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武
[摘 要]当前,微课在我国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使用微课,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主要有五个方面:课堂的激趣导入、难点的突破、知识的补充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课堂小结。
[关键词]微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59-02
微课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学生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课堂教学中若能恰当使用微课,会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接下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对“微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用于课堂的激趣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课往往开始于一个精彩的导入。精彩的导入会在课堂一开始就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导入方式相比,微课集视频、图片、文字、声音于一身,能够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导入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內容的需要,以时政热点、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情境材料、音乐作品、漫画图片、影视片段等为素材制作微课导入新课。
例如,笔者在教学“价值与价值观”的内容时,电影《战狼2》正在热映,这部电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学生也不例外,许多学生已经观看过这部影片了。而这部影片与本课的内容有着内在的联系,于是笔者以电影《战狼2》的几个片段为素材制作了微课“《战狼2》引发的价值思考”,并将其用于课堂的导入部分。由于微课的素材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所以,微课的播放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微课中设置的问题唤醒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牵引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中来。
二、用于难点的突破
难点知识是指那些对于学生而言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每一框题几乎都有难点知识的存在,如何破解这些难点知识是一个让教师头疼的问题。运用传统讲解的方式去突破难点,往往会因说不清道不明而效果甚微。通过微课,借助于图片、视频、动画演示等能够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借助微课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例如,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框中,“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以著名的“鲶鱼效应”为素材制作微课。首先,呈现“鲶鱼效应”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1.从哲学角度看,渔鱼和沙丁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2.“鲶鱼效应”是怎样体现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问题提出后停顿一两分钟供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归纳总结:沙丁鱼与鲶鱼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鲶鱼和沙丁鱼不同,鲶鱼里以沙丁鱼为食。同一性表现在鲶鱼的存在激发了沙丁鱼的生命活力,二者相互依存。如果鲶鱼和沙丁鱼没被放在一起,鱼槽里的沙丁鱼就不会被鲶鱼吃掉,这体现了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最后鲶鱼和大部分沙丁鱼都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这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学生观看完这节微课,对有趣的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容易就理解了故事中蕴含的“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这一哲理,有效突破了难点。
三、用于知识的补充和拓展
课本上对有些内容的介绍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往往是非常简短的。如果不对知识的来龙去脉作介绍和补充,学生就很难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知识的补充和拓展方面,微课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例如,生活与哲学中的“矛盾”概念,如果仅仅按照课本的叙述去解释,学生能够理解,但不深刻。如果在哲学矛盾与生活矛盾、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的比较中解释,学生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于是笔者制作了微课“哲学矛盾与生活矛盾、逻辑矛盾的区别”,对矛盾的知识进行了补充,使学生准确把握了矛盾的含义。
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制作了“创新的哲学依据”这一微课。通过这节微课,学生对“创新”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依据有了完整的认识,而且对“创新”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四、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落实上,要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能使人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悄无声息中得到落实,很好地避免了教师生硬灌输的尴尬。
例如,在《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课“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笔者截取了纪录片《辉煌中国》《超级工程》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一些片段,制作了一个完整的微课。这节微课集中展示了近些年我国取得的一些重大建设和创新成就,如“深海勇士”号潜水器、探月工程、“中国天眼”FAST、北斗导航、港珠澳大桥、袁隆平的超级稻、“复兴号”高铁等。看完微课,学生被我国所取得的重大创新成就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油然而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
五、用于课堂小结
所谓“编筐挝篓,贵在收口”,一堂课的总结与升华部分尤为重要。传统教学中的课堂小结往往只是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重点知识、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框架、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时候,借助“微课”进行“微总结”,构建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在高三二轮复习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的结尾,笔者制作了一节微课进行小结。在微课中,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含的四大主干知识 ,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逐一以动态的形式呈现。每一主干知识呈现出来后,与主干知识相关的具体知识点也以动态的形式逐一呈现,最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此时,学生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课中涉及的考点及其逻辑关系已经一目了然了。
实践证明,微课虽然时间短,内容单一,但作用不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前的预习质量,还可以在课后帮助学生落实巩固知识和实现深度学习,也可以作为课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的素材。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进一步提高微课的使用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是广大教师在今后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 袁 妮)