人本主义理念相吻合,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心理治疗,以其独特性在众多心里流派和心理技术中一枝独秀,简单易学,非常适合护理人员学习操作。
【关键词】心理护理;叙事疗法
1 概念
1.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时间中,护士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為基础,按一定的程序,运用各种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消除或缓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疾病转归和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
1.2 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就是指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的一种,由于其独特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和问题,帮助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2]。
1.3 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叙事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自己选择性地讲出自己的生命片段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与治疗者的对话,逐渐修正、重写,丰富故事内容。故事叙说中,我们重新体验、解构、建构,通过不同的词汇语言,在重新叙述自己的故事甚至只是重新叙述一个不是自己的故事中,发现新的角度,产生新的态度,从而产生新的重建力量[3]。
叙说好的故事不仅可以使人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还可以使扭曲的精神恢复正常,而且可以从中寻找自信和良好的认同;隐喻故事令人愉悦、感动,通过隐喻故事,我们可以为烦恼的现实状况重新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勇敢正视我们的过去,并且找到一个继续积极努力、正向发展未来的深层动机和强大动力。
1.4 外化技术——将人与问题分开
问题外化是指通过一种特别的语言形式反映其态度。外化问题时,人们带入咨询时的问题被当成一种为来访者带来影响的外界存在,而不是一个人内在个性或人格特质。治疗师把问题视为对来访者的攻击、束缚,对其生活的入侵、叨叨不休的影响,或伤害他的企图。通过隐喻外化问题是叙事治疗的特点:人们需要回应的是问题情境,而非问题本身;因此,人们可以将问题排除在生活之外,或者以某种方式控制问题的影响。外化是“去病理化”,并通过语言的拣选为人们带来希望和鼓励[4]。
1.5 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
对大多数人来说,经验有好有坏。好的经验大多是成功的经验,形成正向积极的自我认同,坏的经验大多是挫折的经验,形成负面消极的自我认同。叙事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这个白点不仔细看还看不到。其实白点和黑面是共生的。如果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找到白点之后,如何让白点扩大呢?叙事心理辅导采用的是“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
叙事疗法认为,当事人积极的资产有时会被自己压缩成薄片,甚至视而不见。如果将薄片还原,在意识层面加深自己的觉察,这样由薄而厚,就能形成积极有力的自我观念。
2 叙事疗法在常见情绪、行为问题中的应用
2.1 焦虑
焦虑是指病人面临不够明确的、模糊的或即将出现的威胁或危险时,所感到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5]。因此护理焦虑的病人时,在尊重病人的基础上,应用故事叙说将病人模糊不明确的的焦虑情绪淡化,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疾病,重新找到面对烦恼的现实状况的方法。情绪是潜意识的代言人,找到情绪背后的潜意识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我为一位子宫肌瘤手术前失眠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时,发现病人由于担心自己切除子宫影响自己的女性特征而焦虑失眠,通过科普宣教,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的疾病,焦虑消失,恢复正常睡眠。
2.2 恐惧
恐惧是指病人面临某种具体而明确的威胁或危险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6]。应用外化技术护理恐惧的病人,帮助病人将恐惧与自己分开,通过将恐惧隐喻,比如请病人将恐惧隐喻为他自己害怕的蛇,引导病人叙说碰到蛇时会出现的情感体验,寻找战胜蛇的方法,以及被蛇咬伤后的救护措施,使病人摆脱恐惧或可以积极有效的面对恐惧。
2.3 预感性悲哀
预感性悲哀是指个人或家庭在可能发生的丧失(如人物、财务、工作、地位、理想、人际关系、身体各部分等)出现之前所产生的情感情绪及行为反应[7]。护理此类病人时,应用故事叙说从即将失去中寻找新的意义与方向,让当事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生命过程。高位截瘫的患者丧失了自理能力,生活完全依赖他人,护士通过倾听病人的生命片段故事,指出病人以往的兴趣、爱好,重新诠释生命的意义,重新积极乐观规划未来生活。
2.4 调节障碍
调节障碍是指个体无意改善和调整其生活方式或行为,以适应健康状况的改变[8]。通过故事叙说和由薄到厚技术帮助病人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主动改善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一位38岁高血压男性病人,有吸烟、酗酒的行为,本身缺乏改变的动力,认为自己不可能改变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通过病人主动走到护士面前咨询高血压的控制方法,指出咨询本身的积极作用,逐渐引导病人主动采取戒烟、限酒措施。
3 叙事疗法在不同情况下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1)急性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恐惧,通过耐心倾听,叙事疗法可以迅速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增加病人的安全感,消除其恐惧心理。
(2)慢性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是预感性悲哀或调解障碍,由于长期的疾病的折磨,病人丧失了一部分原来的生活,对未来消极悲观,叙事疗法的由薄到厚可以丰富病人的生命故事,重新建构自己的价值系统,激发生命的活力。
(3)手术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或恐惧,术后的疼痛,护士运用叙事技术向病人宣讲手术的有关知识,倾听病人的心声,将焦虑、恐惧、疼痛与病人分开,转移病人注意力,通过语言的拣选为病人带来希望和鼓励。
护士的工作是减轻病患痛苦,心理护理是护士工作的一部分。护士倾听患者叙述的生命故事,通过引导性的语言,让患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建构内在语言系统,从而找到崭新适应性的生活方式,既帮患者解除疾苦,又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价值感,获得良好的工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8.
[2]沈之菲.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06):4-7.
[3]刘雅丽,叙事心理治疗理论研究述评[J].湘潮(下半月),2013(01):130+132.
[4]马丁.佩恩,叙事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8.
[5][6][7][8]杨艳杰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8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